陈泽辉
浙江三杰建筑产业化有限公司 浙江省绍兴市 312300
摘要:经济效益、环境效益以及其他效益是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的三个方面。但是分析目前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现状可知,装配式综合效益的分析方法仍然处于起步阶段,在很多方面都存在着问题。本文在分析这三种效益简要情况的基础上,重点通过建造成本和使用成本研究装配式经济效益、通过计算碳排放量研究环境效益、通过相关理论研究其他效益,希望为广大建筑行业工作者提供一个参考,从而提升建筑行业的企业形象。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分析方法
一、装配式建筑的概述
1.1装配式建筑的概念
通过在预制工厂生产预制混凝土构件,实际建设时通过连接件进行有效连接并现场浇筑混凝土形成整体的建筑结构,以这种方式进行施工建设的建筑称为装配式建筑。
1.2装配式建筑的优势
装配式建筑构件在预制工厂进行标准化生产,通过集成化生产的方式加快了建筑产业的生产和建造效率。在装配式混凝土构件进行吊装安装时,因其减少了现场进行混凝土浇筑的工序,能有效降低施工现场产生的噪音和扬尘。通过集成化构件建造和安装,减少了混凝土浇筑中产生的问题,有效避免了不合格构件的产生,从而节约了建筑资源。在整体的建造过程中,减少了碳排放的产生,节约了能源。
1.3装配式建筑效益的分类
随着装配式建筑在民用建筑上的应用,使我国的民用建筑方式得到很大改变,实现节能、环保和低碳的综合效益,因此,从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三方面进行装配式建筑效益的分析。
二、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分析方法研究
2.1经济效益层面
装配式建筑即为借助专业连接技术、机械设施等将多种通用预制构件予以连接,使此成为具有生产特点的一类专用建筑技术。此类建筑方式无论为核算,或为建造成本方面均同传统建筑模式有较大差别。建筑构件安装成本、运输成本、生产成本等核算所具备的经济效益便为建筑成本层面的主要分析内容。其次为使用成本。因装配式建筑模式于使用成本层面同传统建筑模式相比具备显著优势,因此前者于整体生命周期层面具备较高经济效益。本文借助对装配式建筑开展统计分析,对此建筑模式使用成本予以分析,详细如下:一为管理成本。建筑模式在房屋建筑过程中所使用建筑材料为新型材料,施工技术为新型技术,管理效率得以有效提升,同时管理成本同传统建筑模式相比较低。二为能耗成本。此建筑模式为一类新型建设模式,具备较高节能环保性能,能源消耗支出同传统模式相比显著缩减,装配式建筑主要能耗成本产生于燃气及电费等方面。三为大修成本。此类建筑结构中所使用材料多为具备较强耐久性,且强度较高。因此于实际保养、维修层面所投入成本均低于传统建筑结构。四为日常维护成本,建筑物于使用后,均会交由物业公司对建筑物行日常维护,如管道维修、环境保护、电梯维护等。五为残值。建筑物经长期利用,建筑到达使用年限后,建筑物自身部分材料可回收并投入再次利用中,可将此部分材料实际价值予以完全发挥。事实上,建筑物结束使用寿命后,此部分材料仅为错放资源,可将此部分材料予以回收,便可成为具备较高节能环保功能的建筑材料,用于建筑工程再次建设过程中。
2.2环境效益层面
建筑整体生命周期中各阶段,均会对附近生态环境造成影响,为将因建筑对环境所造成损害度降至较低,确保建筑外部环境、内部环境协调发展。装配式建筑具备良好环保性能,环境效益较高,因此广受民众认同。加之此类建筑形式也同国家所提出环保政策相符,所以,此建筑方式应用前景尤为广阔,此建筑方式所创造环境效益详细如下:一为节水效益。
建筑行业用水量于社会整体用水量中占据较大比例,且展现逐年上升趋势,而将装配式建筑方式应用至建筑行业中,可将建筑用水量降至较低。通常情况下,施工用水、生活用水为建筑行业主要用水方面。而此建筑模式中所使用构件为于工厂中制成的预制构件,降低设备用水、混凝土拌制用水,避免湿作业,施工用水量得以大幅度减少。此建筑方式中,构件安装方式采用机械安装,工人数量减少,生活用水量也随之减少,现场管理效率也随之提升。二为节材效益。装配式建筑为工厂预构件,此生产模式下,构件所使用材料、产品质量均得以严苛管控,避免材料浪费。除此之外,预构件生产员工均为经系统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因此员工具备较高专业技术水平,且具备较强责任意识,将不合格构件生产率降低最低。三为节地效益。随着我国人口数量持续增长,土地资源人均占有量逐年降低,建设用地量下降。而装配式建筑于缓和土地资源短缺问题上具备一定优势。此类建筑方式借助高层建筑方式,提升土地资源利用率,并且也可对高层建筑物质量予以保证。四为碳排放效益。目前温室效应现在已成为全球范围内各国家、地区所面临的重要环境问题。于建筑整体生命周期中,碳排放无可避免,所以应采取具备较高可行性方案开展工程建筑工作,将碳排放量降至较低,而装配式建筑于其中便具备较高环保性能,具备相应推广价值。
2.3其他效益层面
首先为生产方式改变。因装配式建筑得以广泛推广,建筑员工环境产生较大变化,工人专业能力参差不齐现象也得以显著改善,避免产生大规模工人流失现象。工人均为经专业培训后方可上岗,劳动生产率得以切实提升,也将传统手工劳动生产方式转变为机械化生产方式。其次为施工环境的改善。将装配式建筑方式引入至建筑过程中,建筑材料、建筑废料随意丢现象大幅减少,施工现场环境得以显著改善,施工人员于此环境中,工作效率也得以提升。
三、提高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的建议
3.1推动装配式建筑的标准化发展
目前,装配式建筑虽然已经在我国多个地区推广应用,但是我国与发达国家相比,装配式建筑的相关标准还不完善。相关预制构件厂的工业规模较小,复杂的预制构件技术尚未形成。装配式构件生产要求从设计阶段就进行多专业协作,还需要高度的集成化生产和标准化生产。因此,中国应促进装配式建筑的规范化发展,培养装配式建筑相关专业的人才。
3.2充分发挥建设单位和施工单位的创新能力
在国家大力发展预制构件建筑的政策背景下,一些建设单位和施工企业已经开始重视预制构件建筑的建设和相关技术的创新。应继续鼓励相关企业进行装配式建筑的技术创新,并将新的技术,新的材料应用于试点项目中。另外,相关企业具有良好的创新条件和能力,能够充分发挥专业人才的经验优势。
3.3建立有效的综合效益评价体系
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的分析,发现目前我国还没有完善的预制建筑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建立有效的综合效益评估系统可以帮助市场规范装配式建筑的实施。并且通过评价可以更有效地反映出装配式建筑的综合效益,帮助有关政府及建设单位认识到推行装配式建的必要性,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结束语:
本文从经济,环境和社会三个方面分析了装配式建筑的综合效益。在对装配式建筑效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通过分析研究发现,装配式建筑虽然成本较传统现浇建筑有所增加,但其从长远角度,所产生的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较传统现浇建筑均具有较大优越性。因此,我国应坚定不移的继续推行装配式建筑发展,帮助尽快建立相关标准和规范,促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何甫霞.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及综合效益分析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26):9.
[2]刘志才.装配式建筑综合效益及发展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522(36):20.
[3]陈艳,杜西津,王宇.装配式建筑风险评估体系的建立和方法研究[J].价值工程,20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