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4期   作者:何生娟
[导读] 随着常态化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
        何生娟
        青海省自然资源综合调查监测院      青海省西宁市      810001
        
        
        
        摘要:随着常态化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工作的正常开展,监测成果数据已被广泛应用于辅助政府决策、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审计等方面,因此需要地理国情监测成果翔实、客观地反映自然和人文地理要素的种类、空间位置、范围、面积等基础信息,如何保证监测成果质量是地理国情监测面临的主要问题。文章从数据生产及质量管理的角度,针对地理国情监测生产中常见的质量问题,归纳总结出质量控制方法,分析其产生的原因,为监测成果的质量控制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控制;问题
        引言:
        地理国情指的是地理情况,主要包括生态自然和国民经济等多项内容。开展地理国情监测,综合利用现代化测绘技术,比如遥感技术以及大数据技术等,进行地理调查,对地理要素,比如自然和人文等,实施动态化和定量化的监测,形成相应的监测数据以及研究报告等,为相关工作的开展提供依据。
        1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的作用
        1.1实现网点控制精准化
        在未来国土三调过程中,土地信息的容量会进一步提高,以更加丰富的通信模式面对终端用户,实现网点数据集成机制,能有效减轻国土三调基站负担,完成低功率快速运输。而国土三调网点控制的精准化离不开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这是因为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能够为国土三调网点建设提供精确的数据参考,如果缺乏这种数据参考,就可能会影响网点控制的安全性。而且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传输技术的安全性,也可以保证国土三调项目信息更新的及时性,完善国土三调内部的评估体系。因此国土三调人员应当加强对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运用,实现网点控制的精准化。例如,管理人员可以综合利用GNSS系统选择网点位置,这能解决地形较为复杂地区测绘,减少测绘人员的工作强度。其次管理人员应当过滤杂波,保证GNSS数据的准确性,综合调度卫星信号的数量与精度,完善国土三调内容的细节信息。最后,管理人员需要预估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的未来的走向,合理分配网络信息化资源,保证硬件设施和软件设施同步发展,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此外,管理人员在网点控制精准化中也应当参考实际的城镇地籍情况,将平面网控制模式分为一级,二级小三角网,利用地理国情监测数据知识库信息,快速检索国土三调的文献内容,熟练掌握数据统计的相应软件,完成可视化操作。成立共同的科研部分,提高数据规划能力。
        1.2实现自动化、智能化检测
        目前,我国的耕地分为三个级别分类。在国土三调一级类可以分为耕地、种植园用地、林地、草地、商服用地、工矿仓储用地、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交通运输用地、水利设施用地,其他土地等。而国土三调中对耕地的分类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中对耕地的分类有异曲同工之妙,即地理国情监测数据会按照耕地的级别实现动态数据的记录监测。可以采取地类互相格式转换,数据互相利用,减少数据的重复工作,提高工作进度和效率。基于此,管理人员应该持续整合地理国情监测数据,形成由底层到上层的动态识别与监控,完成整体化国土三调的相应数据评估,形成智慧监视,自动处理,智慧交流等全盘功能。
        1.3遥感影像技术
        主要应用如下:①制作正射影像图。利用分辨率水平较高的遥感数据,进行遥感正射影像图的制作。在农村土地利用情况以及城镇内部土地利用情况的调查中,若现有优于0.2m分辨率的航空影像不能全覆盖的区域,可采用优于1m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补充。通过制作模型,利用高精度纠正控制点,获得正射影像图。②制作土地调查底图。通过内业对比分析,进行土地调查底图的制作。首先,开展地类图斑的核实以及补充。具体实施中,依据综合土地利用情况的调查结果,同时利用有关部门的数据,比如农业数据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核实,针对存在的不符合实际的不问,采取修改或者标注措施进行处理。其次,疑问图斑和举证图斑补充提取。最后,进行全野外核查工作底图制作。


        2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质量控制与常见问题
        2.1地表覆盖采集检查
        1)检查地表覆盖分类数据范围是否完整覆盖生产任务区,是否存在分类代码异常,是否存在几何异常。2)叠加影像,检查地表覆盖分类数据采集的正确性、完整性是否符合要求。3)检查地表覆盖分类数据与外业核查数据、解译样本之间的一致性。4)检查是否存在图斑综合过大或采集原则不一致。5)检查变化图斑的“要素标识码(FEATID)”是否符合要求。6)检查变化图斑的“变化类型(ChangeType)”填写是否符合要求。7)检查“生产标记信息TAG”值填写是否符合要求。8)检查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拓扑关系是否正确。9)检查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是否存在大图斑错误更新。10)检查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是否存在错误更新监测期未变化且单个面积超过20000m2的图斑。11)检查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是否存在降低分类详细程度(原为三级类,更新为二级类)。12)检查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是否存在降低数据采集精度。13)检查地表覆盖分类数据是否普遍存在变化识别有误,未扣除套合差,随影像修改了数据边界的位置。14)检查地表覆盖分类数据中的水田、旱地、路面、硬化地表等地类是否存在错漏更新。
        2.2地理国情监测生产元数据
        (1)逻辑一致性:检查是否存在重合、重复、相接等拓扑一致性问题。如:图层命名不符合要求;图层多余或缺少属性字段;多余或缺少要素集;图层存在异常极小面;图层存在面缝隙、主影像范围属性超出影像实际范围;存在复合要素和线相交等。(2)属性精度。检查属性值错漏的个数。如:主影像源填写的影像名称与所使用的影像不一致;MSID层中补充影像数据源面遗漏填写或未按实际使用情况编辑;参考使用专题资料描述与实际不符;专题资料现势性字段填写与生产实际不符;属性填写与技术规定要求不一致;V_MDOPA层平面位置中误差、高程中误差填写不合理;时间属性填写逻辑不合理;主要影像拍摄时间、波段数、分辨率填写错误;补充影像拍摄时间与补充影像数据源表示不匹配;符合要求的影像未填写到补充影像中等。(3)完整性:检查要素多余和遗漏的个数。注意重点检查:元数据属性填写的错漏。
        2.3附件检查
        1)元数据检查:检查元数据与地理国情监测数据范围逻辑是否一致,元数据中监测影像区域、基础数据、专业资料等,检查其标识范围是否正确。检查元数据各层属性填写是否正确、规范。检查内业一、二级检查图层和外业一、二级检查图层填写的正确性;检查外业核查轨迹数据是否完整、合理。检查元数据各层属性项内容是否符合生产的实际情况,日期格式填写是否正确,是否存在不符合逻辑顺序现象,问题及处理意见填写是否翔实、合理。检查元数据中的各个图层的图形问题,是否存在范围使用错误,是否存在面重叠、面裂隙、面空洞等问题。2)遥感影像解译样本数据检查:检查样本数量是否满足要求,照片是否具有典型性;检查文件命名、数据格式、数据组织是否正确;检查数据库属性定义是否符合要求;检查照片相片拍摄姿态、距离、像素是否符合要求;检查影像裁切范围是否准确,检查样本表达地物类型是否反映实际地物主体,是否与地表覆盖数据一致。
        2.4图斑变化的流量大小处入手
        因为成果质量检查采用的是二级检查一级验收的模式,所以生产数据时,手中有着的阶段性成果有3份,分别是提交过程检查的成果、提交质检科的成果、提交验收的成果;提交过程检查的成果必须经过自检,除了过图面检查,还应该和本底图斑进行叠加分析,针对变化量进行核查,保证提交给过程检查的数据无明显错误。经过检查修改后的数据,要与上一阶段的数据进行比对,保证修改数据时没有造成新的错误。质量科对于最后提交的数据必须与本底数据进行核对,保证发生变化的流量都是正确的。此外针对切割后忘改CC的情况,采用面连续检查的思路,只要找出相同属性图斑公共边即可。将要检查的UV_LCRA层进行融合(选择CC、TAG和FEATID)处理,得到图层UV_LCRA_dissolve层,将融合前后的图层进行面转线,对这两个线图层进行交集取反,即可得到面连续图斑间的公共边,结合影像进行核对修改。
        3结语
        质量是生产单位的立足根本,要满足监测数据成果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必须提升作业人员技术水平、责任意识和质量意识,提高质检人员质检能力,加强生产过程中主要质量元素的质量控制,以确保监测成果质量满足各方面用户的需求。
        参考文献:
        [1]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GQJC11—2019,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检查验收与质量评定规定[S].2019.
        [2]国家测绘产品质量检验测试中心.GQJC10—2019,基础性地理国情监测过程质量检查与抽查规定[S].201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