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隐 患防控和整治工作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12期   作者:郭林 余万荣 张洋 杨祥 况达 张开勇 韦锋 彭程 郭建平
[导读] 在当代社会,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
        郭林  余万荣  张洋  杨祥  况达  张开勇  韦锋  彭程  郭建平
        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安顺供电局  贵州安顺  561000
        摘要:在当代社会,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提升,用户对供电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推进防施工外力破坏工作标准化、常态化,降低施工外力破坏导致的线路跳闸率,有效保障电网安全运行,避免因施工外力破坏造成社会人员触电事件和对社会影响较大的群死群伤事件,已成为供电系统迫在眉睫的任务。
        关键词:配电线路;外力破坏;防控整治
        中图分类号:TM247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电力运维部门需要在配电线路实际运行中,有效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高经济效益,但是配网线路及设备时常会因受到一些外力的破坏而出现意外事故,这些外力影响会造成线路跳闸,有时必须立即停电进行紧急抢修,严重干扰了配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较大的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
1外力破坏配电线路的原因分析
        1.1树(竹)障
        违章种植树(竹)、树(竹)生长过快逐渐成为线路跳闸的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迎峰度夏”期间,线路走廊边缘的树(竹)生长繁茂,并受大风雨的影响,经常会发生树(竹)碰线、树(竹)干倾倒砸毁电力设备等情况,造成线路相间短路、电杆倒伏以及导线放电打火等,引发大面积停电事故。
        1.2违章施工
        线下修建房屋(增高)、工业园区、城乡道路、市政建设等个人或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施工前没有认真核对地下电缆走向,野蛮施工或不注意架空线路安全距离,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使用大型吊车、塔吊等超高机具,对线路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稍有不慎就会发生严重的电网事故。同时线路保护区内违章作业现象频繁,线下违章施工由于隐蔽性和突发性强的特点,已经成为线路安全稳定运行的首要威胁。
2配电线路外力破坏的隐患防控
        2.1加强“政企协同”机制
        线路运维部门应建立良好的内、外部联动防御机制,遵循“早发现、早协调、早解决”的原则,共同做好外力破坏防护工作。与政府发改、自然资源、住建、交通运输等有关部门保持联系,争取提前掌握大型建设项目的规划信息,评估规划对电力设施的安全影响,提前预防施工外力损坏电力设施事故的发生。加强与政府相关部门的协作,开展联合执法、专项整治等活动,发挥政府行政执法职能,协调解决线路保护区内的违章作业。
        2.2完善施工管理机制
        对于可能会危害到配电线路安全的工程项目,电力企业运维部门要及时了解项目建设计划、项目内容、施工设备等信息,监督指导施工单位填写相关的安全施工表。同时要积极出台电力企业、施工单位以及主管部门的三方信息交流机制,制定相应的事故责任标准,全方位督促施工单位做好配电线路的保护工作。电力企业运维部门要根据收集到的辖区内的施工信息,组织工作人员及时进行现场检查,有效识别出外力破坏配电线路的潜在风险点,并认真做好外力损坏隐患记录,同时,可沿配电线路沿线绘制出因建筑施工所造成的配电线路外力破坏的隐患分布图,并定期进行现场查看、核查登记,有效减少因施工所造成的配电线路外力破坏事故的发生。
        2.3完善的黑点档案
        要对外力破坏进行管控,首先就是要清楚外力破坏的源头在哪,黑点在哪,建立完善的黑点档案并持续更新相关信息。

外破黑点统计收集包括本辖区范围内大型楼盘、土建、修路等项目施工开展情况,危及线路安全运行的超高竹木以及种植户联系信息,电力线路保护区内违章建筑等。特别是对于市政道路施工,具有流动性、时限性的特点,必须要依靠政府,建立政企联动机制,及时更新黑点清册。多个层面与政府有关部门建立有效的外力破坏联防机制,强化信息沟通协调,充分发挥政府职能管理作用。同时,对于施工黑点采取加装警示牌、签订安全隐患告知书,做好旁站管控;针对环城公路、高速公路及市政污水等部门全面开工的情况,在临近带电线路及电缆处进行土建施工时,中心电力运维部门将把施工段线路列入施工黑点进行管理,定期对该施工现场进行巡视,甚至出现事故跳闸也第一时间巡查施工外破黑点,一切的行动基础都建立在完善的黑点档案之上。
        2.4及时恢复破坏点
        当出现因外力破坏而导致的配电线路损坏事故时,电力运维部门应立即组织人员前往现场,并通知所有相关部门到现场了解情况。运维人员要根据故障部位、隐患记录等信息,尽快分析和判断出故障范围,及时进行故障点的故障排除作业。同时,要准确评估现有电力设备和周围环境是否具备恢复供电条件,如具有相应条件则应组织设备入场,尽快恢复电力传输,最大程度减少辖区用电企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损失。需要注意的是,在到达事故现场后,除运维人员要及时检修故障点外,其他工作人员要立即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进行相应的故障调查、证据收集工作,并通过现场拍照、视频记录等还原故障现场的实际情况,包括配电线路的损坏情况、人员伤亡情况、造成外力破坏的主要设备行为、现场环境等,同时要同步收集施工项目的相关信息,包括施工单位信息、现场施工负责人、施工批准文件等,转交相关部门做出相应的处罚决定。
        2.5实行差异化巡视整治工作
        在实际中为了更好的管理配电网的安全运行,降低配网的运行成本,并加强供电安全,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需要重点做到对配网线路设备的巡视工作。定期对线路台区范围内的一些障碍物进行清除,定时定点对避雷器和绝缘瓷瓶等设备实施检测,以免由于设备故障而导致停电现象发生,最终全面提高配网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技术水平。电力企业还需加强自身服务水平,一旦出现事故报修情况,时刻确保电力客服中心有人值班,并保证事故发生后抢修工作的及时性和准确性,减少故障导致的停电时间。分析配电线路受外力破坏的重点隐患档案,并制定合理科学的特巡方案以及工作计划。
        2.6化被动为主动
        主动出击,做到有理有节,把故障和不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针对市政、供热、燃气、排水、道路、建筑等项目施工可能对电力实施的安全防护造成的影响,对施工单位(公司)、个人提供服务与告知,如提供电缆位置与现场防护知识。对塔吊、大型施工机械、泥浆泵灌车等,按电力线路划分的属地管理责任区段明确责任人,逐个工地,逐基塔吊、逐台挖土机、扒沟机、水泥浆泵灌车进行登记造册,向驾驶人、操作人、安全管理人员逐一宣传保护电力设施、维护公共安全责任,提示在电力线路保护区内施工作业应遵守的安全注意事项,并将作业机械与高压线必须保持的安全距离张贴到塔吊操作人操作室内,警示操作人时刻注意防范。如果施工单位不按程序申报,未经供电公司许可,在线路防护区施工的,应尽早与施工单位的负责人取得联系,并发放隐患安全整改通知单。对拒不改正的施工单位或责任人,采取法律诉讼、甚至停电等措施。只要发现在电力设施安全防护区内施工有危及电力设施安全的隐患,就及时赶到现场进行防护,严防盯守,尽全力遏制外力破坏的发生。
结束语
        在配电线路运行过程中,对存在的问题要及时处理,减少配电线路的隐患和给居民生活和企业生产带来的不利影响。通过建立联动的监控巡视制度、实行差异化巡视整治工作等方式,及时掌握施工单位对各项线路安全措施的落实情况,对不同工期施工段线路的隐患点进行详细地了解并及时采取整治措施,切实提高对配电线路的安全保护力度,提高电力输送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雪建国.防范电力设施外力破坏的几点建议[J].农村电工,2019,27(08):34.
[2]刘克伟.10kV配电线路故障原因分析及应对措施[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4):209.
[3]高林.输电线路视频防外破系统的算法研究与设计[D].兰州理工大学,2018.
[4]方涛,林世铭,等.航拍分析法在输电线路防外力破坏管控中应用探讨[J].广西电力,2018,41(03):30-34.
作者简介:郭林(1993.7.30—),男,本科,助理工程师,配班长,长期从事配电运维及管理工作。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