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淼
阳江市家家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建造在建筑学意义上指的是在一定地点运用一定的工具与技艺将不同的材料和构件组合为一个物质整体,是把部分组合为有意义的整体的艺术。东南大学李海清教授认为,建筑建造模式由技术模式和工程模式两个方面构成:技术模式由设计主体控制,包括材料、构造、结构设备等设计问题的处理;工程模式由生产主体控制,包括工程管理方式、施工方式、生产制造方式等工程问题的解决。通过学习李海清建造模式理论框架,笔者尝试构建装配建造模式的系统框架,装配建造模式的核心是工程模式要素,次级影响要素为技术模式,本文也将重点探究装配建造的工程模式中制造方式的特征及其所带来的建筑学价值。
关键词:建筑学视角;装配建造;初探
引言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也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建筑种类及风格也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城市化进程也在不断加快,建筑行业的发展得到了更多新理念及新技术的支持。总体来看,现阶段我国的建筑行业市场竞争激烈,建筑的建造方法不同,其建设效率及质量也势必存在一定的不同。笔者认为,可以通过中间媒介来实现对安装板工程的预定,使建筑施工过程中的材料消耗情况得到有效控制,同时也可以降低施工场地对周围环境的负面影响,进一步加快我国城市化建设进程。
1装配建造与传统建造的区别
装配建造(IndustrializedConstruction),又称预制建造、场外建造,装配建造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都是指在工厂预制建筑部件运往现场组装的建造方式。精益建造领域学者认为装配建造是一种特殊的生产系统,但同时他们也认为,装配建造本质上仍具有建造的特性:建造的一次性、现场生产性、临时的多组织性。工业技术的革新催生了工厂预制和现场机械装配的新型建造方式,这给传统建造模式造成了巨大冲击。传统建造是以身体操作为主体,进而所使用的材料、工具都以身体的尺寸与肌肉运动机制密切相关,传统手工建造模式下,手工的不精确性与个体差异性是客观存在。工业革命的到来使传统建造中的身体操作被机械操作所替代,建筑构件也向工厂化预制生产的趋势发展,建筑被分解为构件单元进行工厂预制再运到现场进行组装连接,工业化建筑产品以建筑部件的形式出现并介入建造中。因此,装配建造与传统手工建造差异的关键点在于,前者利用机械操作构件部品,后者利用手工操作建筑材料;同时,传统建筑建造与设计环节分开的,而装配建造在建造前就考虑各部件的拆分与组合,因此方案设计与装配建造有着更高的关联度。在这些差异的背后反映了制造业向建筑业的渗透,建筑建造中工业化生产模式逐渐取代传统手工生产模式。
2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施工环节和设计环节无法有效结合
对装配式建筑设计与施工而言,结合我国社会实际情况将其划分为两种不同的行业,行业间各方面因素存在差异,导致装配式建筑的设计工作与施工工作无法进行充分沟通和有效交流。相比传统混凝土建筑施工,装配式建筑在施工图纸设计和现场施工之间,又增添了对建筑整体构件的设计以及个预制件运输等环节,因此很容易产生信息断层和信息孤岛等问题。不仅进一步增加装配式建筑施工信息沟通方面的工作量,而且还严重阻碍了装配式建筑整体发展水平的提升。根据对装配式建筑展开的大量实际调查研究发现,目前我国在进行装配式建筑设计和施工的过程中,各施工环节之间缺乏有效交流的情况比较严重。其导致装配式建筑设计单位与施工单位之间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使装配式建筑在设计环节具有的质量问题越来越严重。
其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装配式建筑整体质量,而且对使用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2.2建筑设计与建筑施工之间的协调性较差
对于装配式建筑来说,在建造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一些质量问题,从而导致建筑物的综合品质受到了严重影响。从现阶段建筑行业发展的情况来看,仍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施工与设计被分为两项不同的建设内容就是其重要体现之一。由于工程设计与工程施工被分开,并且保持了相对独立的状态,这样很难保证施工方与设计方的及时交流沟通,进而对最终的工程施工质量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例如,在进行混凝土施工操作的时候,对于传统的施工工艺来说,施工需要在现场完成,并且施工周期较长,涉及多个环节。而现阶段的预制混凝土结构则可以在施工场地外完成,再通过机械运输的方式将材料搬运到施工现场。在整个施工过程中,如果无法实现信息的及时有效对接,易使生产工艺与施工实际需求情况间存在偏差,因此也会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综合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
3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中质量问题的改进机制研究
3.1完善装配式建筑的管理体系
目前,我国的装配式建筑管理体系尚不完善。有效完善装配式建筑管理体系,亟须政府部门不断提升行业管理力度,结合现有法规,加强对建筑行业的监督管理。另外,可以将监管的权力授予第三方机构。在管理内容上,应该包含装配式建筑施工期间的质量管理、施工过程中的行为质量管理,以及验收过程中的管理等。在政府部门层面,首先,应该进一步完善建筑市场的各项规章制度,从而起到引导行业市场发展的作用;职能部门也要注意对各个装配式建筑施工建设单位的质量行为进行监督管理。其次,还应该建立诚信级别制度,调查、记录企业的诚信情况,更好地实现工程动态化监管。最后,职能部门在工程质量监管的过程中,应该明确其监管范围,主要包括工程项目管理单位、监理单位及质量检测单位,保障各方监管机构的工作质量,提升装配式建筑建造的综合品质。
3.2促进装配式建筑管理体系的完善
要保证装配式建筑管理体系具有较高的完善性和有效性,必须接受政府相关部门的帮助,在相关政策标准和法律法规的约束下,积极配合第三方机构对装配式建筑具体项目进行全面监督和管理,这样的方式能使装配式建筑存在的质量问题从根源上得到有效控制。与此同时,对装配式建筑质量管理工作而言,其涉及的内容众多,包括对建筑企业提高施工质量的具体行为进行管理、建筑工程每一个施工环节的管理、工程结束后验收环节的管理。为了提高施工企业对装配式建筑施工质量相关工作的重视力度,不仅要加大完善市场机制的力度,理智评价对装配式施工项目质量造成影响的因素,而且还要对项目的公开信息和诚信等级全面公开,使工程项目质量在社会共同监督的环境下,有效弥补政府监管存在的缺陷。
结束语
装配建造利用工业化制造方式重组了建筑构造,使得建筑建造能够更加准确、快速与灵活,进而使得建造向制造转变,建筑向产品转变。而对于建筑师来说,装配建造使建筑构部件规模化生产,为之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丰富题材。但是如果这些素材只是用来实现历史风格与视觉图像追求,那么建筑师将错失装配建造所带来的可能性。
参考文献
[1]陈伟,武亚帅,邹松,李辉,童明德.基于SEM的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影响因素分析[J].土木工程与管理学报,2019,36(05):50-55.
[2]张雁,黎向健,王幼松.装配式建筑建造阶段绿色效益的评价研究[J].工程管理年刊,2019,9(00):83-91.
[3]马智亮.装配式建筑智慧建造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中国勘察设计,2019(09):57-59.
[4]杨静.标准支撑助力装配式建筑智能建造发展[J].中华建设,2019(09):36-38.
[5]孙飞达,李云飞,唐国良.装配式建筑建造过程质量问题及改进机制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9(2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