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光
北京城建道桥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摘要:对于我国传统的建筑建造方式而言,其中还有很多问题存在,如建筑施工会产生很多垃圾以及工程的施工周期较长等。因此,要想促进建筑行业在我国的稳定、健康发展,我国就需要对建筑的建造方式进行大力改革,如全面发展装配式建筑。不过针对装配式建筑我国起步相对较晚,推广的时间也极为有限,这也使得其中的很多技术问题无法得到解决,管理机制也不够完善,从整体角度看,其对我国传统的建筑建造模式还有很大的依赖性,而工程总承包管理模式正是当下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一种有效方式。基于此,本文围绕EPC模式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关键词:EPC模式;装配式建筑
引言:以EPC模式推进的装配式建筑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同时该工作环节也属于一个动态化过程,其不但科学性较强,同时也很有层次感,要想将该工作进行全面落实,工程项目承包单位还需对可行性较强、较为科学的管理机制及流程进行制定、构建,与此同时,他们也要借助现代化专业的技术方法对其进行合理管控。与我国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同,EPC模式自身便具有一定的特点及优势,正因如此,在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过程中,EPC模式在其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一、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现状分析
在一些发达国家中,装配式建筑早已得到了应用和普及。对于美国而言,他们出台了住宅建造及安全法案,同时也明确了配套规范,这也使得装配式建筑在房屋工程中得到了大力的应用,受此影响,装配式建筑也在向着专业化、标准化以及个性化的方向发展。在德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极为迅速,如今他们已形成了极大的装配式建筑产业链,它不但可以实现水暖工程与建筑结构的合理配套,同时很多研究人员也对装配式建筑技术进行了全面研究,这也使得装配式建筑打破了固定模式尺寸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也能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至于日本,装配式建筑正向着工业化方向发展,而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也使其更具吸引力。在日本政府的领导下,装配式建筑已从集约化向着信息化领域过渡,而且它也实现了对避震、防震以及减震等技术的有机融合,通过进行合理设计,装配式建筑的抗震效果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与其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装配式建筑的发展较为缓慢、落后。自1950年后,预制构件在我国房屋建设工作中得到了普及、应用。针对预制构件的生产以及推广等,我国并没有进行规模化作业。自1970年后,针对装配式建筑,国家也提出了很多政策,而很多大型的构建厂以及框架轻板厂也随之取得了快速的发展,这也意味着装配式建筑在我国达到了发展的高潮期。但是因为缺乏完善的管理且预制构件的市场较为泛滥,这也使得装配式建筑的性能受到了人们的极大争议,而在1980年左右,装配式建筑也从我国的建筑市场中逐渐隐退。在最近几年,我国的建筑市场在进行规范性发展,由于装配式建筑具有很多优势,也使得其再度受到了人们的关注。此外,很多规模较大的建筑企业在装配式建筑领域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正因如此,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前景也得以明确。不过,由于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较为缓慢,其中也有很多问题存在,而这些问题的出现也限制了装配式建筑在我国房屋建筑中的应用及发展。
二、装配式建筑的特点分析
目前,随着我国建筑行业的不断发展,装配式建筑由于具有较为明显的优势,也使得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重视,而装配式建筑也成为了较为先进、高效的建筑方式之一。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它具有很多特点。比如,装配式建筑的建筑方案较为丰富多样,它不但可以将社会大众的审美需求进行满足,同时还能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参考借鉴。其次装配式建筑也可有效起到保温恒定的作用,通过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应用,在夏季人们可以有效减少对空调的使用,在冬季也可缩短集中供暖的时间,这样不但可以实现对能耗的降低,同时也能避免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再者,装配式建筑不同于我国传统的建筑方式,其自身的构件要更具精密性,无论是在建筑物的外形还是颜色等方面,都能起到很好的优化作用。而且在我国传统的建筑生产方式中,浇筑工艺是极为常见的,但由于受到该工艺的影响,建筑施工的时间也相对较长,通过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应用,它在很大程度上都弥补了传统建筑方式存在的不足,建筑的施工周期也得到了有效的缩短。最后装配式建筑施工包括构件、装配以及主体施工三个环节。因为构建的板材以及施工工艺会对建筑物的质量产生极大的影响,所以相较于传统的建筑方式,简化的施工工序在建筑施工质量管控领域也具有一定的简化优势。
三、在装配式建筑项目中,EPC模式具备的优势
(一)可以促进工程建设的组织化发展
对于装配式建筑而言,EPC模式是推进其进行系统化管理以及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方法及途径。EPC模式与我国传统的管理模式不同,它可以实现对产业链上下游分工的有机整合,同时其也能将工程建设的所有环节联结为一体化产业链,这样不但有利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有效适配,同时管理模式及技术体系也能相符,而产业链资源的配置也能得到优化,建设成本也可得到有效降低。再次情况背景下,工程建设存在的碎片化管理以及切块分割等问题也可得到有效的解决[1]。
(二)可以促进工程建设的系统化发展
在通常情况下,装配式建筑是由四个子系统构成的,即建筑、机电、装修以及结构。对于这四个子系统而言,它们既是四个独立存在的系统,就可共构为一个完整的系统。不论是这些子系统还是完整的大系统,它们均为装配式。对于EPC工程的总承包管理而言,其就好比一个大系统,而各环节的管理工作以及各分包的管理均为该系统下的诸多子系统,至于各环节的子系统,其又可以细分为多个小子系统。可以说,整个工程总承包管理的目标是由各个子系统的管理目标构成的。
(三)可以促进工程建设的精益化发展
在对EPC模式进行应用的过程中,工程的总承包单位需要对工程的安全、质量以及效益、进度等方面进行全权负责。管理机制的存在不但可以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进行保证,同时也能将各方主体的质量及责任进行全面落实。正因为EPC工程总承包管理具备系统化以及组织化优势,所以其也可实现建筑、机电、装修及结构的一体化发展,而一体化的安全、质量控制体系也将质量安全责任与体系的可追溯性进行了大大的提高。建筑一体化的管理及技术体系,其不但可以防止工程建设出现错漏碰缺的问题,同时也能促进工程建设的精益化发展。
(四)可以大大缩短施工的工期
在EPC模式作用下,采购、制造、设计以及装配等环节实现了有机穿插及融合,对于原有的设计方案,相关单位在对其明确后便对采购方案进行了落实,至于制造方案以及装配方案的工作顺序,也逐渐转化为融合性、叠加型作业,再通过精细策划,施工单位在设计环节便对采购、生产以及装配等方案进行了合理制定,这样工程建设的各工作环节不但可以实现交融,施工的工期也可得到最大限度的节约。通过对EPC模式进行应用,我国传统的现场施工也变为当下的现场装配以及工厂制造两个板块,而这也意味着我国原有的同一施工空间的交叉性流水作业,变成了当下工厂及施工不同空间的同步作业和流水性装配作业,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都可将工程建筑的建造时间进行有效缩短。除此之外,借助精细策划以及自动化、机械化的作业,工程建筑的生产及装配效率都得到了大幅度提高,整体的施工工期也得到了有效节约[2]。
四、在传统管理模式下,装配式建筑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组织管理工作不到位
在传统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模式中,组织管理存在的问题较为明显,随着我国建筑企业对传统管理模式的长期采用,其也使得构件的生产、建筑的设计以及施工运维等环节存在严重的脱节问题。对于该问题而言,其实之所以出现,主要是受组织管理工作的影响。随着装配式建筑的不断发展,其中的很多工作环节都无法进行协同作业,正因如此,全产业链的优势才会受到影响,进而急剧降低,其不但无法将装配式建筑的发展需求进行满足,同时也大大阻碍了装配式建筑的有序发展。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的组织管理工作也缺乏系统性及针对性。在开展装配式建筑工程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其明确要求产业链相关的资源需要进行有机整合,同时也要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管理。然而采用传统的组织管理模式开展管理工作,其不但不具备针对性,而且装配式建筑自身具备的集成优势也无法得到全面发挥。
(二)装配式建筑的管理水平有待加强
如今,我国经济及科技都在进行快速的发展,而信息化以及科学化也成为评判企业、衡量产业发展的一大标准。不过,结合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可以发现我国还未进行科技创新,虽然很多先进、有效的管理技术方法得到了应用,但其仍无法替代我国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如互联网技术、网络技术以及大数据等技术方法,虽然这些技术手段在装配式建筑管理工作中得到了应用,但其效果并不显著,受此影响,在装配式建筑发展的过程中,这些技术所具备的作用也无法得到全面的发挥。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不论是管理工作能力还是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其都需对专业化工程建设及设计工作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不过由于先进的技术手段还有信息化管理模式没有得到全面的普及,这也使得装配式建筑在管理过程中的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而这在很大程度上都会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最后,随着装配式建筑工程的不断建设与施工,工程的设计、运营以及生产等环节也要进行协同发展,然而在实际工作的过程中,其现状极不理想,因为工程项目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相对较低,这也使得工程的各个环节无法进行紧密配合,而在开展工作期间,很多问题也会随之出现[3]。
五、EPC模式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途径分析
(一)对装配式建筑进行全面、系统的管理控制
对于装配式建筑组织管理工作而言,因为其涵盖了工程项目的组织管理结构及形式等,所以在工程建设期间,要想有效实现工程项目的系统化管理,工程单位就需从以下方面入手。首先,对于EPC模式下的项目设计工作,工程单位需要对生产施工进行全面考虑,同时他们也要将EPC模式下的设计工作全面落实到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整体设计环节之中。在开展工程设计工作的过程,工程的总承包单位也要将其自身具备的作用进行全面发挥,对于关键节点,业主也要进行全面把控,只有这样,装配式建筑系统化管理工作的目标才能得以实现,而工程的总承包单位也可对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进行协调管理。其次,在进行工程施工及生产的过程中,工程的承包单位也要对装配式建筑的EPC模式进行合理应用。针对装配式建筑的生产标准及构件种类,业主需明确自身要求,再通过系统化管理,其也可对材料的采购、质量的检测以及构件的生产等环节进行严格管控。再者,在进行运维管理的过程中,承包单位也需对EPC管理模式进行全面普及,借助BIM技术及相关管理平台,他们也可对装配式建筑构件和相关机械设备的资料进行有效获取,再通过模拟架构,其也可对装配式建筑运营管理系统进行科学构建,不仅如此,在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管理人员的工作责任也会得到落实和细化。此外,通过将BIM技术应用到装配式建筑工程建设工作中,其也可借助BIM技术平台,从而对建筑实体进行合理创造,至于工程的设计、施工、生产等环节也可实现对信息的有效交互。如今,结合EPC总承包模式的应用情况,可以发现借助BIM技术可以实现对信息资源的共享,由设计模型对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装配操作进行体现,再根据设计方案以及施工进度进行作业,其也可将模型价值进行全面提高,而通过将施工现场的装配信息及建筑的设计、构件的生产等环节进行有效综合,也可全面实现信息资源的共享,这样装配作业数据以及仿真模拟装备便可进行有机融合,至于项目施工装配的安全性及可靠性也可得到提高[4]。
(二)对管理机制进行合理构建
目前,在EPC工程总承包管理领域,我国还没有制定较为完善、健全的代管理机制及体系,对于此,国家政府应加大对我国建筑业的协调及引导力度,这样相关的配套政策也会得以完善。在此过程中,我国应将EPC工程总承包项目的招投标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完善和优化,通过对建设项目进行分包管理,工程总承包单位的责任也会得以明确,而工程总承包项目的质量安全监管以及风险管理工作也可得到完善、改进。此外,对于工作的协调机制我国也要进行全面构建,通过促进EPC工程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配合,工程项目在落实管理机制期间存在的问题也能得到有效的解决[5]。
(三)将工程的总承包管理水平进行提高,并对技术及管理进行全面创新
对于工程总承包企业而言,智力及技术密集型企业是其战略定位,在此环节,企业需对符合他们进行战略发展的组织结构和管理机制进行构建、完善。如今,由装配+生产企业及设计院形成的总承包企业早已无法将集成化管理要求进行满足。而EPC工程的总承包管理工作不仅仅是对生产、设计、装配及采购等工作的有效叠加,同时其也全面打破了项目的层次,对工程总包的发展战略及业务运营也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所以,EPC模式注重的是管理工作的本质,通过对工程总包的协调及整合能力进行全面应用、对市场资源进行有效把控,其也可实现工程总承包的集成化管理,而随着工程项目的增值,相关企业也会获得更大的收益。
此外,借助EPC模式推进装配式建筑的发展,其自身便为工程的总承包企业带来了极大的挑战。要想更好的开展工作并促进企业的发展,他们除了要对技术进行全面创新之外,还要进行管理创新,只有这样,总承包企业所具备的集成管理优势才能得到全面的发挥。首先是一体化技术体系,EPC模式强调的是设计先导,即将设计工作全面落实到工厂的制造、现场装备以及后期运维等工作中。通过遵循一体化、标准化的设计理念,其也可实现对装修、建筑及机电等子系统设计方案的分析和统筹,这样更具精细化的设计方案也会随之形成。与此同时,对于工厂生产设备的自动化制造技术及机械高效装配技术要进行统一创新,通过将一体化的技术标准进行不断提高,技术体系的系统性及先进性也会得以保证[6]。
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国传统建筑的建造方式还有很多问题存在,这些问题的出现再很大程度上都影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所以,对于建筑的建造方式,我国需进行大力改革,通过发展装配式建筑,其自身具备的优势及作用在房屋工程建设工作中也能进行全面的体现。如今,装配式建筑已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及重视,对于EPC工程总承包平台,各方主体也要进行全面、合理的利用。只有这样建筑产业才能进行更好的发展,而我国的经济也会随之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刘喆,许文季,刘娜.EPC模式下的装配式建筑发展适应性分析[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0,(2):107-109,112.
[2]张永涛,姜伟.EPC 模式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0):3284.
[3]李召阳.以EPC模式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的思考[J].智能城市,2019,5(13):81-82.
[4]陈卫华.基于协同管理理论的装配式建筑EPC总承包管理模式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20,18(2):86-90.
[5]刘光忱,沈静,温振迪, 等.推进装配式建筑发展对策研究——基于EPC总承包模式视角[J].建设监理,2018,(11):49-53.
[6]李士兴.装配式建筑的EPC总承包模式研究[J].装饰装修天地,2019,(2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