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探讨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15期   作者:赵占臣
[导读] 混凝土工程是土木工程施工的主要工程之一,
        赵占臣
        37292519881020****
        摘要:混凝土工程是土木工程施工的主要工程之一,混凝土是当今工程建设中应用最广的材料。混凝土是由石子、砂子、水泥与水按比例调制而成的,相对于其他建筑材料具有经济优势。混凝土在凝固前,具有很好的可塑性,其可以根据所需不同而制作成各种形态;混凝土与钢筋的热胀冷缩比较为相似,既而可以与之制作成钢筋混凝土;混凝土的耐久性也很强,不会轻易被腐蚀;由此混凝土成为了现代化建筑的主要工程材料。本文就对土木工程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简要分析、探讨。
        关键词: 土木工程混凝土 施工 技术
        一、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问题
        (一)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强度的大小取决于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由此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必须保证科学、合理、正确。依据相关规定,混凝土需要根据实际采用的原材料设计配合比,并依据普通混凝土性能实验方式或其他相关标准进行实验、配比,既而满足工程耐久性、强度等要求。配合比的设计应经济、合理、科学,不得依靠经验进行配合比。而往往实际施工中,有些现场作业人员投机取巧,不经过官方机构试配,常常依靠经验试配,或提交试配材料与实际工程使用的材料不同,既而埋下隐患,危及工程质量。
        (二)混凝土的拌制:
        在实际施工中,操作人员往往没有对混凝土拌制的材料进行重量核算与控制。材料的重量需要进行控制,每种材料都需过秤。而施工中,也往往容易出现加水过多的现象。加水过量,将导致混凝土在其硬化以后,混凝土内将残留多余的水分,从而形成水泡,而水泡经过蒸发后,混凝土内将残留许多气孔,既而使混凝土的强度大幅降低。对于混凝土的搅拌,也需要科学、合理的控制时间,其指混凝土全部原料倒入搅拌机搅拌开始,直到搅拌结束。而在实际施工中,其搅拌时间往往不足,既而使混凝土混合不匀、易和性不够、颜色不符等。
        (三)混凝土的养护:
        在实际工程施工中,相关作业人员往往忽略对混凝土的养护浇水。而混凝土后期水化反应时,需要大量的水,而这个期间并未得到重视,既而使混凝土的强度有所降低,而浇水养护的频率也至关紧要,混凝土的水化过程需要连续性,由此为保证混凝土的湿润状态,浇水的频率与水量需要科学、合理的定夺。
        (四)混凝土的浇筑:
        模板质量的好坏也关系着混凝土的质量。当今许多工程施工中的模板都存在着空洞、不平、沾有垃圾、拼缝不密实、未涂隔离剂等现象,从而导致混凝土的表面出现蜂窝麻面。而过早的拆模,由于混凝土还未达到一定强度,既而损伤混凝土,将出现缺棱掉角现象。过早的拆模,还会导致混凝土失去支撑力,从而无法有效的与钢筋结合。振捣对于混凝土的强度也很重要,振捣时间不足,致使混凝土不够密实,而振捣的时间过长,将会引起大量石子沉淀、利息、水泥浆漂浮在表面上等现象。对于那些钢筋密集的梁柱交接点,如不加强振捣,易引起混凝土蜂窝、空洞、漏筋等现象,既而影响到工程结构的安全。
        (五)材料控制:
        在工程施工中,往往出现水泥重量不足、存放时间过长、存放环境差等现象。水利的重量不足,将影响到混凝土的配合比与强度。水泥存放时,会与空气中所含的二氧化碳和水结合水化,既而存放时间不易超过三个月,而水泥存放时应注意防水防潮。混凝土所用石子的选择也很重要,石子表面过于光滑,其与水泥粘合度不够,从而降低混凝土强度。石子表面空洞过多,其需要吸取大量的水泥才能达到粘结效果。石子粒径过大,对混凝土的浇筑有所影响。而混凝土所需的砂子的含土量过多的话,也将导致混凝土的强度降低。
        (六)裂缝问题:
        在工程项目的施工期间,往往由于气候、环境、人为等因素影响,造成工程建筑各部分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

混凝土施工作业人员,需要考虑工程外部气候条件不同,混凝土结构也将有所不同,而对于裂缝的宽度控制,其控制标准也不同。现今我国土木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多数以施工阶段的重点监管与技术强化为防治裂缝的方法。当工程主体上出现裂缝时,既而再采取补救措施其效果不尽人意,难以满足工程质量标准。
        二、混凝土施工技术
        (一)混凝土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工程施工时,应以先自然流淌、水瓶分层,再斜向分段、持续推移,最后一次到顶等工序顺序为浇筑流程。在工程实施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不可对已搅拌好的混凝土进行加水,而混凝土分层的厚度需要把握准确,在进行新一层的混凝土浇筑时,需确认上一次是否已被覆盖,由此两层浇筑的间隔,才能控制在混凝土的初凝时间的范围以内,从而防止因间隔的时间过长而产生的裂缝。同时,在浇筑时应考虑天气因素,尽量避免在天气变化频繁、剧烈时施工。
        (二)混凝土养护技术:
        当今我国土木工程施工,多以泵送混凝土的模式施工。施工时采用泵送混凝土的方式,可以改善混凝土其整体性能,还有着缩短工期的作用。然而往往许多建筑施工时,在对振捣、配比、原材料等控制时,容易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的现象。建筑工程对于工期有着较高的要求,既而混凝土的养护时间往往不足,既而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由此在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中,作业人员对混凝土的养护措施需要加强重视,保证混凝土质量达标。混凝土的硬化与凝结,是由于水和水泥所产生的水化反应结果。由此,在混凝土浇筑后,需及时洒水养护,既而让混凝土表面湿润,防止因风吹、干燥、暴晒、寒冷等自然因素影响所造成的裂缝、非常规收缩等现象,从而保证混凝土中的水泥得到充分水化,混凝土的硬化得到加速。
        (三)混凝土振捣技术:
        在混凝土的振捣时,应对混凝土的坡脚、坡中部、坡顶三处进行三道振捣。这三道设置其位置需符合要求,再通过合理的配合,才可使振捣覆盖全部坡面,从而达到工程的预期效果。使用振捣棒时,需控制好振捣时间与振捣棒插入的深度,其深度最好在下层的混凝土50毫米以上,移动间距在40厘米左右,振捣棒需要快速插入、缓慢拔出。在混凝土密实后,需采用刮杠将混凝土的表面刮平并撒上5到25毫米厚的碎石,而混凝土终凝前需用木抹平,其次数应多于两次。
        (四)混凝土梁柱节点箍筋施工技术:
        当今我国建筑工程多数采用的箍筋施工方法为,将全部梁板模板安装完毕后,再安装梁板钢筋并整体沉梁。其有着让钢筋运输、捆扎、堆放等较为安全的有点,并较差作业少。绑钢筋与支模不冲突,功效相对较高。可此施工方式存有箍筋间距难以保证、节点箍筋少放等问题。其解决方式是,在下料时将所有节点增设纵向短筋,柱节点区其箍筋现场焊接在纵向短筋上形成整体骨架。在柱纵筋上套入整体骨架,并搁置在楼板模板面上,进行穿梁钢筋、捆扎,为防止柱纵筋与附加纵同短筋的位置冲突,而导致的套箍困难。附加纵向短筋需偏离其箍筋角部大约5厘米。由此,可保证柱节点箍筋的数量和间距。在实际施工时应根据情况而使用,对于结构较为复杂的工程,采用此方法较为困难。
        
        结束语:
        随着我国的经济发展,国内土木工程的种类将越发复杂,而混凝土施工作为土木工程的基础,需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不断研究、创新,从而提高混凝土的施工技术水平,既而让工程项目的质量更安全。
        
        参考文献:
        [1]唐红霞.浅谈建筑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1,(08)
        [2]李平.浅谈建筑施工深层搅拌法的技术要点及应用[J].科技致富向导, 2010,(27)
        [3]刘海其,张发秀.浅谈混凝土裂缝发生原因及施工控制措施[J].青海科技, 2005,(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