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志刚
甘肃省平凉市庄浪县水土保持站,甘肃省平凉市 744600
摘要:本文主要对庄浪县张余沟综合治理效益进行分析以及总结其主要经验,并对其做法进行推广。
关键词:张余沟;治理效益;经验
一、项目区情况
庄浪县张余沟张余-石何沟小流域地处庄浪县北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地三副区,流域内梁峁起伏,沟壑纵横,地表厚积黄土,加之流域内植被稀疏,林草覆盖率低,水土流失严重,是庄浪县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域,适宜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项目区辖卧龙镇12个行政村。截止2016年底,项目区总人口总人口0.83万人,总产值4300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243万元,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320元,人均产粮350kg。
二、项目背景及实施情况
张余沟张余-石何沟小流域内实施综合治理面积20.0km2,其中新修梯田290hm2,营造水保林610hm2,实施封禁治理1100hm2,栽植行道树1.0万株,配套田间道路24km。项目总投资1000.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700.0万元,占总投资的70%,地方匹配及群众投劳折资300.0万元,占总投资的30%)。
三、工程建设成效
通过对张余-石何沟小流域综合治理,增加了标准基本农田,提高土地产出率,提高水土流失治理程度,预防山洪灾害发生,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林草覆盖率,使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人与自然初步达到和谐相处。通过为期一年的综合治理与开发,项目区建成农、林、牧各业稳定、协调发展的生态经济体系,新增各项治理措施20.0hm2,林草覆盖率由22.3%提高到34.6%,治理程度达到86%,人均高标准梯田达到0.17hm2,期末人均纯收入达到4500元。
四、主要经验和做法
近年来,我县在水保重点项目建设和流域综合治理中,在各级领导的组织领导下,严格落实国家水土保持项目建设各项制度,在科学规划,精心组织,规范管理,强化科技,突出产业,保护生态等环节上,通过强化组织领导,靠实工作责任,狠抓组织落实,项目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初步积累了一些成功做法和经验。
(一)加强组织领导,靠实各级工程建设责任。庄浪县委、政府一直高度重视抓项目、建项目、管项目各个环节,,我县争取到国家水土保持工程项目后,为了将国家点项目建设好,落实好,发挥好,按照“强基础、保生态、促增收、重民生”的基本定位:一是县上专门成立了由分管农业副县长为组长,县发改局、财政局、水保局为副组长,各有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全面负责国家水土保持工程的组织、协调及监督管理工作。日常工作由县水保局负责,并明确县水保局具体牵头抓落实,其它各部门负责配合和监督工作,各乡镇落实项目建设区域。二是将水保工程实施工作纳入项目涉及乡镇的农业工作考核内容,县政府同当年项目建设涉及乡镇签订项目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各自的目标责任,然后由乡镇根据项目实施区域,再对相关村社明确项目建设责任,形成了县乡村各级齐抓共管的项目建设联动机制。三是以公示牌的形式,适时将项目建设内容和当地群众所需投入劳力全面向社会公布,接受群众监督,让当地群众明白地参与水保重点项目建设,增强主人意识。
(二)注重项目建管程序,项目建设管理水平有效提升。为将我县国家水土保持工程打造成全县的精品工程、省市亮点工程,按照省市要求,我们从规范项目建设管理程序入手,认真贯彻执行新修定的《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管理办法》规定,按照 “严格履行基本建设程序,加强项目法人管理、加强工程招投标管理、加强工程合同管理、加强工程监理管理、加强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加强工程财务管理、加强工程进度管理”的“一严格七加强”管理总要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全面推行项目法人制、合同制、公示制、工程监理制、群众投劳承诺制和资金报账制等各项制度,开展水土保持监测活动,全面加强项目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努力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及效益。
(三)精心组织施工,工程建设进度和质量得到有效保证。在项目组织实施中,及时协调流域所在乡村做好地块预留、劳力组织等各项施工准备工作的同时,同平凉市恒盛水利水电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订工程施工合同,水保局选派1-2名工程技术管理人员指导施工;注重引进和推广先进实用技术的应用,提高治理措施的科技含量,在项目区栽植行道树、荒坡和荒沟造林中,大力推广应用集流整地、地膜保墒、截干造林等新技术,使干旱少雨的流域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明显提高;全程加强项目实施监督检查,做到了按规划设计、按方案施工、按合同管理、按监理报账、按进度支付、按标准验收。先后培育了卧龙镇马湾村、张山村、何家村、棉沟村千亩优质梯田工程;卧龙镇山赵村、张余村、阴李村、马湾村、棉沟村、苏山村、张山村、何家村、大庄村、孙河村、石山村造林及封禁保护工程。在造林时,针对不同的造林树种,采用不同的栽植方法,对刺槐采用季截杆栽植,对油松采用集流整地,带土球栽植,覆膜保墒,随栽随浇灌等措施,保证造林成活率和保存率造林成活率在95%以上,取得了良好效果。共栽植刺槐、油松、旱柳等苗木156.6万余株。
(四)注重支柱产业培育,农村产业结构得到合理调整。在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中,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并举,合理配置各项措施,实施规模化治理、综合性开发,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减少耕地面积,发展经济林果,实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结合,张余-石何沟小流域小流域围绕“成片连线上规模,建成经济增长带,推动流域产业化”的思路,充分发挥区域梯田的资源优势,建成了一批示范带动作用明显的苹果基地。并在新植果园间作旱作农业地膜洋芋,实现生态、经济效益的协调发展,初步形成了果品产业区域化布局、规模化栽植的产业格局,推动了全县果品主导产业的快速发展。
(五)注重自然生态修复,加强成果管护。我县在注重人工治理的同时,把禁牧保护作为项目建设的主要措施,采取封禁围栏等措施,禁止羊只和大家畜放牧破坏植被现象,注重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在流域治理中,按照“大封育,小治理”的思路,在项目区明确25度以上坡地和沟道为封育保护区,因地制宜地采取补植补造、抚育等措施,促进封育保护区内植被的自然恢复。对卧龙镇山赵村、张余村、阴李村、马湾村、棉沟村、苏山村、何家村、大庄村、孙河村庄附近的沟道,大力实施封禁工程,完成封育面积1100hm2,并做到范围、措施、投入、人员四落实。一是明确划定封禁保护范围,竖立封禁治理标志牌;二是制定出台《庄浪县关于全面实施封山禁牧的公告》和《庄浪县关于加强植被保护的公告》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三是由各级政府协调,利用资金扶持农民改良羊种,发展紫花苜蓿高产优质饲草基地,实施圈养;四是由村社按属地配备管护员对禁牧区进行管护,为全县大面积恢复植被,加快防治进度探索了宝贵的经验。
(六)注重舆论宣传教育,积极探索参与式管理经验。在实施项目建设梯田工程中,将当年的项目建设规模和投资情况,及时在项目涉及村社以公示牌向当地群众公示,并在项目区竖立固定性项目宣传标志牌,通过县新闻媒体报道项目建设情况,在大力宣传项目所产生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同时,逐步激发社会参与和保护项目工程设施的意识。对于区域主产业道路在考虑发展生产的同时,征求当地群众意见,让群众参与规划,兼顾周边群众方便生产生活需求,以及在坡耕地治理中,选派村民代表与技术人员一道,参与施工技术指导,充分发挥群众自主权,增强了项目建设的透明度,逐步提高了群众参与项目建设的积极性和自觉性,增强了农民间的信任和联系,增进了群众对技术人员的信任。通过参与式管理促进了水保工程的顺利实施,提高了项目建设成效,也维护了群众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