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民建桩基础施工技术探析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5期   作者:马敬民
[导读] 近年来,城市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的在飞速进步的同时人们的安全意识也逐渐提高。因此,在具体的工民建施工作业期间,人们也强化了对施工质量的关注。
        马敬民
        身份证号码:1101011969040****  北京  100000
        
        摘要:近年来,城市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的在飞速进步的同时人们的安全意识也逐渐提高。因此,在具体的工民建施工作业期间,人们也强化了对施工质量的关注。故而,为了可以进一步提升工民建施工质量,在今后的工程建设阶段,应该强化对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
关键词:工民建;桩基础施工技术;
引言
        在建筑工程中,桩基础是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建筑工程稳定性的基本保障,也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力手段。因此,人们要充分掌握这项重要的技术,了解其实施过程中可能会面临的问题以及需要注意的事项,使得这一技术能够更加顺利和高效的实施。在施工前期阶段,就要做好相关的勘察等准备期间的工作,同时制定完善性的施工方案,并依据实际性的桩基位置与放线的定位等内容来实施合理化的安排,有效的降低建筑物发生沉陷及坍塌等状况的概率,从而将施工质量整体性提升.
1桩基础施工技术简述
        1.1含义
        桩基础施工技术是指借助一种地基土地结构处理技术,让该地的土地结构由桩基以及其连接承台共同组成。针对桩基础来说,其自身的连接作用非常强,能够科学的将上层建筑工程与地面衔接起来,并向地面传递上层建筑结构的荷载力,从而保证工民建结构抗震能力以及抵抗外部荷载能力可以全面增强。并且,在具体的工民建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在依照实际施工情况的基础上,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利用,还可以进一步对建筑结构沉降问题进行规避,对工程质量以及效果的提高很有益处。
        1.2桩基础应用分类
        1)预制桩。所谓预制桩指的是在打桩现场或者现场周围地区所预制出的桩基,在土建施工过程中,通过相应的沉桩设备将预制桩击打振入至土中。预制桩的主要优势是建设施工速度快,且承受力较强,但同时需要注意的是预制桩受周围环境影响程度相对较大。2)振动沉桩。在建筑土建施工中,振动沉桩主要指的是在桩上连接具有一定质量的振动锤,施工中通过进行顶部振动使振动锤发生落体运动,从而借助自身重力起到沉桩的作用,相对于其他桩基础施工技术来说,振动沉桩的施工工艺较为简单。3)灌注桩。灌注桩是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基础桩施工技术,根据具体施工工艺的不同,可将灌注桩分为钻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以及挖孔灌注桩。灌注桩在施工打孔时需注意打孔方式,避免打孔过程中出现段桩情况,一般来说为了起到良好的打孔效果,可以采用机械和人孔钻孔相结合的方式施工。
2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要点分析
        2.1做好施工准备施工准备
        在工民建施工期间,要想有序的开展各项工作,降低施工问题出现几率,那么就一定要做好施工准备工作。在施工的前期阶段,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认真的清扫,清除余留的垃圾,确保施工场地的平整性以及清洁性。通常而言,将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于工民建施工中,密集群桩特点非常明显和突出,并且其对于施工场地平整性的要求也非常高。所以,确保施工场地平整性非常有必要。
        2.2遵循“服务至上”原则
        桩基础施工质量的把控,管理人员要坚持“服务至于上”的原则,为技术应用控制做好全面服务。结合施工技术方案和现场情况,制定桩基础施工管理制度和方法,为桩基础质量的控制提供依据和标准。通过细化桩基础施工管控任务,交代给技术人员和施工人员等负责,使其严格按照桩基础施工技术方案和依据操作,规范施工工艺,把控桩基础质量。管理人员要做好和桩基础施工人员的沟通,了解桩基础技术应用面临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优化和完善策略,保障建筑桩基础的建造达标,严格把控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避免产生技术问题,保障建筑整体的质量。


        2.3要完善施工方案
        在一个建设项目中,施工方案的确定是施工的基础保障,通常在完成勘察工作后,相关的技术人员就要与设计人员展开交流和合作,在双方的沟通下完成施工方案的规划工作。在此可利用前期勘察所得的数据信息等作为方案的参考和基础条件。由于不同的建筑工程项目因情况不同而导致所需要的设计也不同,因此工程的负责人就要对规划设计提出明确性的要求,按照工程情况来制定出完善的设计方案。而设计人员则要将桩基础周边环境等问题进行充分考虑,确保不会对设计方案的制定造成影响,而且在制定施工规划设计中,还要保障好工程施工的质量与安全,具体应急措施。
3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研究
        3.1挖孔桩施工技术
        挖孔桩分为人工挖孔桩和机械成孔桩,机械成孔灌注桩又分为震动成孔灌注桩、冲击成孔灌注桩、旋挖成孔灌注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等桩基础形式。每种桩基础形式都有一定的适用范围,一般情况下,人工挖孔桩不适合流沙层和淤泥层,人工孔桩桩径大、承载力大,但工期相对较长,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员参与,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工程的造价;冲孔桩不适用于流沙层、大孤石土层,施工速度快、造价低;振动成孔灌注桩、旋挖成孔灌注桩、长螺旋钻孔灌注桩不适用于大孤石土层,施工速度快,但桩径小、承载力小需要桩数多,由于放钢筋笼是插入式,钢筋保护层厚度不能保证,跟浇混凝土过程中,有可能土层挤压产生井宿,工程质量难保证。在具体的工民建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想保证桩基施工技术应用的更加合理,那么就一定要科学的分析,合理选择桩基础形式,编制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如果场地条件比较特殊,必须要借助人工挖孔桩方式时,则需要对每日成孔深度进行严格把控,将其控制在1m以内,同时,支模扎钢筋在孔壁灌注混凝土,以便孔壁施工质量以及效果能够得到保障。机械成孔灌注桩成孔过程中,需要注意在满足设计深度需求的基础上,再进行一部分浇混凝土扩孔操作,并在护臂中安装钢筋笼,最后浇筑混凝土。
        3.2预制桩施工技术的应用
        在现有的技术水平下,预制桩施工技术属于建筑过程中的基础技术,基本被应用在所有的建筑工程建设中。预制桩分为钢桩和预应力混凝土桩。沉桩的方式主要有三种,分别为:锤击沉桩、静力压桩以及水冲沉桩。这几种沉桩方式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会对建筑土地的土质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坏,因此,在施工之前要进行严格的检查和测算,将对土地的破坏程度降到最低。此外,预制桩施工技术在实施过程中对于材料的节省会发挥巨大的作用,也因此,被广泛应用。
        3.3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采用相应的压桩设备的重力以及桩架的自重对桩产生一定的作用力,将桩压入土壤中的施工技术称为静力压桩施工技术。这种压桩技术不仅操作容易、流程简单,操作时还不会对外界周围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由于静力压桩施工过程中所需混凝土和钢筋的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它在施工成本和施工效率上都更具有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静力压桩施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劣势,首先静力压桩过程中土层结构发生了改变,土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损害。其次在进行静力压桩施工过程中,施工需要连续进行,一旦中途出现施工中断现象就会对施工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第三,在高层建筑中,静力压桩施工质量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结束语
        综合而言,将桩基础施工技术科学且合理的应用在工民建施工中,可以很大程度上促进工程质量以及效果的提升。近年来,城市发展进程在不断推进的同时,也使得施工质量问题频频出现。所以,为了能够有效对这些问题进行规避。在今后的施工开展期间,一定要结合实际情况,科学且合理的对桩基础施工技术进行应用,强化创新。
参考文献
[1]卢建,段胜任,梅紫志.桩基础施工技术在工民建施工中的应用效果[J].绿色环保建材,2020(05):169-170.
[2]李宝.土木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J].住宅与房地产,2020(04):202.
[3]申贵祥.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地产,2019(20):141.
[4]张重.工民建地基基础施工技术工艺的相关探析[J].中华建设,2019(05):126-127.
[5]揭欣勇.工民建桩基础施工技术探析[J].绿色环保建材,2018(09):145-14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