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P项目不同管理层级增值税问题浅析 --以某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PPP项目为例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第15期   作者:袁胜
[导读] 本文以某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PPP项目为例,探究其问题所在,旨在能更好促进PPP项目的健康发展。
        袁胜
        中铁一局集团厦门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福建省厦门市    361101
        摘要:PPP项目是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一种主要商业模式,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PPP运行模式已成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惯用模式,其有效的解决了政府因财政压力大,而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缓慢等问题。但在PPP项目实际运作中,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也随之而来,其中,关于不同管理层级增值税缴纳问题就是其中之一。基于此,本文以某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PPP项目为例,探究其问题所在,旨在能更好促进PPP项目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PPP项目;不同管理层;增值税;分析探讨
1 税务管理基本情况
        某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PPP项目总投资约27亿元,采用PPP方式运作,项目公司作为建设单位,负责项目投融资、建设、运营及维护等方面工作,收入分为两大部分: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和使用者付费,即项目中停车位收入、广告牌收入、车站配套服务收入、配套商业运营、枢纽配套用房收入等。经政府公开招投标,某施工单位联合体中标该项目,并成立了施工项目部向项目公司提供建筑服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收取工程款,项目部选用一般计税模式,对材料费、劳务费、机械使用费、管理费用均要求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实现增值税应抵尽抵,以降低企业税负,提升企业效益。
2 增值税主要涉税事项及问题分析
2.1 项目公司部分
        2.1.1进项端
        主要部分为施工总承包方向项目公司定期计量结算开具的建筑服务发票,另外,PPP项目合同对于项目前期费用中结算涉税事项也作了专门约定,能够确保增值税应取尽取,但是根据目前规定,融资费用无法从销项税额中抵扣,仅能取得普票。对于项目公司进项端税务管理的重点在于严格按照合同及时取得专票并做好发票台账管理及认证工作。
        2.1.2销项端
        (1)使用者付费部分,包括停车位收入、广告牌收入、车站配套服务收入、配套商业运营、枢纽配套用房收入等,该部分收入税务管理要求相对明确,签订合同过程中做好定价工作并参照适用税率即可。
        (2) 政府可行性缺口补助部分,根据PPP项目合同约定,政府方向项目公司支付可行性缺口补助的过程中,项目公司应承担所有应缴纳的税费。在政府方付费前,项目公司应开具符合规定的正式税务发票。PPP项目中政府补贴是否需要缴纳增值税,实务过程中尚存在争议:
        观点一:PPP项目中政府补贴需要缴纳增值税,此观点认为政府补贴款是项目公司提供公共产品或者服务的对价,可行性缺口补助是使用者付费的补充,应视同销售,政府补贴应看作是项目公司销售产品所取得的对价,列为项目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属于增值税应税行为。
        在应税模式下,因停车位收入、广告牌收入、车站配套服务收入、配套商业运营、枢纽配套用房收入适用税率不一致,将导致项目公司可行性缺口补助实际缴纳增值税税率的确定也将面临不确定性,一方面需要与税务部门提前沟通做好认定,另一方面需要项目公司在签订合同过程中做好筹划,避免合同的内容与税务管理相冲突。
        观点二:PPP项目中政府补贴不需要缴纳增值税,此观点认为PPP模式中政府补贴属于项目公司从事PPP项目的运营不能自负盈亏,政府对项目公司的补贴,政府不是社会资本提供公共产品或服务的使用者,政府补贴是针对使用者的一种福利,对于项目公司来说这部分补贴收入属于营业外收入,不属于增值税应税行为。另外,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3年第3号文件规定,纳税人取得的中央财政补贴,不属于增值税应税收入。


        此种情况下,项目公司销项税额少,对应的成本应单独核算,并将对应的进项税进行转出,加大项目成本。
          2.1.3留抵税额
        PPP项目合同期包含建设期和运营期,该高铁站综合交通枢纽PPP项目建设期15个月,运营期20年。因成本和收入确认时间上的不同步,造成项目建设期间将会取得大量的进项发票,产生长时间的大额留抵税额。
        目前,根据《国家税务总局关于办理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有关事项的公告》(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9年第20号)规定,自2019年4月1日起,试行增值税期末留抵税额退税制度,公告明确了留抵退税的具体条件,项目公司可以通过加强日常业务管理,在满足相应留抵退税条件后,及时申请退还增量留抵税额,减轻项目建设资金压力。
2.2项目部施工部分
        2.2.1进项端
        项目部主要接受的劳务服务、原材料供应、专业分包服务、设备租赁、办公用品采购、餐饮服务、住宿服务等。
        (1)项目部原则上应选择具备一般纳税人资格的分包商、供应商及租赁商签订协议,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并确保“货物、劳务及服务流”、“资金流”、“发票流”三流一致。同时,合同中应明确单价是否含税、价款合价、税率等,另外还应约定增值税专用发票验证合格后方可付款的条款。
        (2)劳务分包扩大的税务管理,劳务分包方投入不同程度材料费的情况,项目部可采取如下两种方案:
        ①采用甲供材料合同,材料由项目部自行采购,劳务分包方开具3%增值税发票,项目部应取得其简易计税备案资料,避免因分包方税务管理问题带来项目自身征税风险。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材料需要办理招投标手续,本项目工期短,材料品种多,招标手续会一定程度影响到项目施工。
        ②采用劳务合同但明确材料与劳务分别计价分别对应税率进行开票,即劳务分包方开具3%增值税专用发票,同时劳务分包方向项目部开具适用税率材料发票。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是:材料仍然需要走招标程序,还需考虑分包方能否开具材料发票的情况。
        2.2.2销项端
        构成项目公司的主要进项税额,税务管理的重点在于及时做好跨地区预缴工作并认真做好发票台账管理。
        受篇幅影响及个人水平有限,施工单位总部层面增值税管理在此不作延伸扩展,总体来说,营改增之后,建筑企业能否实现税负降低,需要发挥总部税务筹划能力,特别是针对PPP项目而言,应从项目全生命周期审视各阶段增值税管理的要点,重中之重还是要靠项目部执行到位,项目增值税管理关系到项目核心利益及企业整体利益,需要项目所有管理人员从思想上认真重视,行动上不折不扣执行,特别是工经谈判人员、材料采购人员、办公用品采购人员、项目财务人员要严格把关,切实减轻税负负担。
3结束语
  总之,PPP项目增值税贯穿于整个生产周期,对整个项目的的资金投入、资金运作以及后期收益都有着较大的影响。因此,必须对认真对待PPP项目在不同管理层的增值税问题,相关部门及政府也要根据这方面的问题来完善政策,从而确保PPP项目的又好又快发展。
参考文献

[1]龚玉凤.PPP投资模式下大型建筑企业施工项目税务问题探讨[J].纳税,2019,13(23):3-4.
[2]颜金石.浅谈降低增值税税率对PPP项目的影响[J].工程经济,2019,29(06):77-80.
[3]刘星.PPP项目公司增值税税收筹划要点探析[J].财会学习,2019(03):135+13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