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保智
452224198303102***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环境监测工作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国家的高度重视环境监测的地位和重要性日益凸显,对监测数据质量的要求也日益提升。环境监测作为环境科学和环境保护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环境治理工作有效开展的基础,对环境治理具有促进性作用。因此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对于改善当前环境现状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环境工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国内经济发展迅速,但高污染与高消耗的问题也愈加频繁,使人们生活环境不断恶化,很多工业污染物在未达标的情况下排放,导致环境质量不断下降,对国家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为此,政府部门有必要加大环境保护的力度,对落后产能加以淘。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环境监测的数据支撑,才能够对环境质量加以辨别,对受污染程度予以精确。所以,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必要保障,并对生存环境加以保护,实现人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化发展。
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完善的制度和组织建设
完善的制度和组织机构的建设是保证环境监测质量工作的基础条件。但是,目前我国许多地方的环境监测部门的组织建设并不十分完善,投入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上的人员力量不够、且能力水平低,不能满足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实际人员需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也无法应对复杂的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使得环境监测系统对环境问题的整体监测力度比较薄弱。整体来看,除了试验分析的质量管理体系比较完善外,其他的监测质量工作仍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基础组织建设的力度不够,还表现在缺少相应的技术理论支持,相关的环境监测产品和技术研发投入少,这些都限制了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的持续和完善。
2.2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局限性
因为我国各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特别是对于一些地处偏远的县乡两级地区来说,因为经济水平不高,导致县级监测站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工作环境不高,缺乏一些从事环境监测的基础仪器和设备,导致对环境监测的质量普遍不高,从而要提高环境监测信息的准确就变得很难。监测站直接是由当地的环保局管理,但是跟监理工作相比较,环保局对环境检测重视度不高,这主要是因为监理站是有客观的收入,而监测站是只是一味支出,如此就造成了环境监测的各项工作很难得到正常开展。
2.3环境监测管理者的管理意识不强
环境监测管理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作,对于管理者的综合技能水平要求较高,但是从当前情况来看,环境监测管理者缺乏管理意识,常会出现思想松懈、管理放松的情况,认为当前环境监测站已经具有一定的承检能力,就忽视了环境监测的管理工作,造成实际管理流于形式,不能够真正发挥作用。加之管理者缺乏一定的技能水平,导致整个管理体系的运行效率低下,这是当前需要解决的最为关键的问题。
3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和制度
提升质量管理工作需要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断对其进行优化和完善。一套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需要融入所有的监测技术和质量相关的各项要求,然后与各项监督检查机制相结合,才能确保质量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和有序进行。同时,随着我国监测技术的不断发展与监测领域逐渐扩大,我们需要构建健全的监督检查机制和科学合理的考核制度。其中,持证上岗考核制度是规范环境监测工作的重要内容,国家总站可以通过不断改善和优化考核形式,组织相关工作人员互相考试,为其创造互相学习的机会,进而缩小不同地区的管理水平差距。
另外,持证上岗考核制度还应将生态监测和应急监测等考核项目纳入到考核中,以保证考核制度能全面覆盖监测工作的各个环节,从而满足环境监测技术发展的需求。
3.2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及人才培养
现代化的环境监测工作表现出了极强的技术性、综合性特征,在监测对象不断增多、所涉及领域持续扩宽的情况下,促进监测技术的现代化发展,要求企业不断引进高水平技术人才。企业对国家质量监测方面的标准和政策要及时地进行熟悉,加强与管理部门之间的联系,通过对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的条件,建立起优势,不断优化监测的软硬件基础,提升监测质量水平。此外,单位还要坚持做好员工的岗前培训、技能培训、专题进修等工作,帮助工作人员不断更新知识储备,掌握最前沿的监测知识、深入接触相关的行业标准与规范等。
3.3明确环境监测质量的目标和内容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涉及到很多方面,对环境的采样、运输、保存、分析、数据整理等等,实验室的工作环境,员工的工作效率与监测技术水平都是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的工作内容。环境监测质量的目标就是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完整性,能够为环境监测带来可行性依据。监测质量结果与实际环境相差不多可以确定其更为准确。监测质量结果要确保其重复准确,才能达到可参考数据标准,其代表性可以从测量的地点与时间上决定,以一定的周期时间定时完成样品分析,并取其平均值以确保其完整性。
3.4以提高科研力度为目的及时更新设备
环境质量检测管理工作中涉及到许多科研技术,不同污染物品在不同温度、地区都会对环境产生不同程度的污染,在其环境监测的工作中,工作人员需要不断提高其检测质量的技术水平,并利用高科技监测设备对其污染程度进行检测。当前我国检测设备达不到高科技水准,对此,应该以提高科研力度为目的及时更新设备,设备技术水平越高,对于环境污染的监测水平也越为准确,不同污染源在不同环境下的污染程度都需要不同设备对其进行检测,对此,要研究并更新检测设备。
3.5构建现代化环境监测网络平台
信息化时代,环境工程已经成为国家基础性建设的重要内容,环境问题日渐严峻,加大力度进行环境工程建设,是现阶段我国发展战略方针中不可缺少的一方面。但是从目前我国环境监测的情况来看,在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面虽然有所成效,但是与环境工程实际需求还存在一定差距,因此,需强化现代化环境监测网络平台,尤其是监测数据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通过构建全面、严谨的资源信息库,为环境监测提供更加可靠的支持。网络监测平台具体包括:环境监测数据采集与数据构建、环境监测业务管理系统、环境数据共享与交换系统、环境监测信息管理系统。
3.6提升质量管理意识
在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管理层和工作人员质量管理意识不强、在工作中态度不负责等问题,进而对工作造成不利影响。为扭转这种局面,要求从提升管理层的意识入手,鼓励领导者发挥带头作用,做好人、财、物等资源的配置和协调,使得质量管理在环境监测工作中占据重要地位,使员工重视该项工作。
结束语
环境监测在环境管理工作中,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对于整个环境保护工作发展来说,环境监测工作能产生直接的影响。只有不断提升环境监测的管理质量,才能够真正发挥环境监测的作用,才能够让我国的工作生活环境越来越好,沿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不断前进。
参考文献:
[1]杨超.强化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J].环境与发展,2020,32(02):145+147.
[2]邓会超.环境监测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的重点分析[J].节能,2020,39(01):175-176.
[3]杨晓娟.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J].资源节约与环保,2019(12):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