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6期   作者: 赵双
[导读] 在当前社会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完善

         赵双
         2304211991033000**
         摘要:在当前社会城市化发展的背景下,通过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方案的完善,可以推动建筑行业的发展,而且也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满足我国建筑行业的稳步运行及持续发展需求。但是,在具体的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经常出现结构裂缝的问题,若这些裂缝现象不能及时处理,会降低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而且也为无法提高工程施工的整体效果。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处理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持续增长,我国的房地产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但是随着建筑工程在设计环节和施工环节频频出现问题,作为房地产的主体,其建筑物所存在的裂缝问题已经威胁到了人们的人身安全,有关部门和国家单位也开始关注此类问题。为了强化建筑的结构质量问题,最重要的就是掌握混凝土的使用方法,因为混凝土的错误使用与建筑工程出现结构裂缝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合理、正确使用混凝土,可以为施工质量提供最有效的保障。
1防止裂缝出现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材料是在施工现场搅拌和加工的,极易受到其施工工艺、施工作业人员水平和施工现场环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在实际施工作业中容易导致裂缝问题的产生,从而给建筑工程的防水抗渗等性能带来直接损失,严重者还可能给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带来安全隐患。现阶段,随着对混凝土材料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对混凝土材料出现裂缝的原因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根据这些原因采取针对性的裂缝防治措施,可以将裂缝问题控制在安全合理的范围之内,从而充分保障建筑工程整体质量水平和社会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
         2.1温度裂缝
         一般情况下,水泥内部的自缩速度会因为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由于物体本身存在热胀冷缩的性质,即使这种热胀冷缩的程度在可控范围内,但是在大体积建筑中,物体的热胀冷缩开始逐渐变得不可控,当外界温度过低时,混凝土内部的水分甚至会冻结起来,而内部机器运动则会使内部环境升温,物体会因为温度升高而膨胀,这一冷一热使内部材料的强度大大降低,从而会导致墙体出现裂缝。再就是房屋内外部的温差,由于房屋内部的大体积混凝土散热比较快,导致内部温度急剧升高,而房屋外部的环境温度比较低,这会使内外部的温差很大,导致建筑结构受力不均匀,一旦这种外作用力大于建筑结构本身的抗力,建构机构就会产生裂缝,并且还会随着温度差现象的持续而不断扩大。因此温度的不均匀性以及物体的热胀冷缩性质是导致建筑工程结构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2.2地基变形裂缝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准备阶段,如果设计方案中存在偏差或是对施工现场进行测量时存在问题,那么就很可能会导致地基裂缝的出现,严重的会直接导致地基变形,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建筑工程项目的建设单位在进行测量工作时,他们所聘用的人员并不具备相应的专业性,这些人员中有一部分人根本就不重视测量工作,有些人虽然重视这一工作但也仅仅是凭借多年的经验进行测量,这显然是不规范的,在后续的项目施工过程中就可能导致地基变形,从而导致结构裂缝问题的出现。


         2.3施工技术因素以及养护不合理
         对于任何一个施工单位来讲,其建筑方案都是经过严格的制定与审查的,并且其施工人员也要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所以一般来讲,大部分的建筑工程不会出现施工技术方面的问题,但也不排除个别情况的出现,如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存在着技术方面的漏洞,或者是施工的某些操作没有严格按照建筑的施工方案来进行,再就是施工人员的专业知识存在缺陷,很多施工人员往往会按照自己的工作经验来工作,这种现象在长期积累之后,施工建筑存在的质量问题就会显现出来了,而这些问题又与建筑裂缝的出现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还有一些开发商为了节省成本,在配置材料时存在着偷工减料的现象,导致建筑在整体的配置性能上比较差,无法满足建筑的承载能力,从而使建筑出现大面积的裂缝。因此,在建筑工程的具体施工中,使用专业知识合格的建筑工人、严格按照施工要求来进行施工操作是非常重要的。另外,建筑物的养护也是一项很重要的任务,建筑工程在前期时需要对设备进行维护,后期还要保证对建筑的养护,两者缺一不可,这样可以防止混凝土的强度出现偏差,强度出现偏差的最直接后果就是其承载力不足,进而产生裂缝。
3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
         3.1设计混凝土结构
         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设计是十分重要的,通过工程项目设计环节的审查,可以引导施工人员按照具体的设计方案进行施工,增强各阶段建筑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可以避免结构裂缝问题的出现。因此,在建筑工程的混凝土结构设计中,应该做到:第一,对于建筑工程结构设计人员,需要将工程项目的结构平衡作为重点,根据整个建筑项目的需求,细化建筑项目的力学结构,以增强建筑工程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工程裂缝问题的出现。第二,在混凝土结构设计方案审查中,审查人员应该按照项目设计的特点以及建筑工程的受力结构等,对各个工程环节的受力体系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筑方案的模拟以及承载力的确定等,增强建筑工程结构的稳定性,以更好的满足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的需求。
         3.2施工过程的裂缝控制
         在建筑工程结构施工中,工程施工等规范与工程质量的联系较大,所以,为了避免建筑工程裂缝的出现,施工单位应该对各个工序进行控制。首先,在混凝土振捣控制中,应该保证材料振捣密实及均匀,并按照建筑工程的施工标准,进行分层浇筑,有效避免混凝土漏振以及过振问题的出现,提高混凝土施工的稳定性。其次,在混凝土浇筑之前,施工人员应该仔细核查模板支撑系统,根据建筑工程的施工特点,保证模板支护的稳定性,有效避免模板浇筑变形及松动问题的出现。最后,通过对建筑工程施工状况的分析,交将混凝土自由下落的高度控制在2m以内,有效避免混凝土施工中出现离析问题,为建筑工程的稳步施工提供技术支持。
         3.3注重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养护
         混凝土材料的强度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不断发展的,如果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不重视,也可能出现混凝土强度不足,从而引起裂缝。混凝土在浇筑作业完成后,应当在现场设置醒目的混凝土养护标识,并采取必要的混凝土养护措施。混凝土材料强度的形成同养护过程有密切关系,保温措施的采用和湿气固化对混凝土的养护有着积极作用。在实际养护过程中,一般要注意对混凝土的温度和湿度进行监测,从而保证养护过程顺利进行。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建筑行业运行及发展中,为了提高工程结构裂缝的处理效率,施工单位应该根据引发建筑项目裂缝的原因,确定具体的裂缝控制及防治方案,有效避免裂缝出现对建筑工程造成的隐患,全面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而且,在具体的建筑工程裂缝处理中,施工单位应该合理设计混凝土结构,通过材料的选择以及混凝土的科学浇筑等,细化裂缝问题的处理方案,以保证裂缝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为建筑行业的稳步发展提供支持。
参考文献
[1]缪培建.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与处理技术研究[J].江西建材,2019(09):141-142.
[2]庞尔宏.房屋建筑工程结构裂缝控制及处理技术[J].建材与装饰,2019(27):34-35.
[3]唐磊.建筑混凝土结构的施工及裂缝控制探析[J].安徽建筑,2019,26(09):286+294.
[4]常学东.房屋建筑现浇混凝土施工中裂缝原因及技术控制策略[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6):107.
[5]张龙铉.混凝土裂缝成因及控制措施[J].居舍,2019(14):2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