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义华
山西清泽阳光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030032
摘要:我国虽然地域辽阔,但是受到地理环境的制约以及人口问题导致土地资源不足,土地整理是合理利用我国土地资源的有效举措,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的同时还能有效的保护我国的农业土地环境,保证我国的生态环境系统。本文就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进行分析,希望可以提供帮助,提高土地整理水平。
关键词:土地整理;区域生态;环境影响
引言:我国目前的土地问题在于科技发展水平不平衡导致土地利用率严重低下。但是,我国的土地资源有限,利用土地整理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地利用率,改善区域内的生态环境,减轻农业生产为当地带来的不良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进行评价是有必要的。
一、土地整理概述
土地整理的目的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使得农业生产得到发展,生态环境得到保护,本质上是对于土地科学利用的总体规划,使得区域内的土地资源得以重新整合,田地林业的土地规划得到合理的优化升级。与此同时,土地整理可以推动耕地质量的有效提高,创造对区域内的农业生产有利的条件,促进当地的农业发展。利用土地整理,实现土地资源利用价值最大化,使得土地资源的使用结构可以得到合理的优化,促进可持续发展。
二、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因素
(一)水环境
水是生命之源,对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为了让土地整理作业的顺利实施,一般会采取工程措施、生物措施,这会为区域生态环境方面的水文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土地整理作业可能会影响水环境质量,导致区域内水质变差;也有可能影响区域水资源的分配,导致出现极端缺水状况。
(二)土壤环境
土壤环境最容易受到土地施工作业的影响。土地整理可能会破坏土壤结构,导致土壤肥力下降,严重会引发土壤污染问题,导致土壤质量缺乏保障,使得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受到打击,影响土壤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效果,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
(三)大气环境
尽管土地管理对于大气环境的影响比较弱,但是工作的过程中,如果出现处理不当的问题,则会影响大气环境质量,降低大气环境质量水平,影响人类的日常生活。
(四)敏感生态系统及景观
如果土地整理的施工区域选择在敏感生态系统如沙漠等或者存在人文景观如敦煌莫高窟等,会对敏感生态系统及人文景观产生一定的威胁,可能会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或者使人文景观遭受经济与生态损失。这种情况比较复杂,需要相关部门采取高度重视并进行沟通,采取科学的方法应对将影响减弱到最低。
三、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措施
(一)设置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
要想要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发挥提供生态环境保护及质量水平提升的作用,需要设置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其中需要包含的参数分别为:
1.生物丰度指标参数
对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价,了解区域内的生物多样性的实际水平。
2.植被覆盖率参数
区域内的植被基本覆盖率,了解植物的覆盖面积和实际情况。
3.水网密度参数
关于区域内的水网结构、水域面积及数量。为研究土地整理的区域对水环境的影响提供数据,并根据数据采取有效的措施。
4.土地侵蚀参数
区域内风蚀作用、水蚀作用以及重力侵蚀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土地整理的工作的过程中,根据区域内的实际情况,设置参数,对区域内的自然环境合理评价。
通过设置参数和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指标,推断出土地整理工作对区域内生态环境的影响,提升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水平。
(二)建立相应的评价机制并实施
结合土地整理区域的实际情况,综合考虑生态环境影响评价要求,为了提升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水平,第一步需要建立好高效的评价工作机制,并确保评价机制得到实施,为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供制度保障,确保土地整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我们可以从以下两点进行
1.创新精神和专业理论知识相结合
在进行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一定要注意创新的重要性。在工作的过程中,将创新理念、专业理论知识结合,并根据实际情况科学运用在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当中,提高工作水平和效率。通过创新理念、专业理论知识的结合,可以为评价工作的开展提供科学指导,使得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评价结果更加的准确。
2.采用有效的措施
在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机制已经确立以后,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落实相关的机制,使得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得到有效地发挥。相关部门在评价工作在开展中需要提供必要的支持,保证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机制的落实,为评价水平的提升打下基础。
(三)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21世纪人才的作用越来越得到重视。全新的形势下,人才优势对于企业和个人而言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不是例外。因此,在进行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过程中,需要采取合理的措施发挥出人才方面的专业优势,使得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工作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
为了发挥土地整理工作的人才优势,需要建立科学的人才培养机制。相关部门开展培训工作,加大对于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人员的工作素质,从而让评价结果更加的客观、有效,让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水平得到有效的提高,为我国土地整理工作的优化提供良好的基础。同时,为了提高评价人员的实践经验,需要基于整体对土地整理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提高评价水平,为我国的土地整理工作提供参考。
(四)利用高科技技术
科技的发展为人们带来了便利的同时也为人们提供了全新的工具。因此,在进行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时,可以利用诸如遥感技术的高科技技术提高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科技含量,保证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可以顺利的开展,提高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和准确性,为我国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标准,实现我国土地管理工作的优化。
在进行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过程中,首先建立好有效分类机制,进行针对性评价,并利用遥感影像资料来获取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的评价结果,让相关部门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有一定的了解,提高评价的水平。同时,还可以利用遥感技术对区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数据分析,使得分析结果可以进行高效地利用,提高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水平。
总结:土地整理是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的有效方式,但是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难免会为其区域内的生态环境造成不良的影响。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可以为土地整理工作的开展提供一些指标和参数,提高土地整理的区域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水平,可以促进土地整理工作的科学化,实现土地整理工作的优化。
参考文献:
[1]曾璇,胡笑涛.土地整理项目综合效益评价研究——以靖边县土地整理项目为例[J].农业与技术,2020,40(15):165-166.
[2]吴勇,周珊.土地整理项目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以南充市S镇为例[J].西南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1(04):3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