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对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若干意见和建议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6期   作者:王佑祯
[导读] 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

         王佑祯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二师环境监测站  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摘要: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农村环境污染问题日趋严重,农村生活污水总量稳步增加,但由于投入不足导致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程度较低,很多村庄的生活污水基本上不经过处理直接进行排放,致使当地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河流湖泊水体大面积出现富营养化,地下水的安全问题也受到严重威胁。农村污水问题不但影响农业、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还会严重危害老百姓的身体健康。鉴于此,本文对农村生活污水整治措施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生活污水整治
引言
         国家对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的政策和方向表明,“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正逐步成为一个新兴的、专业化的、细分的行业。无论是政府相关部门还是行业内的企事业单位,都意识到了这一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要使该行业健康稳定发展,需要政府和企业的共同努力,不断完善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政策,规范农村分散式污水处理市场,在发展初期为其创造良好的环境。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种类繁多,工艺成熟。但只有综合考虑农村污水排放特点、农村经济发展程度、融资方式、气候特点、地理地貌特征,因地制宜合理选择污水处理技术,能否达到改善和控制农村水环境污染的目的。
1农村生活生活污水的特点
         农村污水是指农村居民在日常生活中排放的污水来源厨房污水、厕所污水、洗涤污水、养殖污水、生产污水不同类型的生活污水水质组成也不同[3]。厨房污水是指日常生活中洗碗、洗碗产生的污水这类污水占生活污水总成分的1/5生物需氧量较高。在经济相对较好的农村地区,大多数居民使用抽水马桶,这会产生大量厕所污水。厕所污水也是农村污水同时,厕所污水中氮、磷、化学需氧量和他的污水比较多。洗涤污水主要由农村居民日常洗涤产生废水中化学成分含量高,尤其是洗衣粉中的磷。水产养殖污水是指生产牲畜和水产品污水。生产污水是指农村小作坊产生的污水。
2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现存的问题
         2.1工艺运行管理复杂,在农村地区缺乏适用性。
         我国现有的农村污水处理工艺存在运行管理复杂的缺点,再加上村内缺少专业的管理人才,因此,这些工艺都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农村地区难以适用,从而出现了污水处理设施“晒太阳”的现象。
         2.2施工质量差,不能达到预期处理效果
         村庄内污水处理工程施工质量差,导致水处理构筑物参数出现偏差,使得水处理效果达不到预期的要求。在实际调研中曾发现,建成的污水处理设施因施工质量差而出现进水不正常以及渗水和漏水的现象,严重影响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2.3进行污水治理的排水系统功能单一,因此处理的范围有限
          农村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要量力而行,充分考虑到农村地区财力状况薄弱、农民实际承受能力较低这一普遍情况,处理工艺的选择不能盲目攀比,不能一味地选择时髦先进、处理效果好、自动化控制水平很高的处理工艺,而着重应该考虑选用既成熟可靠,又适合农村特点和实际的污水处理适用技术。建议污水处理技术的选择优先达到两个目标:一是达标排放或回用;二是注重经济适用,运行成本低,管理维护简单。
3常见整治工艺及污水处理措施
3.1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
分散的几户或十几户人家适合采用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
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是一种基于自然生态原理,予以工程化、实用化而创造出的一种新型小规模污水净化工艺技术,是将污水有控制地投配到经一定构造、距地面约50 cm深和具有良好扩散性能的土层中。投配污水缓慢通过布水管周围的碎石和砂层,在土壤毛管作用下向附近土层中扩散。表层土壤中有大量微生物,作物根区处于好氧状态,污水中的污染物质被过滤、吸附、降解。所以地下渗滤的处理过程非常类似于污水慢速渗滤处理过程。由于负荷低,停留时间长,水质净化效果非常好,而且稳定。地下土壤渗滤净化系统建设容易、维护管理简单,基建投资少,运行费用低。整个处理装置放在地下,不损害景观,不产生臭气。
         3.2稳定塘系统
         稳定塘系统,所谓的稳定塘是指人工对该土地进行重新的修整,设置污水池塘,在该池塘当中利用生物的净化功能对污水进行净化。

这种污水处理过程和水体的自然净化过程有较大的相似之处,二者在污水处理的过程当中主要利用污水中的微生物和池塘内的水生植物等对污水进行共同作用,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对于稳定塘系统来讲,由于系统内微生物的不同,可以将稳定塘系统分为好氧塘、厌氧塘、兼性塘。对于农村来讲,利用该方式进行污水处理有以下优势:水塘建设时间短、在水塘内也可以进行水生植物和动物的养殖、水塘建设的成本低。但该系统在应用的过程当中也存在一定的问题。该系统会受到季节、温度等自然因素的影响,稳定塘系统的整体处理效果也无法有效地进行控制。但是由于该水塘的优势,因此通过对该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研究,开发出了高效的藻类塘和组合塘,弥补了传统稳定塘的不足之处,提高了污水处理的质量和效果。
         3.3高效藻类塘
         上文提到传统的稳定塘能够对污水进行有效的处理,并且稳定塘的污水处理原理与自然净水过程有极大的相似之处。但由于传统的稳定塘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随着对污水处理工作不断研发,研发出了高效藻类塘的污水处理方式。在该水塘当中,细菌和藻类进行共生能够提高水塘的污水处理效果和质量,相比于传统的稳定塘系统来讲,运行成本更低,维护也更加简单,而且能够克服传统稳定塘的缺点,在农村应用得到了较好的效果。
         3.4科学制定建设规划。
         各区在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过程中,应以《某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专项规划》为基础,与村庄改造规划、美丽乡村建设、宅基地置换等工作整合推进,按照区分轻重缓急的原则,分区域、分阶段制定实施计划。优先关注外来人口集聚、村庄集中、污水量大、河道自净能力弱、水质较差的地区,以点带面、合理衔接,逐步实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全覆盖。同时,针对部分设施建成时间较长、处理工艺存在局限性和失管失养的情况,建议在深入调研和水质分析的基础上,编制更新改造行动计划,分批分年度进行提标改造。
         3.5污水再利用
         我国水资源并不丰富,并且地球上供人类使用的淡水资源也有限,因此,应通过相应的安全处理措施,提升水资源的再利用率,特别是乡村污水的再利用率,节约用水。但乡村居民对于再生水的安全性有一定的误解,觉得再生水的安全不能得到保障。因此加大了乡村污水再利用的难度,对于出现的这一问题进行解决,就要让人们正确的认识再生水,提升乡村污水的再利用效率。例如农业、工业等方面用水等皆可以利用成为再生水。
3.6因地制宜,分类实施整治
在实际工作中,要注重因地制宜,坚持从实际出发,分类实施整治。优先对重点断面周边、饮用水保护区周边及重点流域沿线村庄进行综合整治;对人口规模小、污水产生量少且无法形成地表径流的村,不建议对污水进行治理。在治理工艺上,根据村庄的自然环境状况、经济水平等选择适宜当地的治理模式,避免建设“晒太阳”工程。
         3.7提升技术基础水平。
         一是提高对已有处理设施改造和新处理设施设计的工作要求。各区相关部门应严格审核对已有处理设施改造和新处理设施设计的技术方案,项目法人应督促设计单位深入现场、实地勘察,实事求是地开展设计工作,尽量避免工程出现大的调整和变更。二是科学遴选适宜的处理模式、工艺及技术。区、镇在遴选处理模式、工艺及技术时,应综合考虑村庄布局、人口规模、集聚程度、地形地貌等因素,结合村庄道路、河网水系、受纳水体等现状以及出水水质标准、投入产出效益、管理维护成本等,科学遴选符合当地实际的污水处理模式、工艺及技术。三是制定运行养护规程。
结束语
         随着农村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农村环境问题也愈加凸显。我国绝大多数村庄都没有完善的污水收集和处理系统,生活污水的随意排放是导致农村环境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我国农村的污水处理率虽逐年增长,但增长幅度较慢,据统计,我国农村的污水处理率仅为22%左右。相比城市较高的污水处理率而言,农村地区的污水处理非常落后。换个角度来说,农村的污水处理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农村污水处理市场的潜力十分巨大。
参考文献
[1]刘玲花,李昆,张盼伟,王启文.农村生活污水磷去除及回收技术[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9(12):99-104.
[2]姜珊,李想,姜彩红,丘丽清,佘磊,李方鸿.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的现状分析和对策建议[J].安徽农学通报,2019,25(23):122-125.
[3]王学文,曹少飞,王慧娟,张晟,张超.分散式农村生活污水处理一体化设备工程应用与分析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44(12):67-70.
[4]王鼎震,李锦时,步玉双,郑学云.农村水污染处理中实用技术发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9,44(12):80-83.
[5]刘劲峰.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技术[J].乡村科技,2019(34):117+12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