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生态文明时代的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6期   作者:    王常绍
[导读] 我国地广物博,自然资源储量丰富,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

         王常绍
         山东省鄄城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菏泽   274600
         摘要:我国地广物博,自然资源储量丰富,为社会生产和经济建设提供了良好基础。近年来人类活动频繁,造成了自然资源种类和数量的锐减。这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人们开始重视生态文明社会建设,国家也制订了相关政策,有针对性地进行自然资源保护。其中《生态文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指出了自然资源保护的总体思路和具体方法,明确了自然资源管理中政府有关部门、社会机构的责任。笔者将围绕基于创建生态文明时代的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展开论述,希望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关键字:创建、生态文明时代、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
         一、引言
         为了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增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国务院发布了《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是生态文明领域改革的顶层设计。这些文件对国土资源管理制度改革起着引领和指导作用。如何把这些改革方案切实落实到位,需要在思想与行动上统一到中央决策部署上,把生态文明体制改革作为推动国土资源改革发展的契机和动力,把自然资源开发利用转型升级作为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战略要求,加强自然资源管理制度改革综合研究,突出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和协同性,探索新举措、新机制,努力创建走向生态文明时代的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
         二、掌握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理解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设计
         2.1以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为核心开展改革
         《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和可 实施性,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在该文件的指导下,在短短几年内取得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该方案指出,文 明体制改革应当以节约资源和环境保护为核心,改革工作的内容都应该紧紧围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开 展。生态文明的建设效果,取决于主线内容的落实情况。坚持节约和保护的重要地位,严格遵循从源头 保护、优先保护濒临消亡资源的原则。此外,重视资源节约系统的构建,鼓励有关专业人员利用自身的 专业素质、创新意识,实现节约机制的优化完善。有关部门制订一系列科学合理的政策制度,并加强对 政策落实情况的管控。同时,投入一定的经济成本,在生态文明建设区设置保护区域,意识到生态文明 建设工作人员在改革中的主体地位,有规划地培养其节约和环保意识。进行必要的基础法律知识宣传, 将管理职责具体明确到个人,保障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有法可依,出现事故时有具体的人员出面解决。从 而提升保护的质量和效率,为生态文明建设打下坚实基础。
         2.2改良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
         过去生态 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中存在许多漏洞和问题,制约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有关工作难以顺利开展。为了改善这一局面,要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体制机制进行必要的改良优化。以其中的关键环节为切入点,建立健全自然资源生态系统。重视源头管理和过程管理,并对两者间的差异加以区别,针对各自特 征调整改良工作的侧重点。首先,源头管理的重点内容是生态文明的预防,降低不良现象发生的概率。在实际建设过程中,把握好空间的统筹规划,采用用途管制的方式,对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和利用。其次,过程管理侧重于奖惩制度的构建与实施。奖惩制度有利于促进工作人员正确工作态度的养成,对于优良工作氛围的形成具有积极意义。管理人员要重视奖惩制度的落实情况,严格按照相关规定,对工作人员的日常工作进行评价和管理。对那些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行为和言论,要及时制止,对涉事人员进行严厉的批评和追责。此外,奖惩制度还有一定的监督功能。各级政府和有关机构部门,必须在相关规章制度的指导下开展工作,如果有违反规定的行为和操作,将面临严厉的惩罚。这对于自然资源的管 理工作有保障作用,避免了损害破坏现象的发生。


         2.3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创建新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
         随着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进行,各项体制改革不断深化,逐渐形成新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有利于生态文明时代的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的建成。目前,已经出台32项文件,全面深化生态文明体制的改革,不断探索新的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在我国,先后建立了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以及国家公园,落实重要文件对生态文明体制改革的指示,选择了重要地区进行生态文明试验。
         三、正确定位自然资源保护管理新理念
         大自然有其自身发展的规律,是一个生命有机体,在对大自然进行改造的过程中,首先要有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以及保护自然的理念,以保证自然资源的完整性,推动我国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的生成。人类是自然中最高等级的生物,发明了各项工具用以改造自然,并利用自然,但不意味着人类就可以对自然为所欲为,不按照自然的法则行事,造成自然资源的减少,导致自然资源受到严重的破坏。在改造 自然的过程中,要始终按照自然的法则行事,正确处理好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自然与人的和谐发展,创建生态文明的自然,使自然资源更加丰富,保证自然资源的完整性。其次,各级政府和相关工作单位要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对于环境的保护,其实就是保护人们的生产力,对大自然的良好保护,增加大自然自身的生态价值,进而提高社会价值,反馈给人类,使人类获得大自然的经济补偿。最后提高对于生态文明系统建设的全过程管理理念,自然资源虽在法律上属于全民共有,但由于对 自然资源的综合化管理存在缺陷,在自然资源管理过程中表现出职能的高度重复,导致我国的自然资源逐渐减少。
         四、生态文明时代的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的几大关系确
         创建生态文明时代的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要确定好以下几方面的关系,首先是自然资源保护与发展的关系。我国始终坚持发展的战略思想,主要强调的是科学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利用科学技术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不断创新发展的方式,使发展变得更加节能减排,促使生态环境保护与发展共同进步,从而保证自然资源的丰富性。其次,确定好政府与市场之间的关系,生态文明时代的自然资源管理 新格局要寻求政府与市场最佳的结合点,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其绝对性的作用。
         结束语:
         总而言之,生态文明建设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与人类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在生态文明时代背景下,自然资源管理进入了新局面。为了保障自然资源管理取得良好效果,构建顺应时代要求的新格局,有关部门要贯彻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遵循生态文明建设的改革设计路线,坚持围绕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开展实际工作。同时对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进行优化改良,秉持着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对自然资源的完整性加以保护,全面实现生态文明时代下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
         参考文献
         
         [1]刘德军.创建生态文明时代的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J].中外企业家,2020(05):52.
         
         [2]唐京春,王峰.创建生态文明时代的自然资源管理新格局[J].中国国土资源经济,2017,30(08):15-18.
         
         [3]包瑞.深圳生态文明建设的历史演进与时代贡献——生态存在、生态观念、生态实践的协调互动[J/OL].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04):142-148[2020-07-27].https://doi.org/10.16822/j.cnki.hitskb.2020.04.017.
         
         [4]姚天宇.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脉络和实施机制研究[J].经济师,2020(07):31-3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