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东怡
广州名阳建筑设计有限公司 广东省 510699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地域性的被动式建筑备受人们的关注.在地域性被动式建筑设计的过程中,建筑设计理念逐渐朝着绿色和环保的方向发展.地域性建筑只有实现现代资源应用与设计结构的科学性发展,达到现代建筑结构的规划与分析应用实际作用得到完善与增强,促进现代建筑设计的优化发展。
关键词:“地域性”视野;建筑被动式设计;要点
引言
在建筑设计的过程中通常都需要遵守:综合性设计原则、以人为本的原则、循环利用原则. 此外还有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地域性原则.而建筑设计的地域性是建筑固有属性,也是当代建筑设计需要尊崇的原则之一,因此对其进行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相较于主动式设计,被动式设计更适合在我国这种发展中国家进行推广利用。另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各地自然、经济、文化条件复杂多样且差异明显,因此被动式建筑需要因地制宜的设计策略。
1.地域性对被动式建筑设计的影响因素
1.1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又分气候、场地风环境及场地地形环境三方面。一是气候,我国地域辽阔,是南北、东西气候特点差异很大的国家,不同的气候特征直接影响着被动式建筑设计的侧重方向。二是场地风环境,良好的场地风环境可以为住户提供舒适的室外活动条件,有助于提升地块的活力与凝聚力,能为单体被动式建筑设计减轻负担。三是场地地形环境,常见类型包括平地及坡地,不同类型的地形环境需要适宜的被动式规划设计,这样不仅能减少用于平整场地的施工成本同时还能创造独特的建筑形态。
1.2文化因素
文化因素凝结着一个区域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和地方特色。历史文化是指在区域内发生过的历史事件或者遗留下来的历史事物。风俗习惯则是指区域内在经过长期发展之后形成的统一的价值取向、审美取向以及道德标准。地方特色主要是区域代表的精神产物。这 3 个方面的因素影响,可以决定被动式建筑设计的方案特色。所以在建筑方案设计初期必须要考虑建筑的整体性,又必须要与区域文化相结合,保证被动式建筑的设计丰富多彩。
1.3 技术因素
技术因素包括结构材料和设计等内容。结构是整个建筑的首要条件,对于建筑设计形态具有关键的影响。材料的选择也能够直接影响被动式建筑设计的方案,不同的建筑材料具有不同的设计风格。细节设计能够直接影响被动式建筑的实用性与功能性。通过对技术因素的分析,能够明确被动式建筑设计的关键点。
2.地域性设计与被动式设计
2.1建筑的地域性
建筑的“地域性”一般会充分体现在已建成并投入使用的建筑或是既有建筑范畴内。概括来说,建筑的“地域性”是存在状态下建筑在特定气候、地区和地点、地形地貌、民俗文化、当地材料使用等背景下所具有的固有属性。它包含了与既有建筑相关的一切影响因素与特质。
2.2建筑的地域性设计
建筑的“地域性”设计是针对新建建筑在构思、概念及设计阶段对目标所在地点和地区的气候、地形、材料以及文化、历史进行综合考量之后进行的建筑创作手法与途径。综合看来,建筑的地域性设计即是将所在地区和地方影响建筑的外在、内在因素与建筑本身功能相互融合的过程。
2.3被动式设计要点与地域性特质的关联
地域性关乎建筑所在地的气候、地形地貌、地物、当地材料、民俗文化、历史等因素,而被动式设计则关乎建筑所在地的气候以及建筑所使用的材料,并且通过自然环境以及建筑的空间和材料本身对建筑进行室内环境控制与降低能耗来实现“被动式”运行。由此可见,被动式设计是在地域性设计的前提下实现的。被动式设计不可能脱离建筑的地域性而简单粗暴地利用技术堆砌以实现。被动式设计的要点与地域性的特征亦有着密切的联系,如表 1 所示。
表 1 建筑的地域性特征与建筑被动式设计关联要素对应示意
.png)
3.地域性特征指导下的被动式建筑设计要点分析
3.1建筑群体布局
在满足被动式设计需求的通风、采光等需求的同时,结合现有地形特征(台地、坡地、平地等),沿地形等高线顺势分布,对当地文化与意向有所呼应地布局(诸如一定的轴线关系、传统村/聚落肌理等)。结合建筑功能、承载等要素,布局建筑群并规划控制单体的形体,例如,建筑群的整体朝向应与当地主风向形成一定的夹角关系,使建筑群之间形成空气流通,以加强建筑的自然通风,能够有效利用建筑群布局方式降低建筑室内热舒适度,并调节建筑体量之间室外微环境的舒适度。当建筑群阵列布局时,应保证山墙面错动型布局,保证前后建筑体量之间的通风顺畅;建筑群密度沿主风向方向应遵循由疏至密的原则;建筑高度沿主风向方向应遵循由低至高的原则(见表 2)。
表 2 地域性建筑与被动式建筑在布局上的对应关系示例
.png)
3.2建筑形式风貌
建筑单体的形式风貌一方面反应了其地域性的最直观要素,另一方面,也与建筑的被动式设计与运行有着紧密的联系,外墙所使用的材料与其墙体的保温、隔热性能有直接关系。同时,从地域性的角度来看,也与当地的气候以及材料有相应的联系。窗作为建筑外围护结构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既包含了装饰性亦承载了实际的使用功能。对于建筑本身而言,无论从地域性抑或是被动式技术方面均有着直接的影响。窗自身尺寸的大小、与建筑墙面形成的窗墙比、窗的可开启面积与建筑本身的室内环境(采光、通风)关系密切。而建筑的遮阳构件则同样是在装饰性与实际的遮阳功能上有着共同的作用。
4.结束语
对建筑的地域性设计原则以及被动式设计技术要点的分析和对比,可以看出,两者之间几乎在每一方面均存在着诸多交集。因此,在建筑设计中,不妨尝试将两者在方案初期进行嫁接,形成相辅相成、互相指导的综合性设计体系,亦是对当下节能型社会发展的适宜契合。
参考文献
[1]李燕微,吴青,赵凌云. 浅谈温和中区公共建筑中被动式节能的运用[J]. 低碳世界,2013,(18):4 -6.
[2]徐丹. 夏热冬暖地区绿色住区设计策略研究与实践[J]. 住宅产业,2009,(3):17 -18.
[3]赖竹寒,李家泉. 温和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编制的技术路线和设计措施[J]. 建筑创作,2011,(10):28 -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