轨道交通信号设备检修信息化系统应用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6期   作者:赵立松
[导读] 随着现今城市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行业也随之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时期

         赵立松
         苏州市轨道交通集团有限公司运营一分公司   江苏省 苏州市  215000
         摘要:随着现今城市的快速发展,轨道交通行业也随之进入到了快速发展的时期,城市的轨道交通的运营当中,设备维修维护管理是非常重要的,设备的维修维护管理直接决定着轨道运营交通安全运营以及运营质量的成败。本文以下从轨道交通信号的信息化管理角度出发,切实分析轨道交通设备维护现状,并且做出一定的解决措施,为了切实增强其业务领域,提高交通信号设备的可靠性,提供一定的轨道运营建议。
         关键词: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维修维护;信息化系统
         一、目前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维修维护现状分析
         随着目前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城市居民的最主要的出行方式就是轨道交通,并且选择轨道交通的比例越来越高。也因此,轨道交通安全的运行也显得越来越重要,所以为了切实保障轨道交通的安全可靠性,就必须要做好运营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运营设备具有种类庞大,数量大、分布广泛的特点,并且对于设备的运用需要具有非常强的专业素养。所以也需要切实根据运营的特点,采取一定的信息化手段,保障交通轨道信息的有效运营,这也是目前轨道交通运营管理当中的重点课题,也是相关运营管理者需要思考的问题【1】。
         目前各个轨道公司,在各个维修维护工作方面具有着差异性,不同的运营公司都引入了多个不同的信息化系统,从而实现本公司的维修维护的业务目标。运营公司引进的这些信息化系统,虽然切实提高了设备维护管理的效率,但是却局限在了信息化建设的模式,由于各个业务之间切实缺乏了信息的共享,不能实现跨业务之间的切同合作,业务进行时无法有效运行,且切实阻碍了相关设备的维修效率,这样的弊端也切实增加了运营的成本,主要体现在了四个方面:
         (一)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
         不同的系统管理就有着不同的侧重点,虽然系统的管理维度以及颗粒度是具有差异性的。但是各个系统之间却没有完全的实现数据的共享和数据的交换,这导致系统之间的数据交换只能通过人工的方式才能得到实现,这也切实地降低了相关业务协同的效率。与此同时,各个业务系统之间的开发时间也不尽相同,各个系统技术的差异性较大,系统之间缺乏集成性,导致系统信息传递的不畅无法实现信息的共享,切实影响了系统之间业务的处理效率【2】。
         (二)维修资源配置效率的下降
         目前来说,维修资源的利用管理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进步,但是现有的业务管理模式,信息化手段却是具有极强的局限性的,只是从某一个业务或者是一个资源的practice角度进行相关资源配置和优化,不能将维修资源,切实从运营的角度和维修业务层面考虑调度问题,这也就使得运营整体的资源最佳化配置和局部资源的配置优化之间产生了冲突。
         (三)维修管理作业层面的标准化程度欠缺
         维修管理作业层面缺乏标准化和精细化,并且由于一些管控手段和人员素质等问题,使得设备的维修维护工作还存在着达不到精细化的目标,在实际的维修规程以及工作程序当中缺乏作业过程的有效监控等问题,这都使得维修管理作业层面的标准精细化程度欠缺。
         (四)维修维护管理当中人工成本以及物料消耗较高
         由于维修维护系统设计里维修管理终端,这也直接导致在实际的运营过程当中,人工物料消耗严重的问题出现,这也切实的增加了维修维护的成本。
         二、维修维护管理的一体化解决方案
         在维修维护的管理工作当中,需要组成一体化的解决方案,该解决方案需要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信息化成果,这样可以切实降低维修维护管理工作当中,信息化建设的总体成本,除此以外还可以有效提升企业的信息化层次。设备维修维护的一体化管理平台主要有七个方面:
         (一)计划管理模块
         计划管理模块,主要是提供设备的维修维护计划的编制,并且还具有跟踪和统计的功能,切实根据各项设备的技术指标和实际的运营情况,制定各类的维修维护计划。

还可以调整多种模式作为详细维修维护作业计划制定的依据,并且还可以根据年度计划来对设备的维修维护做出参考,制定相应的物资配置和人力资源,可以参考相关的历史数据做出年度计划。
         (二)设备维修维护管理模块
         设备维修维护管理模块,主要包括各类的专业数据管理设备基础数据的管理,对设备进行维修,维护计划和工单管理等多种功能,可以通过预防性的计划生成维修工单,同时支持手动填报工单。设备维修维护管理模块主要通过对工单进行统一管理,切实实现预防,维修等业务管理【3】。与此同时,还要建立相应的设备安装维修维护的数据标准,这样可以帮助设备数据进行分析,对维修维护管理的提供进行有强有力的数据支持,并且实现运营过程当中的生命周期的维修维护管理。
         (三)施工调度管理模块
         施工调度管理模块,主要在轨道交通正式开通运营之后,当面临日常繁重的设备维修工作时,施工调度模块儿可以帮助对施工调度作业进行整体的统筹和优化。切实从施工安全的角度出发,对相应的施工计划进行编制和申报,并且要根据实际的现场作业进行消点,根据一些信息化管理,实行统一的命令调度和编制,发布一些跟踪管理功能。切实对实际的施工调度和施工过程进行全面的监管,对资源冲突检测进行全方位的管控。
         (四)车辆架大修模块
         轨道交通运营当中的核心资产就是车辆,随着车辆运营时间以及运营里程的逐渐增加,车辆的疲劳老化磨损等都会造成车辆的性能下降,切实降低着车辆驶驾驶的可靠性。所以架大修是目前车辆保证生命周期当中稳定的重要方式,对车辆进行架大修,涉及到多个方面的合理安排,对其进行自计划编制时要对车辆的关键资源的占用进行检测,通过系统性的检测对其进行计划性的安排,从而保证关键资源的有效使用。
         (五)维修现场精细化管理
         维修现场精细化管理,这个模块主要是通过信息化的手段,来对维修现场做出规划规范性的规划。并且其中包括对作业方法作业内容以及技术标准进行信息化的规划,通过移动或者非移动的终端应用,实现维修现场作业管理的辅助作用,对实际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监控和监察,以及相关结果填报的监管。在执行任务管理时,需要相关人员在移动终端扫描上设备的射频标签,从而可以自动获取相关设备的信息以及设备的检修要求。与此同时,还可以查看设备的规程以及工艺工作指引,相关工作人员可以根据扫描后的工作指引进行操作,这样可以对作业过程进行约束。
         (六)维修资源管理
         维修资源管理。这个模块主要是将人和事物,这些维修资源进行全面的统筹管理,这样可以为相应设备的维修管理,以及调度管理等功能提供全面的支撑服务,尤其是对人员的管理要体现在相应的维修计划当中,要对相关的维修员工进行工作的考勤管理以及排班管理,有效实现维修员工每个任务都有具备的维修资源和维修作业。对物品的管理,体现在对各种维修工具以及维修备件的管理上,实现每个维修任务都有适合的维修工具进行维修,每个零坏的部件都可以及时找到维修工具以及新零部件进行替代,并且需要切实统计一段时间之内备用零件的使用量,也要为后期零件采购提供依据。
         (七)统计分析模块
         统计分析模块主要是根据一些台账,设备和维修工单和维修计划进行记录,并且生成维修日报,从而对维修成本进行分析,维修质量进行统计,维修工作具有一定的分析性,只有对维修工作进行有效的分析,和各类设备故障的故障率进行统计后才可以有效地对相应的信息进行决策,这技能为决策提供决策依据,还可以为维修人员的分析改进和维护工作提供有效的工具。
         结束语:
         目前设备的维护维修维护管理一体化,主要整合了维修资源管理、施工调度管理、车辆架大修管理等七项管理作为后台来进行业务的支撑,切实实现了与其他职能信息系统进行相互的交融,增强维修维护管理各个领域之间的协同性,提被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对于实现轨道交通安全有效的运行提供了有效的支撑。
         参考文献:
         【1】赵军. 轨道交通设备维修维护管理信息化解决方案[J]. 设备监理, 2013, 000(005):53-57.
         【2】姚茂伟[1]. 现代城市轨道交通信号设备维修体系的思考与研究[J]. 科学与信息化, 2018, 000(024):P.151-151.
         【3】曹启滨. 谈维护支持系统在轨道交通信号专业维修管理中的应用[J]. 铁路通信信号工程技术, 2015, 12(004):73-7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