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土地整治创新的意义及策略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城镇建设》2020年16期   作者:张芮珩
[导读] 目前,我国正处于土地改革的关键时期。对土地进行治理干预

         张芮珩
         身份证号码:4501031990xxxx2533
         摘要:目前,我国正处于土地改革的关键时期。对土地进行治理干预,既可以增大土地资源利用率,对空心村实现建设改造,又可以维持现代化城市建设与土地资源需求的平衡关系。从宏观角度来说,土地规划治理是顺应土地改革发展趋势的必然表现。本文就将深度探究土地整治的核心内涵,论述创新土地整治工作的意义,并且概括加快土地整治创新的可行性策略,旨在为土地资源管理部门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意见。
         关键词:土地整治;创新的意义;可行性策略
前言
         近年来,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在这种情况下,拆迁、征地、撤村建居等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因此需要通过对土地进行整理,这不信有利于改善土地环境,而且能够为人们提供更适宜居住的条件,更好的满足人们对生活的需求,实现对生活条件的有产改善。土地整治工作是农村综合治理工作中的重点内容,对我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支持作用。新时期,在发展农业经济,加快新农村建设的过程中,应该认识到土地整治创新的重要意义,进而结合各地区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土地整治创新策略,保证土地整治效果的进一步彰显。
1土地整治的核心内涵
         在土地开发利用工作中,开展综合性、系统性、有序性的治理工作,主要目的是改变现有土地资源的使用状况,确保土地资源充分发挥利用价值,并且对低效率或闲置土地实施重新规划治理。在生产生活进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对土地资源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同时,自然灾害也会对土地资源造成较大程度的破坏。这种破坏不仅会缩小可开发土地面积,降低土地使用率,还会对生态系统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由此,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2创新土地整治工作的意义
         结合上文内容可知,我们有必要对创新土地整治工作的意义实行全面且深入的探究。
         首先,结合本国国情可知,我国土地资源开发工作已经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由于国家不断加大对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视程度和投入力度,使得退耕还林工作持续深入,土地资源供应不足的问题越来越严重。由此,如何改善土地生态环境,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成为社会各界高度关注的问题。而积极创新土地整治工作,可以有效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土地生态环境品质。
         其次,从土地整治工作的发展角度进行分析。经过二十余年的深化发展得知,只有严格按照全国土地资源规划利用纲要进行土地整治,才能实现创新土地整治方法,并达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与生态效益最大化的目标。
         最后,积极创新土地整治工作,可以在“十三五”规划期间更好的完成土地发展目标,推动社会经济的快速稳定发展。
3土地综合整治的实践措施
         在客观认知土地整治工作重要性的基础上,要想充分发挥土地整治工作的实际价值,必须编制完整性、合理性、可行性的创新土地整治工作发展纲要,加强土地整治工作的落实成效。下面就将提出几点实践措施。
3.1编制和执行土地整治规划
         编制土地整治规划是创新土地整治工作的首要环节。在新时期背景下,土地整治规划编制的基本准则是权威性、科学合理性和可执行操作性。国家土地资源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省、市、县、域四级土地整治规划体系。各基层政府部门要严格遵循“下级规划服从上级管理”的基本原则,有针对性、有目的性、有计划性的开展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

在此过程中,省级规划的主要职责是协调战略布局规划,贯彻落实宏观调控策略,加强政策指导;市县规划的主要职责是结合实际情况,高度落实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此外,还需创建科学可行的规划效能监督管理机制,加大规划监督管理力度,确保土地规划工作的科学合理性。
3.2优化资源配置,发挥资金最大利用价值
         众所周知,我国幅员辽阔,土地资源分布不均衡。再加上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不同,使得土地整治潜力存在较大差异。当前,土地整治方面的资金相对分散,这使得部分地区的土地整治的资金持有量和土地整治的潜力严重失衡,不仅无法充分发挥土地整治工作的实际价值,还会造成大量的资源浪费。针对此种情况,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应根据土地资源差异,以及土地整治的资金持有量与土地整治的潜力的平衡性,展开资金的分配利用,最大限度地提升资金的利用率。在此方面,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客观衡量开展土地整治工作的价值所在,在优化资源配置与资金分配的基础上,发挥出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的最大价值。
3.3加强土地整治制度建设
         当前,土地整治规划在工程项目招投标环节和实施环节出现了严重的损害公共利益的情况。针对此,加强制度建设显得尤为重要。例如,现有的法律法规要求加强农民承包经营权的保护,然而土地整治工作涉及土地的重新布局规划。这使得部分群众认为土地的重新布局规划会对自身的利益造成危害。针对此种情况,相关部门应进一步约束和规范土地整治机构的工作行为,避免发生贪污腐败、暗箱操作等损害公共利益的问题。事实上,各基层在此方面已经做足了充分的准备工作,如人大、审计、纪检、监察等部门高度参与土地整治项目的监督管理工作。
3.4充分调动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者的积极性
         土地整治是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重点内容。而导致基层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者积极性偏低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方面:
         其一,土地整治业务链长,政策性和技术性标准要求较高;其二,土地整治涉及面广,协同推进与协调配合难度较大;其三,土地整治作为一项新的工作,制度不健全,且涉及利益维护方面的问题。
         从某种角度来说,要想大力推进土地整治工作,首要前提是建立健全的制度体系。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土地整治工作方面存在的突出性问题,必定会对土地整治工作的长效稳定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具体策略如下所述:
         其一,设身处地的从基层工作角度出发,编制完整且合理的制度,作为基层工作的监管标杆;其二,借鉴国际发展经验,秉承因地制宜的基本原则开展土地整治工作;其三,构建以政府为主导,以国土资源管理部门为核心,以部门协作和公众参与为抓手的工作机制,共同承担土地整治工作的责任。
3.5加强土地整治队伍建设
         土地整治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相结合的综合体系,涉及农业、水利、交通、电力、林业等多个行业领域。而这也对从业者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纵观国内发展现状,普遍存在土地整治部门工程技术力量薄弱的问题。同时,工程建设管理不足是导致土地整治工作进展缓慢、质量不达标的主要原因。对此,有必要设置独立的土地整治机构,培养一支高水平、高素质的土地整治技术队伍。加大土地整治专业教育投入力度,构建完善的从业人员上岗认证机制,以改善从业人员的技术管理水平,强化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由此,为土地整治工作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推动土地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新时期背景下,大力开展土地资源综合整治工作,既能够为城镇化建设与工业化发展提供必需的物质资源,又可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全面发挥土地整治工作的优势价值,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燕鹏,巩玉虎,赵跃伦,张黎芹.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创新的思考与对策[J].  山东国土资源.2018,(03).
[2]李侃桢.土地综合整治的理论创新与实践探索[J].中国土地.2018,(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