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红群
湖南省怀化市跃进路小学 湖南怀化 418000
摘要:阅读理解是小学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一部分内容,同时学生阅读理解能力也是语文能力的一个重要方向,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对于今后的写作能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纵观目前的语文检测,很多学生在阅读理解题部分丢分严重,这是每一位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本文针对如何改进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丢分现象进行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理解;丢分现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部分占据着重要位置,随着新课改的深化落实,阅读的重要性越来越凸现出来,而且在整个语文检测试卷中阅读所占的分值越来越大,甚至其他的学科也开始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纵观目前小学生完成阅读理解题目的现状我们发现,学生丢分现象比较的严重,阅读理解题目完成存在着较大的困难。所以作为教师要能够找到有效的指导策略,全面的改进目前小学生阅读理解题丢分的现象,提高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一、小学语文阅读题丢分原因
阅读理解涉及到的考点较多,而且知识点比较的零散,命题者为了能够全面考察学生往往会从不同角度设计题目。使得学生在审题的时候必须要仔细认真,但是很多时候学生存在着粗心大意和审题不严的情况,从而出现了一些不必要的丢分。另外很多学生在阅读文本的时候对于文本的定位不够准确,对文章有的时候选择走马观花,根本搞不清楚文章到底在写什么,就从盲区答题,自己从文本中筛选的信息不够准确,对文章中心把握不到位。最后就是在完成题目的时候脱离了文本,无法根据题目的要求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进行深层的回答和对题目的解析,在完成题目时存在着较大的随意性。
二、改进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题丢分现象策略
(一)完成阅读理解时把握文本的开头和结尾
一篇文章开头的方式是多样的,有的文章在开始就会向我们点名中心,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一课时,上来就说:“人们都说,桂林山水甲天下。”通过这一句我们就明白了文章的中心,也能够进而感知到文本的表达思想。而有些文章在结尾处也会有一些表达的方式,具有着一定的总结性,我们通过捕捉结尾的语言能够更快速的感知到文本的中心思想或者主旨,这样可以快速的掌握一篇文章创作的用意。比如在学习六年级《我的伯父鲁迅先生》一课时,文章的最后写到:“的确,伯父就是这样一个人,他为自己想得少,为别人想得多。”通过作者这样一句富有评价性和抒情性的语言我们就能够认识到作者对于伯父的情感,也能够理解文本所要传递的中心思想。所以在指导学生完成阅读理解题目的时候,教师应该让学生认识到一篇课文开头和结尾的重要性,能够让学生从开头或者结尾入手快速的分析出文章的中心,这样学生再完成相关的题目就能够把握文章主旨,不至于解答题目的时候出现跑题的情况。从而提高了学生完成阅读理解题的准确率。
(二)速度原文讲求实效
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学生能够具有快速阅读文本并且了解文本大意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课堂时间是有限的,同时完成阅读题目的时间也是有限的,所以能够快速阅读掌握文章内容对学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所以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方法和快速理解文本的方法,这样才能够改进丢分的情况,才能够提高做题的准确率。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可能存在着很多不良的阅读习惯,比如有的学生不喜欢大声朗读,有的学生喜欢用手指着文字一个个字阅读,还有的学生阅读的时候习惯咬文嚼字。
教师针对学生存在的这些阅读问题要能够针对性指导,要能够集中学生在阅读时候的注意力,让学生在完成阅读理解题的时候做到眼到心到和笔到,多给学生自主阅读的空间,让学生在阅读中完成独立的思考。教师可以给学生规定一个时间让学生在时间范围内完成阅读题目。比如在一次阅读训练中我在课堂中给了学生十分钟时间进行阅读比赛,比一比哪一个小组首先完成阅读并且完成题目,针对完成较好的小组进行奖励,激发了学生速读的积极性。当然阅读也不仅仅是追求速度,还需要学生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这样学生才能够在阅读中注重情感体验,感知文本的内容,可以通过阅读把有价值的信息筛选出来,用笔记录下自己不太理解和不太懂的地方,这样可以有效的帮助学生解决整个文本的内容,让学生在完成题目的时候能够心中有数,进而提高完成的准确率。
(三)认真审题,把握题目重点
在学生平时进行阅读理解练习的时候应该养成勾画关键字词句的习惯,能够找出文本中比较重要的关键词和句子,为了后面更快速的完成题目。教师在带领学生完成阅读的时候也要能够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完成文本的二次阅读。在阅读题目中所涉及到的题目内容和形式是多样的。其中有包括对于基础知识的考查,比如给句子加标点,填写关联词、近反义词,填拼音等等,这些题目一般老师带领学生训练的比较多,所以丢分情况并不严重。对于在这部分丢分的学生可能基础不扎实或者粗心。所以在完成阅读题目中一些基础题的时候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读题,看清楚题目,要保证基础部分不丢分。当然在阅读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学生不认识的字或者词语,这时候教师需要在平时训练学生猜词义的能力,可以根据构词法猜测词义,也可以让学生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的含义。这样也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阅读题中还有一些题目在文本中就能够直接找到答案,面对这样的题目我们应该培养学生捕捉信息的能力。除此以外阅读题目会出一些开放性题目,比如学习了这篇文章自己的感想或者联系生活实际谈感受,还有喜欢不喜欢主人公,他们哪些品质吸引你等等。面对这种题目,平时在课下教师要给学生开口说的机会,训练学生表达能力,这样在完成真正的题目时学生才知道如何表达,才有内容可写。总而言之,针对不同的阅读题目,我们训练学生的方式是不同的,要有针对性,这样才能够从整体提高学生阅读理解的能力。
(四)善于借助关键词掌握解题技巧
小学阅读理解题目对于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素质考查较多,是一个综合性的题型。学生在进行解答的时候要能够通过阅读掌握其中的中心句,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要尽可能使用精简的语言,找到文中相对关键的语句,有的时候脱离了原文答案的准确率会降低。所以需要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时候能够紧紧抓住文本中的关键词和关键句,这也要求学生可以带着问题完成阅读,能够在原文中快速的寻找到答案。想要改进学生阅读理解题丢分的现象,教师肯定需要培养学生解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掌握各类题型的答题技巧,注重文章的细节描写等等。比如在学习六年级《故乡》这篇课文时,文章对于闰土进行了细节描写,刻画出了少年和中年闰土之间的不同,在阅读指导中教师需要引导着学生进行细节观察,提醒学生在答题的时候注意语言上面的规范和认真的书写,答题时候需要考虑的方向等等。通过教师反复指导让学生掌握各类阅读题目答题技巧,提高答题的准确率,改变丢分严重的情况。
结束语:
总而言之,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对小学生学好语文有着重要的意义,而阅读理解题目准确率提升对于提高学生语文整体成绩也有着重要的作用,所以作为小学语文教师要引起高度重视,探索有效的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技巧和完成阅读理解题目的技巧,让学生能够掌握更多阅读理解答题规范和具体的知识点,全面提升小学生阅读能力,改进小学语文阅读理解题丢分现象。
参考文献:
[1]胡小玲.浅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J].作文成功之路(下).2018年12期.
[2]王志荣.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报刊荟萃.2018年03期.
[3]王璐.试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J].中华少年.2018年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