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儿波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第一小学象山校区 666200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水平的稳步提升,小学数学教学有了全新的发展方向,新的教育理念逐渐得到推广和应用。在此背景之下,小组合作学习成为了带动小学数学教学变革的关键方法。作为开展和加强课堂教学的一大方法,合作学习强调学生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共同进步。因此,本文主要探究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小组合作;小学数学;有效性
【引言】:合作学习是以小组为单位,开展互帮互助学习的一种组织形式。它能够突出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主体学习意识,从而推动学生的全面化发展、使小学数学教学能够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教师应当采用合适的策略在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法。
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意义
虽然小组合作学习法在我国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但是实际数据显示,目前小组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育当中的实际应用当中仍旧存在大量的问题。小学阶段是学生打基础的最关键阶段,数学作为启发心智,培养兴趣的关键性学科,自然应该担起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重任。因为,伴随小组合作学习产生的一系列教学活动和教学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从而有效地促进小学数学教育的变革。
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高合作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一、合理安排合作小组,提高合作学习效率
学习小组是学生开展合作学习的一个重要方式,但是,单一的分组方式很可能会导致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当中的效率不高。因此,教师应当在应用合作学习的时候将学生分组编排的更为合理。发现不合理的分组,立刻调整,从而调动学生参与到合作学习过程中的积极性。
除了教师经常使用的按照座次以及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自由组队,教师还可以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和数学基础将学生划分到不同小组,保证每个小组既有数学能力较好的学生,也有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这样便能够较大限度地发挥合作学习的优势,此外,教师还应当考虑到如:“学生的性别、能力倾向等”因素对学生进行分组,从而保证小组成员之间的互补。例如在讲解《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这部分内容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是《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接下来就请大家在拿到发给大家的练习题后,根据我们之前的分组展开小组合作。一起计算一下这些等式的答案。然后我们将邀请每个小组当中的C层学生进行回答。”可见,教师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将学生划分为了A、B、C三个不同的层次。不同学习能力以及不同性格之间的学生也能够进行互补,从而在小组内碰撞出更多的思维火花,提高小组合作的有效性。接着,教师邀请学生进行回答,教师再根据学生在小组合作当中得到的内容,开展下一步的数学教学活动。可见,将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有利于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效率。
二、创建体验教学坏境,提高学生合作积极性
小组合作学习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的能力要求并不低,然而在小学阶段,学生的心智还未成熟,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水平都不高。因而,教师在开展学生合作学习活动前,就应该清楚了解小组合作学习的目标,在了解学习任务后才开展活动,以保证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取得成效。
小组合作学习在进行时会给予学生大量讨论和交流的机会。但是,部分学生在应当积极主动的和同学讨论和交流时,并没有顺应小学数学教育的目标进行思考,而是将时间浪费在了其余与课堂无关的内容中。这就要求教师加大在小组合作学习当中的引导性,帮助学生明确合作学习目标。例如在讲解《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可以这样设计教学活动:“同学们,我们都知道黑板是一个长方形,但是我们该怎么求出它的面积呢?大家按小组讨论一下你们的想法吧,然后每个小组都需要选派一名代表依次发言,并且说一说你们每个小组成员提供的方法以及讨论出来的最佳方法。”在每个小组的学生发完言之后,教师都要做出相应的点评,教师在学生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明确了目标。邀请同学回答也能够检验各小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效果。可见,这样有目标的小组合作学习能够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
三、巧妙开展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合作学习
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当中需要遵循一定的学习周期,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教学目的来提供教学案例,从而引导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并且防止小组合作学习踏入形式主义陷阱。使小组合作学习发挥应有的作用。
例如,在讲解《分数的初步认识》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结合教材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目标在课堂当中引入数学活动:“同学们,大家都知道什么是分数吗?不知道也不要紧,我给每个小组发10颗小算珠,现在各个小组开展行动,帮老师每3个一串,将小算珠都串起来,大家都开始吧。”学生开始听从教师指挥行动,在一段时间后,“各个小组都完成了吗?哎呀,怎么会有一颗小算珠落单了呢,该怎么分它才公平呢?大家讨论一下吧。”经过各个小组激烈的讨论,各个小组都有了自己的答案,有的小组认为多的珠子应该上交老师;有的小组认为要公平分是不可能的;有的小组通过预习知道了分数的概念,提出可以将小算珠拆分成3份就可以平均分了。这时教师再为学生引入分数的概念:“分数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或一个事件与所有事件的比例。需注意的是,分子应该在上,分母应该在下”。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在小组的合作下发现数学现象,提出数学问题,解决数学问题。由此可见,小组合作学习事锻炼学生自主能力的绝佳方式,在教师的合理引导下,既能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又能提高教师的教学质量和效率。
【结束语】:在新课改的实行影响之下,教师越来越注重突出学生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育水平的提升给小学数学教学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合作学习法能够很好地满足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要,提高小学教学教育质量。
【参考文献】:
[1]金玲玲. 探究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 中国校外教育, 2014, 000(010):57-57.
[2]黄艳珠. 探究分析小学数学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J].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 2016(1):2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