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高中数学核心素养之“数学抽象”的教学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期   作者:王敏
[导读] 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成长来讲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王敏
        陕西省安康中学高新分校,陕西 安康 725000

        摘要:高中阶段的学习对于学生成长来讲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如何在高中阶段快速有效的开展学习,提升学习成绩,是高中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关注的重要话题。高中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建立抽象学习的思维,能轻松应对高中数学的知识学习和综合运用能力,对于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高中数学;抽象能力;核心素养
        
        
        前言:
        数学知识的学习需要学生拥有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抽象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改善单纯记忆学习的不足,更好地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和运用能力的提升。面对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要开展有效的策略进行改善和提升,真正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一、高中数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不大,教学课堂传统,教学方式单一和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强等问题。
(一)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感兴趣
        在高中阶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单纯的记忆已经不能适应高中知识的学习要求,数学知识的逻辑性和规律性很强,对于学生学习能力的要求更高,学生由于个体之间学习基础不同,存在部分学生对于数学的学习兴趣不高,成绩很差。不能主动的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更不能体会到数学知识的学习乐趣,建立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体系。对于一些抽象知识,学生面对的态度是想要好好学习,但是却觉得难度太高,无法理解,有的学生甚至感觉用心学习了,但是最后的结果仍然不理想,成绩没有提升,学习结果没有变化,品尝不到成功的喜悦,也就失去了学习兴趣。
(二)教学课堂单调,教学方式单一
        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教师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不能综合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开展教学活动,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教师的知识传授,不能认识到数学学习的趣味性,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课堂上,气氛沉闷,学生听课的注意力不集中,课堂学习的效率不高。数学学习的过程就是看着例题,学会例题然后去做随堂练习和课后作业,但是结果往往并不理想,经常是例题感觉理解透彻,随堂练习完成度也较高,但是自己做题时,经常会感觉知识点陌生,或者是学习的知识点在题目中无法应用。
(三)学生抽象学习的思维能力不强
        数学知识的学习是要解决处理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在高中数学的知识中,各种公式、定律、函数、图形等知识量丰富,要求学生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一定要建立一套自己学习的方法,有效的开展数学知识的学习。但部分学生思维能力、抽象学习的能力不足,导致很难正常的开展数学知识学习,造成高中数学学生之间成绩差距很大。学生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去,尤其是觉得学习的知识偏难,学习过程不顺利,无法有效的培养学生抽象学习的思维能力。
二、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能力提升的策略
        结合核心素养的要求来看,高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抽象能力的提升主要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开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主动学习的习惯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要调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主体学习的地位意识,加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深入探索,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对学生进行分组教学,加强学生之间的交流、讨论和沟通,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可以通过在年级各班级之间开展数学知识学习的竞争活动,通过竞争机制的建立,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教师还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数学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养成抽象思维的习惯,提高解题的技巧和方法,提升数学学习的成就感,从而更主动的开展有效学习。比如,在高中数学知识体系中,“立体几何”是一个学习的难点和重点,也是高考必考的内容。教师在讲解“立体几何”的数学知识过程中,由于“立体几何”的知识内容相对抽象,学生一时不容易理解,在具体数学题目的解题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先对题目进行充分地解读,将几何描述用学生能理解的语言完成,例如学生常见的物品,学生感兴趣的游戏造型,用这些学生本身感兴趣的内容进行描述,之后在学习小组之间进行讨论分析,利用抽象思维的解体思路,确定一种最合理的解题方法,再在全班学生之间进行对比,通过这样的引导教学的开展,建立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也让学生在讨论探索的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建立思考的意识,提升数学知识的高效学习。
(二)注重教学课堂的导入,建立轻松的学习环境
        课堂学习是学生接受知识的主场,教师要利用一切手段,提高教学课堂的效率,注重知识的情景式导入,建立一种轻松地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快乐的氛围中提升学习能力。数学抽象能力的培养是新课标教学理念下数学学习的首要能力培养,教师要结合数学的知识有意识的引导学生提升抽象学习数学知识的能力。根据教学内容设置教学的环节,层层相扣,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学习数学知识,潜移默化中养成抽象学习的意识,提高数学综合运用能力。比如高中数学知识中函数的学习也是学生的一个重点和难点。函数知识相对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不容易理解,教师可以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降低函数概念的理解难度,从而提高学生学的主动性。比如在讲解“函数零点”的知识中,教师可以利用先前的知识点进行抛砖引玉,提出问题“方程式㏑χ+χ-3=0的解有几个数呢?”学生通过以往知识的研究,发现根本就解不出来答案。在此,教师可以适时引出教学“函数与方程”的主题,让学生理解“零点函数”的概念。教师再通过抽象教学的环节设计,结合函数图像与方程式之间的关系,让学生认识到“零点”的函数概念,意识到“方程式㏑χ+χ-3=0的解的个数”实际上是指函数y=㏑χ+χ-3的图像与χ轴交点的个数,通过这一转化过程,将原本复杂的内容变得简单,明确题目的意思后,轻松找到解题思路,解答问题。
(三)加强难点重点的讲解,创新学生的抽象思维
        在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重点难点知识的讲解,创新学生的抽象思维,建立良好的数学知识学习体系。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都是利用板书来进行知识的传授,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充分运用,教师要结合使用现代的教学手段,将静态的教学知识使用动态的形式讲授出来,让学生更直观的去认识,对重点难点知识更容易理解,从而建立抽象思维的解题意识,提高抽象能力。比如教师在讲授“平面解析几何”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提前根据教学的难点和重点进行PPT教学案例的制定,设计教学环节,利用计算机的优势,对“平面解析几何、圆锥曲线与方程、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等必修和选修的平面解析几何知识进行生动直观的讲解,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容易接受和理解,开拓思维,建立抽象学习的意识,提高解题的技巧和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更好地掌握知识,提高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提高高中数学成绩,应对高考的考试压力。
结语: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主动的学习习惯;注重教学课堂的导入,建立轻松的学习环境;加强重难点的讲解,创新学生抽象思维的培养。通过这些具体策略的运用,提升学生在高中数学的学科核心素养,真正实现高中数学的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以应对紧张的高中学习和高考压力。
参考文献:
[1]李维兴.高中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培养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20(26):52-53.
[2]蔡志鹏.高中课堂教学中对学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对策[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0(09):113.
[3]李慧,李莉.浅谈高中学生数学抽象核心素养的培养[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3):186.
[4]冯玲.基于核心素养的数学思维活动的系列化设计研究[J].教育参考,2020(01):88-9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