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期   作者:谈桂兰
[导读] 随着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改革工作当中得到了具体的落实,
        谈桂兰
        甘肃省 张掖市甘州区南关学校,甘肃张掖734000
        摘 要:随着新课标的要求在教学改革工作当中得到了具体的落实,小学阶段,也一直在进行教学策略和教学理念的改革和创新工作。近些年来德育教育内容在教学领域当中成为一个炙手可热的话题,一方面是因为市场和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需求,更加注重人才本身的道德品质,另一方面,是因为德育教育是支撑一个人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德育教育
        随着素质教育在全世界以及全社会当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我国小学阶段更加注重在教学工作当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为学生们接受德育教育提供良好的机会,能够促进教师为学生们做好榜样,从以身作则做起,从而不断熏陶和影响学生。教书育人,德育为先。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工作的过程当中,不能忽略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的培养。那么下文主要针对我国小学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
        1.渗透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工作当中的重要性
        首先,我们要对渗透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工作当中的重要性,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探讨。德育教育,也就是我们俗说的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必须要接受的教育内容之一。针对目前教学现状来看,部分学校和教师都没有充分认识到,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有些有职业操守的老师,虽然潜意识里明白德育的重要性,但迫于外界的原因,也淡化了德育教育,因此往往单纯地为了完成教学目标和任务,来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互动和交流,只是在私下确定学生的性格品质,并没有给予过多的关注,这样就会造成学生在成长的过程当中出现的问题,不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而小学生的身体和心理都处在发育的阶段,因此,孩子因环境中的人和事心情起伏变化还是比较大的,尤其是一些心理素质不够强的学生可能会因为一些小事,从而打击自己的自信心,不能够善待他人,甚至容易与其他孩子之间引发矛盾。除此之外,部分孩子在这个阶段,并没有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可能更容易受到来自外界的诱惑,因而导致自己不能够端正学习态度,甚至会影响学习效率。数学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教师对学生的循循善诱,也就是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在这个过程当中,能够保持一定的耐心和专注,能够全面地考虑问题。如果学生的数学成绩不太理想的话,教师还需要鼓励学生能够正确看待,这样就是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从而正确端正学习态度。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德育教育内容与数学教学工作是非常契合的,教师需要在日常生活当中,引导学生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能够正确看待生活当中遇见的一切问题,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素养。同时,学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注意自己的言行举动,那么就能够自觉遵守数学课堂秩序,积极配合数学教师的教学工作,因此,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对于数学教学工作的开展,还是非常有必要的。
        2渗透德育教育在数学教学工作当中的重要性策略
        其次,我们要对德育教育内容,在数学教学工作当中,渗透的具体策略进行分析和探讨,以下,将从几个方面来进行具体的论述,教师必须针对目前学生在学习和生活过程当中存在的问题,能够合理运用德育教育内容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从而为学生做好德育方面的表率和模范。
        2.1提升教师人格魅力,做好学生德育表率
        第一,教师必须注重提升自身的人格魅力。人格魅力对于教师们来说,主要表现为教学过程当中以及日常与学生相处的过程当中。在历史上已经对教师的主要责任和概念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就帮助我们指明教师本身具备的责任和义务。教师为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帮助他们学会运用知识来解决自身的问题。而且教师不能忘记道德为先,以正确的道德观念来影响和引导学生积极接受思想道德教育。为人师表,从古至今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不仅指的是教师本身需要具备专业的技能,能够确保教学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能够在教学过程当中,展现自身独特的教学风格和特色,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来向学生们进行讲述。而且教师本身还需要具备良好的道德素养和人格魅力,这主要表现为教师能否规范自己的行为,严禁出现体罚学生的现象,而且要严格要求自己遵循课堂教学秩序,在进行课堂教学的过程当中,不能够出现拨打手机和吃东西等不良现象的发生。教师对素质教育的身体力行能够有效影响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同时还能够帮助他们自觉遵循课堂秩序以及班级规章制度,这样,从根本上就能够减少学生违反课堂纪律的现象。除此之外,教师本身还需要帮助学生们解答疑难问题,那么就要负责带领学生借助知识来解决应用问题,而且在日常生活中需要热情的给予学生们帮助,从而让学生们感受到来自教师的热情和善意,那么自然而然,也会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2利用数学悠久历史,培养学生爱国情操
        数学学科在我国历史上经过了十分漫长的变革和发展。经过上下五千年多年的演变才逐渐慢慢形成现代数学学科的完整体现。因此,从一定程度上来说,数学学科承载着历史上,许多数学名人和数学家的智慧结晶,同时也是历史上对数学学科进行钻研的群众的精神文明积累。关于数学学科发展的历史,从网络上下载相关文献和文件能够了解到。老师可以在日常教学工作当中,借助多媒体设备来向学生们普及这些知识,这样能够形成一种与传统教学方式完全不同的教学模式,学生们能够在数学课堂上获取更多有益的知识,同时还能够更加了解我国数学历史的发展情况,比如教师可以借助大禹治水的故事,将大禹的聪明智慧来向学生们进行讲述,大禹就是利用了现代的三角函数的性质,从而有效解决了当时的洪水问题,实现了有效的河水分流,而且在西汉年间,就已经有圆周率计算的痕迹所在,而且一直沿革到南北朝时期,由伟大的数学家祖冲之计算得出了当时最为准确的圆周率数值的范围,而且在当时就已经精确到小数点后八位数字,这对于我国数学历史来说都是非常卓越的贡献。

除此之外,我国一些特别有名的历史景点和建筑,都借助数学知识,解决了许多构造方面的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工作的时候,可以适当安排时间来为学生们普及这些数学历史方面的内容,一方面能够有效激发学生听讲课堂的兴趣和积极性,另一方面也有益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爱国主义精神和情操,让学生们在自己的心中能够对数学文化形成民族自豪感,这样有助于我国伟大的精神文明在未来得到发扬光大。
        2.3 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强化德育教育
        在我们所使用的北师大版义务教育教课书——数学教材中,大部分课题都具有情景特色,比如一年级数学下册的《买铅笔》《回收废品》等,五年级下册《折纸》《星期日的安排》等,尤其是低段的数学教材中,几乎每一课都具有这个特色,在承载数学知识的这些情景中,就蕴藏着或多或少的德育因素,作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数学教师,在给孩子传授数学知识的同时,应该充分利用教材中的这些德育素材,对孩子进行生动具体的德育教育。比如在一年级数学下册中的《回收废品》这一课,课题下面是这句话:“塑料埋在地下很多年都不会‘腐烂’,它对环境的危害可大了!”由此可以引导孩子认识到,塑料制品的广泛应用,虽然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便利,但长远地看,如果处理不当,会对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污染!所以,我们在处理垃圾时,要将废弃的塑料物品归为“可回收垃圾”,将这些“放错位置的资源”再回收利用。既保护了环境,又节约了资源。可以说“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习爷爷都说了:“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
        接着呈显的主题图是小林、小红、小青三位小朋友,提着袋子在手机塑料的矿泉水瓶。结合这个主题图,可以教育学生,在生活中,我们要争做光荣的“环保小卫士”,不仅投放垃圾时要分类,而且要用力所能及的实际行动去影响他人,号召大家都来爱护环境,保护自己的家园,也就是爱自己,爱我们的子孙后代!爱国家,爱我们的中华民族!
        在小学数学教材中诸如此类的蕴涵德育因素的内容不少,我们可以充分利用。即使小学数学教材有些课节没有显著的德育内容,数学教师也可以结合实时事件进行德育渗透,比如在认识比万大的数时,可以结合每天公布的新冠疫情的统计数据进行教学,通过具体的冒着生命危险逆向而行支援武汉的医护人员有4.2万之多,让孩子懂得什么是无私和大无畏,这样的勇士才是值得我们崇拜的“明星”!认识钟表的内容可以让孩子学会珍惜时间,小数点的学习可以让孩子感受到做事严谨的重要性和责任心的可贵。在小学数学教材中,像这样可以利用的德育资源不胜枚举,由此看出教材编者的初心也是要在孩子的数学学习中渗透德育教育,因此,数学教师要充分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强化德育教育
        2.4及时捕捉数学课堂中的教育契机,加强德育渗透
        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内容之前,必须要挖掘数学学科当中潜在的德育教育因素,逐渐学会建立数学学科教学内容与德育内容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够有效贯彻德育教育,在整个教学过程当中,从而有效加强德育教育的渗透作用。小学数学学科,对于学生们来说,学习起来可能会面临一定的难度和问题,这是因为数学教学工作本身就具有一定的抽象性,概念和知识,想要理解和掌握,就必须加强空间组合和联系的能力。那么教师,就可以充分挖掘数学教材当中潜在的德育因素,利用这种抽象化的数学概念知识来帮助学生明白一些人生的道理。比如教师在讲授“部分与整体”这一章节内容的时候,教师为了帮助学生充分掌握分数的表达方法,就需要鼓励他们动手画一个完整的饼,教师可以用不同的分数来要求学生进行表示,而且要计算相应的加减法。那么教师就可以借助德育教育的内容来加深学生对部分与整体关系的了解。教师可以将每一个学生与整个班集体比喻为是这个完整的饼,缺一不可,而且班级的进步需要来自每个人的努力,让学生能够明白,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会面临一定的低谷时期,但是却没有完全失败的迹象,那么就应该树立正确积极向上的态度,这样就能够顺势而上,从而得到不断的进步。
        2.5利用课外活动,开展德育教育
        教师在渗透德育教育的过程当中,还可以充分利用课外活动来加强学生对德育教育内容的理解和掌握,同时能够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互动关系,通过活动来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这样能够鼓励学生愿意对教师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存在的问题。教师教学的目光不能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当中,适当开展课外活动,能够帮助学生了解社会当中的一些规律,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过马路的时候,要带领学生了解基础的常识,以及一些法律法规内容,通过这种方式能够加强学生遵法守法的意识,让学生能够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小学数学教学工作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是未来教学改革的必然方向和趋势,因此,教师应该注重协调课堂教学时间,积极创建数学知识与德育教育内容之间的联系,带领学生了解更多数学学科演变的历史,而且要不断为学生做好行为模范,从而影响学生能够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举止,端正学习态度,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不断提升自身的思想道德品质。
        
        参考文献:
        [1]徐艳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 外教育,2018(32):108-109.
        [2]张益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 外教育,2019(32):108-119.
        [3]孙晓琳.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课程 教育研究,2017(07):14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