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新欣1 王光华2
潍坊科技学院(山东 寿光 262700)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了“八个统一”,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本文分析了目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问题提出了将“八个统一”融入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机制、延展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推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等方面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八个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策略
2019年3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了我们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就是要理直气壮开好思政课,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并提出了思政课要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价值性和知识性、建设性和批判性、理论性和实践性、统一性和多样性、主导性和主体性、灌输性和启发性、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的具体要求。“八个统一”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为思政课和思政教师队伍建设提出了根本遵循和具体指导。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1.高校对思想政治教育重视程度不够。在“工作难”、“就业难”的严峻形势下,高校为了提高学生的就业率,加大了专业知识的开课数,一定程度上导致思政课比重有所降低。而在专业知识教学中,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道德素质修养以及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树立等方面关注度不够,没有形成全过程育人的局面。
2.思想政治教育内容与学生思想实际不相应。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大部分是由思政教师工作者决定的,大部分内容没有结合社会热点问题、学生思想实际,与学生需求不相符。同时,思政教材具有严谨性、严肃性等特征,学生感到教条化、抽象化,难以发挥学生主体性。
3.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师资力量薄弱。一是部分高校从事思政课教学的专职教师较少,思政课教学主要是行政人员、辅导员等教辅人员;二是思政教师的培养培训经费投入少,思政课教师缺少培训、实践、考察等机会,课堂教学方法陈旧。
4.大学生自身存在许多问题。一是部分大学生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脱离,存在拜金主义、个人主义、享乐主义错误观念;二是部分大学生政治信仰面临危机,有的大学生特别崇拜西方文化,甚至将其做为自己的信仰,丧失了作为中国青年应当坚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信仰;三是部分大学生缺乏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认为中国传统的道德素养是对人格的束缚,渴望所谓的“自由”;四是部分大学生心理素质差、生活自理能力差,在择业就业、人际交往、情感交流等方面存在不同程度的困惑,需要通过思政课进行心理疏导。
二、“八个统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策略
1.用“八个统一”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机制
一是思政教育坚持政治性和学理性相统一,思政教师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彰显政治智慧,要用科学的学理分析启发学生。同时,要坚持建设性和批判性相统一,加强思政课整体建设,构建科学的人才培养体系、教学体系和评价体系;二是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思政教育理念。培育大学生,必须把育人放在首位,形成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新模式。高校在在提高学生专业能力的同时,还要时刻关注学生身心健康、人格发展;三是坚持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思想政治教育要理论与实际紧密相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紧跟新时代,适应新形势,增强实效性,将理论与实践结合,将教学与案例结合,将教育与讨论学习结合,努力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2.用“八个统一”拓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
把价值性和知识性、显性教育和隐形教育相统一原则融入到思政课新载体建设中,在进行知识传授的同时,更要培养大学生的科学价值观和崇高理想信念,将做人与做学问统一起来。思政教育不仅要通过教学目标、课程内容、学习成绩等显性手段来体现,还要充分挖掘隐形教育资源,如通过校园文化、人文精神、志愿服务等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
一是创新“互联网+思政教育”工作模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是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平台,把思政教育传统优势和时代信息有机结合起来,极大地丰富了思政教育内容。高校应充分利用在线课程、微信公众号、红色教育网站等形式,开展“互联网+思政教育”,充分利用正能量网络信息,保障思政教育工作者随时与学生互动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澄清有害言论与信息;二是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中,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进“第一课堂”。高校可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选修通识课,为学生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人文素养提供照实保障,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三是组织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学习理论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激发自身蕴藏的潜在能力和对未来职业的兴趣,使其早日成为国家栋梁。
3.用“八个统一”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
把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融入思政课,这就要求思政课教学要把教师主导地位和学生主体地位结合起来,教师在主导教学活动的同时,要善于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发挥学生主体地位,这就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素质必须提高自身素质。一是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法德并举”的战略思想,对于建设良好的师德师风具有重要意义,高校采用“依法治教”的方式,加强师德师风建设;二是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作用,使之转化为教师的情感认同和行为习惯。在培养教师必备素质的过程中,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放在首要位置,让所有教师从心里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将其作为自身坚定的信仰;三是高校党委要为思政教育营造良好氛围,高校党委是思政教育的实施主体,严格落实党委主体责任,联动各个部门,形成和谐共进的思政教育新局面。高校党员干部也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担起职责,争做高校教师群体中的先行者。
4.用“八个统一”促进大学生自身全面发展
坚持思政课的理论性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来武装学生、指导学生,引导学生用科学的理论观点对社会现存的问题作出正确的理性思考,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艰苦奋斗、练就本领,促进自身素质的全面提高。一是要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自己坚定的理想信念,“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当代大学生要把实现中国梦作为奋斗终身的精神力量的源泉;二是强化意识形态教育,高校要从意识形态教育出发,通过强化理论武装、坚持价值导向、落实工作责任等方面,牢筑理想信念根基,使大学生真正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中坚力量。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义利观,摆正国家、集体、个人三者利益关系,敢于同腐败行为作斗争;三是加强文化自信,坚守社会主义文化阵地。大学生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认知和学习,让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得到真正的传承与弘扬。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任务,需要广大高校领导干部、全体教师、以及全社会的高度重视,开展“三全”育人,才能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同时,我们还应该认清新形势,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在习近平总书记“八个统一”的具体要求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落实思想政治教育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参考文献:
(1)马琳.“八个统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路径探究[J].改革与开放,2019(08):108-109
(2)胡孝四. “八个统一”在高校思政课中的实践路径[J].科技风,2019(12):41
(3)魏唯.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重要论述的指导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践研究[D].太原理工大学,2019.06
基金项目:本文为2020年度潍坊市社会科学规划重点研究课题《“八个统一”视阈下改革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路径探究》(编号:潍社科学术委发[2020]4号)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
1.张新欣(1981-),女,山东寿光人,潍坊科技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传统文化和语文教育教学研究。
2.王光华(1977-),男,山东寿光人,潍坊科技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