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期   作者:罗凤
[导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带来了新的机遇,又带来了新的挑战,
        罗凤
        中共曲阜市委党校  山东济宁  27310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既带来了新的机遇,又带来了新的挑战,同时,新时代也赋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新的使命。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指明了前进方向,并对广大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提出殷切期望,他说“加快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思政课教师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的中坚力量,因此,加强新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尤为重要。
        一、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首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结构不合理。在年龄结构上,很多高校的思想政治老师大部分是刚毕业的年轻教师,缺乏教学经验,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认识不足。在学历结构上,一般高校教师都要求博士以上学历,但部分思想政治教育可以放宽至硕士学历。现实中,作为高校思想政治老师一般都具有学生管理者和授课教师的双重身份,所以他们的发展方向往往都是走向纯管理岗位,而忽视了理论研究和专业授课的教师身份。
        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理论素养有待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知识的充分理解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基本前提,但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除了掌握一些必要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时代价值以及与高校学生特点的结合上缺乏深入研究,甚至有些教师缺乏理论自信。“理论自信是指中国共产党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产生、创新、完善过程给予充分的自信和肯定,是中国共产党对自身理论价值的认可,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自信。理论自信是充分认同和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性、科学性和价值性的自主认知,是对社会主旋律所倡导的理论持有坚韧信念、执着精神和矢志不渝的思想原则。”没有理论自信,在教育工作中就难以做到理论和实践的有效结合,就会在工作中迷失方向。
        再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工作方法有待改进。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结合色彩鲜明的学科,具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在现实中,很多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都是靠经验摸索,而没有深刻研究思想政治教育的规律和特点,更没有将科学规律用于指导教学实践。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行为特征明显,互联网背景下思想政治教育需要更高的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没有很好地将网络教育、新时代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用于具体的工作中,从而影响了教育的效果。
        二、加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路径思考
        新时代是一个开放的时代,也是一个多元的时代。由于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带来的主体多样化和利益复杂化的经济改变,导致了阶级多向化和价值观不同化的社会变迁。如何处理多元化社会对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观,并拥有高尚的共产主义信仰,这就要求提高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的重视。
        在高校教育中,要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育人优势,健强工作队伍,使教育教学有温度、思想引领有力度、立德树人有深度,切实提升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质量。新时代,加强和不断改进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必须要站在立德树人这个战略高度,以党的领导为根本,创新队伍建设的体制机制,大力提升队伍的核心素养,推动队伍的专业化、职业化建设。


        第一,坚持党的领导,坚定正确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向。东西南北中,党政军民学,党是领导一切的。中共中央历来高度重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先后出台了系列文件,如 《关于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若干意见》 《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等等。中国共产党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先后主持召开了全国思想政治工作会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都发表了重要讲话。习近平总书记不仅提出了“四个服务”“四个坚持不懈”的高校社会主义性质和发展方向,而且明确指出:要保证思想政治教育在高等教育地方的工作顺利进行,加强党工作的领导权,使高校成为党领导的有力后盾。党委要确保高校办学方向,掌握领导权,把高校建设成培养社会主义接班人地方。因此,高校要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不动摇,始终坚持党的领导,把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向贯穿到立校办学、育人育才全过程,努力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
        第二,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队伍的理论水平和职业素养。立德树人就是要让学生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这就要求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不仅要专业知识丰富、专业能力过硬,而且要具有高度的政治自觉和思想自觉,要具有较强的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和感染力,能够深刻理解、深入领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可以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教学、实践渗透给学生。同时要注重吸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和价值来融入到学生的教育之中,帮助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道德理想,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过程中,“修身”占据首要地位,这说明个人道德修养提升的必要性,也指出了对高校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思政课老师要通过不断的理论学习,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科学研究,提升理论素养;要通过专题讲座、挂职锻炼、进修学习等各种形式,提高综合能力素质,增强履职尽责的能力。
        第三,创新教育方法,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网络信息时代,传统教学已不适应快速变化的时代特点和大学生自身的发展要求,因此,教师队伍要紧跟时代步伐,在教学方式和方法上推陈出新,与时俱进,可在课堂教学、阵地管理、文化育人和网络思政四个方面下功夫,做研究,灵活运用,充分发挥好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同时结合现代化的网路平台,全方位、立体式灌输思想教育。深入贯彻落实高校思政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充分发挥课堂新态在加强校风、学风中的重要作用。在教学内容方面,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的育人功能,使哲学社会科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弘扬文化育人主旋律。以文化人、以文育人是做好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推进文明校园文化建设,深入贯彻落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构建健康、和谐、开放的文化育人环境。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遵循网络传播特点,充分利用大学生喜欢的语言引领舆论,打造更多深受欢迎的新媒体品牌,打造网络育人主战场。加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设,壮大网络舆论引导力量,将网络思想教育“主战场”变成学生喜爱的“精神乐园”,从而形成良性互动的校园网络生态。
        新时代有新思想,新时代有新要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转变思想观念,适应新时代,引领新时代。研究新问题,聚焦新课题,在 “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战略中,引导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厚植家国情怀,培养奋斗精神,提高综合素质,做时代新人。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为实现“立德树人”的目标积累更多的中国经验和中国智慧,为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做出新的贡献。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