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华坤
广东省遂溪县草潭镇草潭初级中学 524379
摘要:教师在日常的班级管理中应多鼓励学生,让学生在心灵上有所触动,便是开展心理教育的方式。教师要与学生加强沟通,为走进学生的心灵、触动学生的心灵提供基本的前提保障。因此,教师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一定要做到换位思考,要对学生有更加深层次的了解。教师要想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就体现在日常教学的点滴中。教师要建立自己的爱生情怀,关注学生的情绪变化,要做到适当地抚慰学生的心灵,这有利于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营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班集体氛围。
关键词:关爱学生;初中;班级管理
作为一个优秀的教师,我们要将热爱学生,尊重学生,关心学生作为开展一切教育活动的前提,从爱学生的角度出发,有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健全学生积极健康向上的优秀品质。这一方面有利于有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树立学生的责任感、使命感,加强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等。良好的师生关系有利于学生的身心的全方面发展,有利于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教师要努力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为学生的综合全面发展撑起一片天空;要不断地贯彻落实育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德树人。教师要始终重视,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需要关爱,这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与进步,健全学生的心理发展[1]。
1加强家校合作,加强彼此之间沟通联系
研究表明,家校之间加强沟通,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成长与发展。教师要将学生的发展放在首位。学生的成长会受原生家庭的很大影响,学生的性格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良好的家庭氛围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家长一定要为学生构建良好的家庭氛围。教师选择定期家访等方式,将学生存在的问题向家长进行反馈,家长也要和老师及时沟通学生在家里的日常表现。例如,教师可以与家长进行沟通,开展家长与学生互换角色的一天,家长和学生互相扮演各自在实际生活中的角色,让学生体会家长在日常的生活中的不易。这样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站到家长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锻炼学生的换位思考能力,让学生感受到家长对学生点点滴滴的关爱。通过这种方式,学生也感激父母,感谢平常父母对自己的关爱之情。教师还可以请家长来学校进行座谈,向学生家长介绍近期学生的发展状况,给学生家长进行反馈,及时解决问题,为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2尊重关心学生,开展情感教育
初中班主任教师的主要职责就是陪伴学生健康成长,在日常的教育过程中开展情感教育相关课程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主任老师要与心理老师及时沟通,针对学生近期出现的心理问题及时进行疏导,化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排解学生心中的困扰与不良因素。班主任要留心观察班级中每个学生的成长,对单亲家庭或者留守家庭的学生要给予着重关注与关心。他们由于家庭的原因导致其在缺失家庭的关爱,所以我们要在学校班级里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来弥补家庭中父母一方或者是其他方面缺失的爱。班主任老师要与心理老师进行沟通,反映学生的基本情况,尽最大可能地帮助学生,要教导学生“人的出身是无法进行改变的,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命运”。班主任老师可以在班级开展情感教育活动,让班级中充满爱,让爱洒满整个课堂,帮助学生解决平常中遇到的困难,或者是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对于一些有心理困扰的学生,班主任要进行适时的开导与引导,让学生走出困境,重新收获生活的希望,建立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对以后的人生充满了向往之情。班主任可以让学生敞开心扉说出自己心中的困扰或者是遇到的难题,要关注学生的近期思想变化,帮助他们健康成长为一名合格优秀的学生。
3与学生构建对话形式,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班主任想要真正做到关爱学生,那么首先就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师生关系的平等,这是开展班级管理工作以及教师指导工作的前提。作为班主任,应当在开展对话之前,在学生的学习生活过程当中认真仔细地观察学生,了解学生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的不同特点,这样在与每一个学生进行对话的过程当中,教师可以运用不同的表达方式,以及不同的对话风格,甚至是不同的对话语言,让同学们感受到不同的氛围。尊重学生的独立人格,让自己和学生在同一位置,营造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同学之间也能够互帮互助,让同学们真正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也能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当中形成集体意识,培养他们良好的习惯和品格。例如,班主任在面对后进生时,可以单独找他们谈话,但要对每一位学生一视同仁,公平公正,不能忽略任何一名学生的感受,因此班主任在与他们进行对话的时候,可以让他们自己阐述心里的真正所想,这样班主任不但能够正确地认识到班级所存在的一些问题,而且能够得到及时的解决。同时,班主任在学习生活当中,也需要给予这些同学们一些关爱,让他们也感受到集体的温暖,这样他们也会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这个集体当中,同时也能够为这个集体做出贡献[2]。
4通过多种渠道,和家长进行全方位的沟
一般情况下,学生更多的时间是与家长一起相处,因此家长的行为对于学生也有着重大的影响,教师需要和家长进行多渠道、全方位的沟通,能够全面了解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如果学生在家中的表现和在班级中的表现有较大的差距,那么就需要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丰富老师和家长的联系方式,可以有家长会和网络等多媒体渠道,可同时由于家长会的人数较多、时间所限,班主任不可能对于每一个学生都面面俱到地进行点评,那么这时需要班主任在课余的时间,通过电话、手机和网络与家长进行沟通。而在当今社会,大多都是年长的老人来管理孩子,这个时候班主任起到了更为重要的作用,需要主动进行沟通,让家长把问题及时反映给班主任,也能让班主任更好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的生活状况和学习情况进行指导,从而达到关爱学生的教学目的。
5培养优秀班干部,配合老师的工作
班主任虽然是学生最常见到的老师,但也不能够时时刻刻在班级中看管学生,因此,班干部就成了班主任的左膀右臂。班主任需要选拔出一批有组织和管理能力的优秀班干部。在主任不在的情况下,可以将一些问题反映给班主任,这样同学们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管理能力,也可以帮助班主任减轻工作量。但同时,班主任一定要警惕班干部的权力过大的问题,要真正做到民主选举班干部,并且可以定期让同学们对班干部的工作进行评价。同时,班主任需要从班干部那里得到有效的信息,这样班主任可以更好地、更全方位地做到关爱学生[3]。
结束语
综上所述,班主任要搞好班级管理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教师需要不断积累经验,并从其他教师的管理经验中学习,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水平,这种方式有利于提升自己的班级管理能力的提高。作为一名初中班主任,我需要总结自己在班级管理方面的不足,明确自己的任务,承担培养人才的责任,并思考和总结班级管理经验。同时因材施教,在树立自己威信的同时,增强自身的魅力。提出了切实可行的针对性措施,以促进班级管理能力的提高。确保学生学业、生活、身体等稳步提升。
参考文献:
[1]赵童.浅谈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7):89.
[2]赵象东.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性探究[J].名师在线,2020(15):92-93.
[3]李兴元.提高初中班主任管理工作的有效性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