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期   作者:唐波
[导读] 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已愈加明显,
        唐波
        零陵区徐家井小学  湖南省永州市 425000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已愈加明显,体育教学关乎着学生的身体健康,其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受限于应试教育的影响,体育教学的实践性及效力的发挥均有所不足。游戏教学法因其贴合学生兴趣而备受欢迎,在提升教学质量、激发学生积极性等方面均有着积极作用。基于此,文章以体育游戏为研究对象,探究其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及应用方式。
        关键词:体育游戏;中小学;体育教学;应用
0引言
        任何科目的教学主体均是学生,对于正处于思维活跃、好奇心强烈的中小学阶段学生而言,寓教于乐的教学模式是他们乐于接受的。实践来看,在体育教学中引入游戏教学法,不仅能够活跃课堂氛围、使问题易化,也可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以更加积极的学习态度参与到体育教学之中。
1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1.1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游戏教学,强调的是群体活动。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已具备基本的判断能力,人格可塑性较强,因而在进行实际体育教学时,教师可基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设计恰当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参与其中,逐步的培养其的品格与综合素质。体育游戏的群体活动特性,决定了每一名学生均有着各自的角色定位,角色背后需要担负起与之相对应的责任,学生们通过与组员的配合,从而逐步强化自身的协作能力及集体责任感。此外,体育游戏也有着竞技性特征,对待比赛的输赢,教师应当及时的帮助学生调整心态,使学生树立起勇于拼搏的良好品质。
1.2很好的补充了教学内容
        在以往传统形式上的教学模式下,教师更倾向于采取反复练习的方式来展开体育教育,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游戏则因其的趣味性、自由性备受中小学生的喜爱,是传统教学内容的有效补充。以训练内容作为依据组织体育游戏活动,将教学要点归纳其中,一方面能够强化教学的有效性,一方面也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1.3有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构建
        教师的职责在于传道解惑,在教学过程中往往以一种严肃的姿态与学生交流,使得学生往往会刻意“拉远”与教师的距离。体育游戏则为师生间的交流搭建了桥梁,游戏活动中,双方的状态均比较放松,对于师生关系的改善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2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1游戏分层教学法
        学生的个体差异化是客观存在的,因此,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要求教师能够基于同一教学内容制定难度及负荷量不同的游戏教学方案,以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在确保身体健康的同时有所收获。

对此,教师可组织“仰撑运粮”的游戏活动,也就是说让学生以腹部做为“车斗”,四肢做为“车轮”,以仰撑的方式进行物品的运输,一方面需要确保运输速度,另一方面,确保物品不掉下来。对于该游戏,倘若是小学生,可选择塑料碟片作为运输物,而倘若是初中生,便可以网球、沙包等较有重量的物品代替。游戏分层教学法,强调的是依据学生的身体素质确定体育游戏难度,能够保证每一位学生均可以得到锻炼,进而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
2.2采取多元化的游戏教学方式
        在进行球类项目的体育锻炼时,应以具体的球类项目为依据进行辅助教学器具的选择,并制定相应的游戏教学策略。对于排球教学而言,教师可选择以小组竞赛的方式展开,将班级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小组,组织排球垫球比赛。具体而言,可分为如下几步进行:一、让学生进行垫球;二、夹球快速跑;三、达到终点再次垫球,并使用标准的排球姿势,把球投放到目标点。此种教学模式下,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垫球技术,也提升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而倘若是进行篮球教学,教师也可以在排球的基础上进行转化,增添篮球垫球的方式,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
2.3优化体育游戏教学内容
        游戏一词,在大多数中小学生的认知中就是“玩”,在这种认知下学生会以更加乐于投入到游戏法教学之中。当然,教学法的作用不单单指的是学生群体的玩乐,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法的应用上体现出针对性及目标性,即:立足于学生的具体情况、依据具体的教学内容组织体育游戏活动,然后为学生讲解游戏规则,鼓励其积极的参与其中。
        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下,体育作为与学生体魄息息相关的科目重要性愈加明显,而促使学生的综合性发展,优化教学方式是关键。对此,要求教师能够创新教学手段及方式,通过教情景化、创新性的游戏模式,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比如,在练习基本性的“弹跳”时,教师便可设计类似“袋鼠运桃”的游戏活动,引导学生通过蹲跳的形式进行运球练习,也就是说让学生利用两脚把球夹住,在一蹦一跳的过程中进行运球,运输到指定位置后再利用腿部力量将球投入框中,如此便成功一组,但倘若运输过程中球掉落,亦或是其他环节出现差错,则判定为失败。通过此类游戏活动,提升了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也在潜移默化中锻炼了学生的蹦跳能力,有助于高效课堂的构建。
3结语
        综合而言,游戏化教学模式是贴合中小学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的体现,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应用体育游戏教学法,既能够课堂内容更加丰富、活跃课堂氛围,也能够使体育训练方式多元化发展,提升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强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对此,中小学体育教师应当意识到这一问题,立足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依据教学任务有针对性、有目的性的将体育游戏引入到实际的课堂教学之中,以实现构建高效体育课堂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刘光明.体育游戏在中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运用.当代体育科技.2020年(12):91-92
[2]杨斌林.体育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甘肃教育.2018年(03):69
[3]汤国强.浅谈体育游戏在体育教学中的高效应用.当代体育科技.2019年(29):128-13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