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春艳
安徽省太和县皖北电子信息工程学校 236600
摘要:中职学校的德育课程作为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道德、思想、政治等方面教育的手段,必须不断进行深刻反思,以高度使命感和责任意识,为社会培养一批思想道德素质硬、科学文化素质高和职业能力强的新时代人才。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教学实效性;策略
引言
电子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让当前学校教育环境也向着信息化的方向靠拢,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指导中,中职教师也应当认识到,使用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开展德育活动,已经成为不可逆转的教育方向。因此,在中职教育中,教师也应当注重现代教育资源与德育指导之间的结合点,真正地让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高尚品德的生成服务,使得学生在现代化资源打造的乐园中,实现全面发展。
一、中职德育课程的重要作用
(一)德育课程是提升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途径
德育课程在中职学校中的作用不可忽视,在培养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德育课发挥着其他学科无法替代的作用。学生的专业知识和能力使其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利用自己的优势在社会立足。但是,单纯的专业学科教学很难培育全面的优秀人才,所以要针对学生在校的实际情况加以思想道德教育,以利于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对中职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是职业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只有加强对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帮助他们明辨善恶是非,才能使他们在复杂的社会中,找到自己内心的一片净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健全自身人格,提升道德修养,成功地从“学校人”走向“职业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德育课程是提升学生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德育课对学生身心素质提高是显性的,对学生良好品格的形成起到重要的“奠基”和“导向”作用。德育课堂教学中的心理教育在优化学生心理品质方面起着独特的、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中职学校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特点和教材特点,分阶段、有层次地制定心理教育目标。德育教师要具有广博的基础知识、精湛的专业知识,更要具有坚实的教育心理知识,懂得心理教育规律。
二、中职学校德育课发展现状
(一)中职学校存在重技能轻德育的倾向
大部分中职学校对于自身的定位就是为国家和企业培养专业技能人才,因此许多中职学校尤其是私立中职学校将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参加技能竞赛并取得名次作为学校的核心竞争力。这使得部分学校一直以来采取重技能轻德育的教学模式。部分学校秉持着“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大赛”的理念,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重视专业技能课、轻视德育课的现象时有发生。按照教育部规定: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将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部分,必修课包括职业生涯规划、职业道德与法律、经济政治与社会、哲学与人生四门课程,心理健康作为选修课纳入德育课课程体系。
(二)德育课教学和考核方式过于传统单一,缺乏吸引力
当前大部分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方式主要是讲述法,“满堂灌”的教学仍然广泛存在。这样的课堂以老师讲解理论知识为主,缺乏足够的师生互动,对出生于网络信息化时代的学生而言单调乏味又无用,难以吸引学生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同时,部分教学内容过于理论化,距离学生实际生活较远,对学生来说,实用性较差。另一方面,德育课的教学评价体系也大多采取传统的闭卷笔试方式,学生只要期末考试前突击死记硬背老师圈定的重点知识就能通过考试。也因此,学生敢于忽视平时的课堂参与。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和考核方式切断了德育课堂与学生实际生活的鲜活联系,学生感觉德育课变成了空洞无用的说教。
(三)部分教师中职德育课教学方法有待创新
目前经济政治与社会课程多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对学生吸引力不强,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没有结合教学内容运用新的教学方法,没有考虑到当代学生的心理、认知特点,导致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内容缺乏兴趣。
三、关于提升中职德育课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思考
(一)创新德育课教学方法,尊重学生主体地位,最大限度吸引学生参与课堂教学
经过调查,笔者发现中职学生对于情景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游戏活动体验法等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的教学方式比较偏爱。如我校某班的德育课考虑到中职学生爱动手且关心时事政治、娱乐热点新闻的兴趣爱好,采取了由学生小组进行课前5分钟播报并点评时事新闻热点的小变革,吸引了学生极大的兴趣。另一班级在上《职业道德与法律》这门课时,当讲授到求职面试礼仪时,教师采用模拟面试的情景化教学方式。让学生分角色扮演面试官和求职者,另外还有其他学生予以点评。这样的情景化寓教于乐,同时对学生的日后求职也是一种模拟帮助。此外,还可以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采取课堂辩论、表演情景剧、模拟法庭等多种教学方式,最终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
(二)引入信息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提升德育课教学效果
教师要在课堂上引入信息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这种引入并不仅仅只是单纯的使用PPT等展示的形式,而是要借助信息化的教学手段,为教学活动搭建一个展示和互动的平台,让教师能够充分展示自身的教学设计、学生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和学生形成有效的互动,共同来生成一个生动的课堂,并促进班级学生形成学习共同体。
例如,在《恪守职业道德》中,教师先使用框架图的形式,向学生展示《恪守职业道德》中的主要知识,让学生可以从整体认知本节课的内容,从而更好地掌握课堂教学的节奏。紧接着,教师采用图文并行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恪守职业道德》的详细讲解,让学生在不断变化的教学样式中,保持注意力。随后,教师使用视听技术,向学生展示生活中具有职业道德,对社会发展的重要性的视频,促进学生深化对《恪守职业道德》这节课知识的理解。
(三)教学评价知行合一,师生互助提高能力
中职德育课不以分数论英雄,更强调知行合一、工学结合,即要把德育课堂的知识运用到专业学习中。比如《职业道德与职业指导》第五课第二节:职业成长了解面试。面试是个宏大的话题,如何去评价学生在40分钟的课堂教学中对面试的掌握情况?可以向任课班级的班主任与专业老师沟通、请教,设置面试场景和专业面试题目,借用班级班会课上一堂特别的“德育课”:开展专业模拟面试。面试官既有专业老师也有学生代表,同时还可以邀请一些企业代表来参加模式面试。通过具体操作和实践,学生对面试的内容、形式、注意事项都有了真实感悟。企业方代表的参加更让学生们感受到此次面试的真实有效,感受到德育课课堂对职业成长的帮助,使学生对中职德育课课堂更加喜爱。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中职德育课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继续分析教材当中的内容,结合现代化的教育技术,创新德育课的教学方法,并应用在实践教学中,积累课堂教学的经验,从而逐步实现高效德育课的构建,让学生在与课堂进行相互交融的过程中,汲取课堂中的养分,逐步促进自身思想和能力等方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邹启星.提高中职学校德育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J].亚太教育,2019(12):135.
[2]兰业腾.现代信息技术优化中职德育课教学的探究与实践[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0):238-239.
[3]于婷.基于新形势下的中职学校德育课信息化教学的特性探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36):62-63.
[4]邢溦.启发式教育模式下我国中职院校德育课教学的实践路径研究[C].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人文与科技》(第三辑).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贵州民族大学人文科技学院,2019:17-24.
[5]邓生恒.中职学校德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2019(26):7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