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1+x”证书制度的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期   作者:黄凯华 来君
[导读] 教育部专门就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制度进行了规划,
        黄凯华  来君
        广西机电工程学校(广西南宁530000)
        摘要:教育部专门就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的试点制度进行了规划,连同国家发改委、市场监管总局和财政部在2019年出台了学历证书和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联合试点的方案,这一方案专门就“1+X”证书制度进行了规划,试点工作通知之后,各个中职学校积极响应。改革是目前重点探索的课题规划内容,中职学校汽车运用于维修专业的快速发展,也因此而有了更明确的改革道路,为培养汽车专业人才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关键词:“1+x”;证书制度;中职学校;汽车运用维修专业;教学改革
        引言:中国目前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在职业教育有关政策的指导之下,促进职业技能与学历证书的衔接,是教育部门工作者重点关注的内容之一。“职教20条”详尽规定了“1+X”作为重要的职业教育院校升级转型依据,推进其二者之间的衔接,将提高就业能力与教育质量,并且为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双重保障。专业技能的等级标准是融合培养方案与职业技能的基础,也是重新构建职业院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的过程,只有专注科学的统筹过程,才能提升职业院校专业人才质量。
        一、“1+X”证书制度的基本概述
(一)“1+X”的定义
“1+X”证书制度之中,前者指的是学历证书,后者指的是其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由于后者还有可能是由多种等级证书所组成的内容各异,因此以“X”表示。为了能全面反映职业院校的教育质量,在职业等级证书考试的进程中尽快体现个人职业生涯与教育活动的结合,将提升学生职业活动所需要的综合能力,即提升其可雇佣能力。“1+X”证书制度的不断推进是为了对职业院校学生获得学历证书的同时给予积极的鼓励,而且还可以促进其在职业技能实习场所有更精深的发展,促进其就业和创业道路,拓展其未来的发展进程。
(二)“1+X”证书制度对于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育改革的意义
“1+X”证书制度的真正内涵是将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叠加,但是并不是让中职学校的学生增加学习和毕业的难度,而是需要正确的意识到“1+X”证书制度不应该存在于学校常规的学习体系之外,其重要意义是促进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深化改革,促使学生能够通过职业技能考试获得相应的认定与考评,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了改善,学习内容和学习过程也逐渐适应就业的发展,有助于提升与拓展学生创业和就业的能力。“1+X”证书制度被大力推行,将极大程度上改善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学生的综合职业素质,专攻一门技术职能,同时具有多种多样的专业技能,缓解我国目前突出的结构性就业矛盾,并且为中职学校的职业技能和发展提供帮助。
        二、“1+X”证书制度背景下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存在的问题
(一)与职业等级证书相关的专业知识并不集中
在中职学校汽车专业课程的改革过程中,如果想要提升汽车运用于维修等级证书的实际等级,按照等级证书的考核要求学生必须具备检测维修差速器系统、传动系统、分动箱系统、变速箱系统与动力系统的能力。

很多学生在这种情况下可能面临考核的困难,学习的课程本身应该包括汽车故障的诊断,汽车底盘电控和机械系统的检测,发动机电控与机械系统检测等一系列内容,但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没有考虑到考级证书的时间分布,因此将几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分布在不同的学期始的教学过程,存在着碎片化的情况,学生极有可能在时间和内容上做了无用功,导致培训和教学的效果无法融会贯通,还有可能在完成碎片化的学习与知识点融合之后,使等级证书的或许困难逐渐加大。
(二)关于职业技能等级层次的划分不够明确
在传统的汽车专业课程培训过程中,直接关乎中职学校汽车专业课程的知识点和技能等级教学过程连接难度较大,有的知识技能和专业课程之间并没有形成相互贯通的阶梯。职业等级考试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教学模式,使得教师在把控中职学校职业技能等级考试时,不能实现从易到难、从初级到高级逐层转化的阶梯式考核层次,使得职业技能等级层次的划分非常不明确。这对于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学生来说,在进行等级考试时不知道从何入手,因此也很难达到“1+X”证书制度在中职学校的良好贯彻执行。
        三、“1+X”证书制度指导下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实施策略
(一)理顺中职学校汽车专业专业知识体系
专业知识应该是资源和课程整合的体系,需要吸取国内外先进的管理经验,并结合专业教学考核标准完成一系列技术与等级考试的结合。为了制定符合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内容,应实现与汽车品牌企业联合打造包括车身系统、安全系统、底盘系统、电气系统等系统与多个模块的“1+X”证书制度,着力开发《汽车转向悬挂与制动安全系统技术》、《汽车动力与驱动系统综合分析技术》等的专业共享教学课程。为了使得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难度更加适应学生循序渐进的学习习惯,可以配套周边教材完成虚拟操作,结合微课和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建构适应中职学校汽车专业教学改革的优质化课程体系。
如,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在专业知识体系的营造之中始终不落下风,制定了具有特色与实用性的教学标准,这使得学生和教师都能够充分领会教育改革的精神,并且进行校内课程优化。
(二)促使中职学校职业技能层次的划分更有阶梯性和复合性
将中职学校汽车专业课程中的原有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微调,培养能力的要求,输入各类教学模块的教学内容,深入浅出的理解中职学校学生技能培训与学历教育资源培训的学科整合特点。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师资力量和课程体系改革已经初见成效,更加适应目前汽车企业的发展,并形成了中职学校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为了有效的衔接职业院校教育课程体系与学历证书培养体系之间的关系,应建立学年制和学分制相结合认定规则和等级证书体系相结合的教学体系。对于中职学校汽车专业的学生来说,应做好职业规划,探究职业特点,划分不同专业对应的技能,并根据初级到高级的要求制定学习计划。中职学校将加大与汽车品牌之间的合作,共同打造“1+X”证书制度的规范化实施平台,深入浅出的落实相关教育政策的要求,解决复合性的实训实操问题。
如,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完成了技能等级考试的系列性要求,在推广我国汽车新技术的同时,促使其职业技能的提升,分层次的循序渐进,呈现出螺旋式的发展。
        结论
综上所述,“1+X”证书制度指导之下的中职学校汽车专业,在教育改革的引领之下,必须积极面对教育改革所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开发教学资源,推进教育改革,使制度教育和层次教育密切结合,落到实处,继往开来,艰苦奋斗。开放更加具有开放性和示范性的教学改革体系,丰富基地教学资源、改善基地实训条件,使实训真正能够为“1+X”证书制度服务,实现实训基地一流化建设的目标。
参考文献:
[1]王英春.1+X证书制度实施模式研究[J].辽宁高职学报,2020,22(08):31-35.
[2]柳义筠.国家资历框架视域下1+X证书制度实施方案探析[J].计算机教育,2020(08):141-146.
[3]罗皓月,李化树,王梦豪.1+X证书制度下区域职业教育学分银行建构探析[J].成人教育,2020,40(08):72-76.
[4]周艳.“1+X”证书制度下高职会计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J].现代商贸工业,2020,41(25):62-63.
基金项目: 2019年度广西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立项《1+N多维度多层次中职新能源汽车课程体系研究与实践》(课题编号:GXZZJG2019A012 )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