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英语阅读知识性障碍的对策探究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期   作者:刘董梅
[导读] 阅读,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不仅是培养学生语篇语用的综合能
        刘董梅
        乌市第127中学
        摘要:阅读,作为英语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不仅是培养学生语篇语用的综合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然而在这个过程中,部分学生存在一些学习障碍,导致学习成果不理想。根据目前的一些教学数据来看,知识性障碍一直是学生英语阅读理解中最主要障碍。因此针对性的解决障碍,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兴趣,尤其是在初中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尤为重要,也是英语教师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初中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对策
一、知识性障碍的分析
(一)英语词汇障碍
        词汇、短语是构成文章的基本要素。故而,在阅读中词汇量受限必然会导致学生看不懂,理解有误,断章取义,时间不够等一系列问题,影响效率和成绩。词汇是英语学习的基础,但对于初中生来说英语普遍停留在拼读、背诵和默写阶段,对于单个单词的一词多义没有太多概念,再加之文章词汇多,短语多,需要结合语境和上下论文来辨析词语意思。学生在词汇量及引申意达不到的基础上缺少阅读技巧,学生就会曲解文章。因此一词多义的扩充和词汇量的需求在英语阅读理解中尤为必要。
(二)英语语法障碍
        语法障碍的影响仅次于词汇障碍。语法掌握的扎实程度也会影响阅读理解的正确率。例如倒装句Here comes the bus. There/here引导的倒装句,当主语是指物的名词时,采用全部倒装。正常语序应为:The bus comes here. 如果学生对此类倒装句掌握的不透彻的话会造成读不懂,抑或是理解上的偏差。另外,在阅读中遇到长、难句或句中伴有插入成分时往往不会正确识别和处理,造成理解失误,从而影响了阅读理解的正确性和时间性。例如,There is a general support for the argument Democrats are beginning to make that priority should be given to improving the ability of the government to prevent the smuggling of weapons of mass destruction into the entry and to respond effectively should such an attack occurs.本句为主句there be 句型加上三个从句。其中Democrats are…为定语从句修饰argument; that…引导同位语从句说明argument 的具体内容;should such an attack occur为虚拟语气,省略了引导词if,并引起句子倒装。另外,to improving 为介词短语修饰priority; to prevent 为不定式短语修饰ability. 如果学生对于文章中的句型、句法结构等都已掌握并能快速有效的分析。那么在阅读中就会思路清晰,速度提高,并能根据语法结构,结合上下文语境猜测生词。
(三)文化背景知识障碍
        另一方面,阅读能力还受文化背景知识因素的影响。因此学生具备了一定的语言知识,并不等于就有了好的阅读能力。文化背景的差异会影响到人们语言和非言语的正常交流,包括语序的排列组合都是不同的。但从目前来说,一方面因为初中生的英语教育环境有局限性,根本没有太多时间和机会去了解英美文化;另一方面教师对英美文化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方式多是围绕英语的听说读写方面。
(四)阅读习惯障碍
        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阅读习惯,而以下是几种普遍存在的错误式阅读方式:一是朗读式阅读。这种不仅耽误阅读速度,而且会导致边读边忘。二是查阅式阅读。

阅读一碰到生词,就会寻求字典的帮助,而忽略了可以通过前后文意思或情境猜此生词词意的重要步骤,长此以往就会对字典产生依赖心理,在考试中没有字典工具的情况下就会产生畏难情绪。三是逐字式阅读。有些学生把文章中的单词,句子拆开来理解分析,而忽略了词句与句子,上下文语境的关系和连贯性。遇到篇幅较长的文章时,等看完全部文章不仅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甚至连文章也记不全。这样的阅读不仅效率低下,而且学生也难以深入理解文章内容。
二、解决阅读知识性障碍的对策
(一)通篇阅读全文,把握文章主题
        教师需要培养学生的通读能力,在词汇,语法和背景知识的基础上,把三者相结合,提出新的培训和强化阅读的方式。要求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目时静下心来读题,通读全文,通过相应的体裁和题型大概猜想文章的主题。例如带着问题去阅读,把问题中的关键词圈出,带着关键词和问题回到文章中进行阅读。其次,围绕有关叙述和文章总体分段进行阅读理解时,可以通过全篇通读了解这篇文章所叙述的大概情况,根据叙述的一些关键要素进行通读,这样能基本掌握这篇文章所描述的一些情况,能为下面解答题型带来很大帮助。
(二)猜测词义,掌握一定的推理技巧
        训练和培养学生词汇猜想的能力。初中学生本身已经就有一些词汇知识储备,具有一定的单词量。然而初中生所学到的词汇毕竟有限,在实际的阅读理解解题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不少生词、合成词、地名等学生所不能理解的单词。在这种情况下教师首先需要针对词汇,一词多义给予学生不同的记忆方法。如构词法记忆单词,主要有三种:转换法、合成法、派生法。在教学中通过分类比较,尤其是让学生掌握最常用的前缀和后缀的含义及用法,就可以由已知的词“猜出”它的派生词及其词性,从而达到巩固和扩大词汇的目的。还可以根据构词形式、上下文关系和情景关系对它的可能含义作假设,例如:(1)根据单词的行、音、义的构造、用法的纵横练习去掌握词汇。通过几组词的排列,让学生发现共同点,理解词根的概念,借助构词法记忆单词。(2)拆分单词,寻找其合成部分。(3)阅读上下句,寻找线索,猜测词义。要引导学生对这些生词进行猜测,用之前所学习到的一些知识点结合语句和语境进行推理,让学生多运用一些推理技巧。学生学会分析推理之后,可以有效地解决阅读理解中的部分生词,这样学生就能够合理地安排解阅读理解的时间。
(三)教师的引导和改善
        1.在课堂上需要教师们重视学生英语文章的感知能力的培养,传授学生挖掘文章关键词、句的技巧,并通过原先掌握的一些知识点来排除题型中可能的疑点。多做一些相关练习,以适应手感和语感。
        2.教师要让学生更多的关注文章出现的一些高频词,并且要重点研究这些高频词所要表达的内容,从而有技巧地排除相应的疑点,解答出正确答案。
        3.教师要重视学生阅读兴趣培养,使学生主动参与阅读学习中,并在阅读中获得成就感。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授课期间,为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可以增加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这样对于对这些背景知识有兴趣却对英文无兴趣的学生,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因此,加强文化背景知识的输入,培养学生的英美文化习得,利用社会文化知识来促进阅读理解能力提高是突破中学生阅读障碍的有效途径之一。
        4.在阅读课堂教学活动中,可以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如多媒体教学、情景教学、合作学习、体验式学习等等,引导学生主动学习,活跃课堂氛围的同时,培养学生英语学习能力,促进教学活动顺利开展。通过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可以实现学生阅读理解能力提升,有利于后续教学活动开展。

参考文献:
1.孙启芳,《初三学生英语阅读理解障碍及对策》[D].山东师范大学,2017.
2.代召阳,《谈初中英语阅读的障碍及其跨越对策》,2014
3.张素红,《英语教学中解决中学生英语阅读障碍的策略研究》[J].外语教学研究,2009(8 月下).
4.邓灿星《基于WEB互动微课平台的初中英语阅读理解的实践》[J].福建电脑,2017,33(06):169-1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