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庆梅
山东省枣庄市市中区建设路小学,277100
故事课是小学英语教学必不可少的课型,故事教学在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的同时也会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目前,人教版《英语》教材涉及到的主要课型有对话课、词汇课、阅读课、语音课和故事课教学。在这五种课型中,学生最感兴趣的就是故事课教学了。尤其是六年级的学生,他们已经有了一定的词汇量和英语学习经验,对于故事教学请与独钟。其实,英语教师都知道故事教学最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但是迫于考试的压力和有限的课时,导致多数英语教师只重视了对话、词汇、阅读和语音的教学,而忽视了故事教学。
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同时巧妙地融合这五种课型,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人教版《英语》六年级上册Unit6 How do you feel? Part A Let’s learn这一词汇板块时,将故事教学贯穿其中。学生们不仅学得高兴,而且还提高了学习效率,达成了教学目标。整堂课是这样设计的:
一、热身导入,引入主题,提前铺垫
故事的趣味性可以调和小学阶段教材文法句法的单一性,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并引发学生自主思考探究。上课伊始,教师出示本节故事课的主人公玩具猫,与学生互相打招呼,玩具猫逐一运用:“How are you? How do you feel? ”询问学生今天的身体或心情状况,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进行回答。根据回答来看,大多数学生回答“I’m fine.”, 只有个别学生回答了“I’m happy.”。 当我听到学生回答“I’m happy.” 时,及时询问该部分学生“Why are you happy?”, 这些学生则根据当天入冬以来的第一场雪回答“It’s snowy.”。听了之后,我对这学生大加赞赏,表扬他们能够真实的反应自己的心情、灵活的运用英语,而不只是作机械的回答,千篇一律。本环节的热身导入让学生初次感知了目标句型,为故事教学的顺利实施做好铺垫。此时教师不需要花时间用英语再教学 happy,在此环节中学生教好地理解了主句型How do you feel?及 happy一词的意义。
二、主题教学,层层设疑,步步深入
在学习常规知识点后,一味让学生重复性练习会让他们感到枯燥单一,导致学习效率低,而巧用故事就可以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在故事语境中自然操练所学新句型新词语,强化语用意识,增强语感,为后续自主运用语言做好扎实铺垫,提供操练实效。在阅读故事前,教师可以围绕故事设计一些阅读前的活动,以引起学生兴趣,激活其思维。观察插图和预测故事都可以巧妙切入主题,唤醒学生头脑中与新文本有关的知识,为接下来的故事学习做好必要的心理准备和知识铺垫。
教师把Let’s learn部分的四幅图,逐一用绘本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先让学生观看图片,但隐藏英文部分,教师对图片进行描述,再让学生根据图片中猫和Sarah的表情进行猜测。当学生对故事内容有了初步的感知后,逐图讲解故事情节,并在描述故事的过程中提出问题“How does Sarah/the cat feel?”。 学生们听故事听得津津有味,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对于这一板块的词汇和句型掌握得比较扎实。在听说联系之后,让学生观察Write and say部分的图片,完成句子并进行介绍,以此培养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观察是人们学习知识、认识世界的重要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也是发展其思维能力的基本方式之一。课本上的插图,是故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文字的直观再现和补充,这些插图色彩明快,人物形象生动有趣,能直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阅读前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插图,对故事基本信息有了大致了解。当然对故事的预测是建立在读图的基础之上的,在阅读前对故事中可能讨论的问题进行猜测和推断。带着预测去阅读,目的性更强,能够帮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文本,也能够使阅读变得更有趣味。这样按顺序展示故事中所有的插图,让学生先整体观察故事图片,体会感知故事大意,之后自由表达或者小组讨论可能发生的故事情节。这种方式有助于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使思维处于活跃状态,为接下来的交流做好准备。当然有的问题和故事内容相差甚远,但学生思维活力凸显,预测的目的也是达到的。
三、读后拓展思维
为了现固对故事的理解,读后教师可以设计小组讨论、表演或者复述故事、创编新故事等活动就有机会输出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语言,展示他们真正的理解和感受,不再是简单的文本搬家。
教师可以将一些具有讨论价值的开放性问题设计成小组合作学习,每个小组成员都需要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观点,经过和同伴们的讨论形成组内意见,这样就有一个思维碰撞和统一的过程,能引起学生深入理解文本,体会人物情感,达到思维拓展的目的。比如让学生谈学习故事后的收获,或者谈白己对故事中主人公的评价等,这些都能有效促进拓展思维。复述或者表演故事是对故事内容有条理的再现,需要学生将故事阅读中提取的信息进行归纳、整理或重新组合,然后输出,从而有效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的复述或表演更顺利,教师可以做一些合理的铺垫来降低故事难度,比如把故事直接创编成会话,让学生结合创设的情境、板书、思维导图等有效提示来复述或表演,学生就比较容易做到从而增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
本节课中教师乘胜追击,发挥想象,让学生小组讨论创编新的故事。教师按教材中排列好的图片顺序讲述故事的,多数学生能够理解。为了发挥学生的想象,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重新组合这四幅图,编出一个新的故事。在这个环节,学生们的思维一下子被激活了,积极举手汇报自己组创编的新故事。学生创编故事的能力之强大,真是出乎教师的意料。
就这样,一堂词汇课在精彩的故事创编中结束,学生们意犹未尽,期待着下节英语课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