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与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国教师》2020年12期   作者:李姗
[导读]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
        李姗
        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晏北街道中心幼儿园  山东 德州 251100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新课程的不断改革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幼儿园开始将民间游戏融入到教育活动中。游戏是幼儿园教育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民间游戏的主题来源于现实生活,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教师在选择游戏的时候,应当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注重游戏与教材内容的结合。这样才能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促进幼儿园教学质量的提高。本文对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应用的策略进行简单阐述。
        关键词:民间游戏;幼儿园教育活动;应用
        引言
        民间游戏作为一种地域性较大的活动,其核心的功能是承载当地的休闲文化,在幼儿的成长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玩耍当地的民间游戏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可以让幼儿在享受快乐的同时感受到当地的民俗传统和生活文化,可以很容易让幼儿产生身份上的认同。
        1民间游戏基本特征
        民间游戏具有地域特色鲜明、充满趣味性、游戏材料便于获取等特征。
        1.1地域特色鲜明
        不同地区的民族存在不同的民族文化,因此,民间游戏也呈现出明显的地域性特征。例如,甘肃省的“扔沙包”、河南省的“滚铁环”等。不同地区的民间游戏,受到不同地区人们的喜爱和欢迎。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员的不断流动,民间游戏地域性逐渐减弱,而传播更加广泛。
        1.2充满趣味性
        民间游戏玩法简单,趣味性非常强,能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因此,受到幼儿的普遍欢迎。例如,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可以开展“跳竹竿”游戏,让幼儿在玩耍中体会游戏的乐趣。这种游戏非常简单,通过教师简要讲解和示范,幼儿就可以很快学会,并积极主动地参与其中,获得无限乐趣,锻炼身体的灵活性。
        1.3游戏材料便于获取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开展民间游戏,不需要太多资金,并且游戏材料便于获取。例如,“抓石子”游戏,只要为幼儿准备一些石子就可以了。在游戏过程中,教师可要求幼儿对石子进行利用,以提高游戏的趣味性。比如,幼儿可将石子堆砌成自己喜欢的形状,也可以对石子进行装饰,涂上自己喜欢的颜色,等等。
        2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策略
        2.1应用民间游戏发展幼儿的智力
        众所周知,孩子的智力需要从小培养。但是如何才能培养孩子的智力仍然是教育者比较头疼的问题。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师一味的让孩子去读书,做练习,背诵,这样的教学方式阻碍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让孩子们对学习产生厌恶。因此,教师要先了解幼儿的特点,了解了幼儿的特点之后再运用民间游戏发展幼儿的智力。事实上,很多教师在幼年的时候也都接触到了很多的民间游戏,且儿歌也深入每个幼儿的心。因此,利用儿歌,我们可以将原本绕口的知识变成朗朗上口的歌谣,且在传唱儿歌的过程中,孩子们在不刻意记忆的过程中也就记住了复杂的知识,且这样的学习过程也变得更有趣。由此可见,教师要注重运用儿歌促进学生自信心的提高,且锻炼孩子们的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孩子的智力水平。
        2.2创新民间游戏,让民间游戏合理地融入到教学活动中
        在教学中,教师不仅要科学、合理地运用民间游戏,还应该对民进游戏进行创新,使民间游戏更好地融入到幼儿园的教育活动中。

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可以将“幼儿骑竹马”的游戏,与当地的民俗文化进行有效结合,将单一的民间体育游戏进行创新,使游戏活动更丰富、更具有民族特色。首先,教师可以将“骑竹马”这个环节与民间游戏的相同点进行结合。其次,教师让孩子对小竹竿还有哪些玩法进行自主探究,引导孩子发现小竹竿不仅可以骑,还可以跳、耍、甚至当枪用,更可以让孩子将小竹竿放在身体不同的位置练习夹、平衡等。竹竿可以放在地上进行多人一起跳。这样引导孩子有节奏地在地上对竹竿进行敲击,让孩子感受多个竹竿共同敲击产生的声音之美。最后,教师可以让孩子在民族音乐中欢快地跳竹竿舞。此外,教师还可以将滚铁环的游戏开发成游戏课程,让孩子对滚铁环进行自主训练。当孩子对这个动作掌握熟练之后,教师可以编出一套幼儿大型团体体操。教师运用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可以创新民间游戏的模式,还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使幼儿的身体得到锻炼。
        2.3立足实际巧妙融入民间游戏活动
        民间游戏与幼儿教育活动的融合需要把握时机,保证融入恰当有效,切实发挥民间游戏的价值优势。开展民间游戏的时机有很多,对此教师可以根据不同教育活动的特征,巧妙融入民间游戏,满足幼儿的游戏需要。比如:幼儿教师可以在一些零散时间组织民间游戏,这些零散时间主要有吃饭前、入园后、离园前等。此时可以穿插一些拍手游戏、翻手绳、七巧板、五子棋等等,减少幼儿等待时间,保证各项活动衔接更自然流畅。再如:在幼儿体育活动的组织实施环节,教师就可以在体育课上引入一些小型的幼儿能够独立完成的民间游戏,如跳房子、踢毽子、跳绳等等。这些游戏不会影响到幼儿的安全,还能够让体育教学内容得到拓展。
        2.4应用民间游戏培养幼儿表达能力
        相关的调查研究表明,幼儿阶段是孩子们个性形成的关键阶段,这个阶段孩子们各方面都得到循序的发展。若错过了这个时期,想要让孩子们各方面得到比较大的提升也是难上加难的。这个阶段孩子们刚开始学说话,各方面的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再加上孩子的思维能力不发达,接触的词汇量也不多,而在民间游戏中孩子们也能接触到更多新鲜的词汇,让孩子积累更多的词汇量。为此,在民间的游戏活动中,孩子们交际能力也得到锻炼,更有利于孩子健康成长。随着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不断提高,教师可以以民间游戏中的绕口令着手。同时来说,绕口令的内容都是比较通俗易懂的,很多句子很难快速的读出来,教师可以举行绕口令比赛,让孩子们自主练习一小段绕口令,之后评选出优秀的小朋友并给予奖励。在这样的活动中,同学们的学习兴趣也更高,且无形之中也锻炼了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促进孩子综合能力的提高。
        2.5收集游戏素材
        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要充分发挥游戏的价值,就要广泛收集游戏素材。第一,要发动幼儿和家长,广泛收集民间游戏素材。第二,在社会一些场所中收集。收集结束后,教师要对民间游戏进行创新和研究,并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和兴趣进行完善和改进,以满足幼儿的实际需要。很多民间游戏都需要在特定场所进行,并需要特定的材料,而有些材料已经退出历史舞台,比如,手绢就很少见了。因此,在“丢手绢”游戏中,教师可用其他材料替代,并对游戏进行创新,以提升幼儿想象力,促进幼儿身心发展。
        结语
        民间游戏应用于幼儿教育活动中,对幼儿的发展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给孩子创造良好的民间游戏环境,以多样化的民间活动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而促进幼儿的健康成长。由此可见,作为一名幼儿园教育者,要善于挖掘民间游戏游戏辅助教育活动,促进孩子们不断得到锻炼。
        参考文献
        [1]民间游戏在幼儿园中的开发与利用个案研究[D].西南大学,2019.
        [2]郭阿苏.幼儿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中的运用及价值[J].青年教师,2017(12):23-26.
        [3]王艳红.浅析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J].时代教育,2018(18):182.
        [4]都倩.民间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应用探究[J].情感读本,2018(26):29.
        [5]许静.浅谈童谣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作用[J].中国校外教育,2019(0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