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新探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4期   作者:雷跃云
[导读] 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而文化的传承更是国家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精神体现
        雷跃云
        湖南省永州市冷水滩区梅湾小学 425000
        摘 要:中华民族具有悠久的历史,而文化的传承更是国家发展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种精神体现。但是在进行传统文化传承的过程中,也要有所选择,提取精华部分进行传承。小学语文教学作为小学阶段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科,在学习时更应该充分考虑到传统文化的精髓之处。在学习中,教师要不断提高学生认知力,培养学生用正确的视角看待世界,为小学语文教学提供更好的方向。本文就此展开讨论,希望能够实现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深度渗透,为我国传统文化的教学开阔新的方式。
        关键词:传统文化;小学语文;教学渗透

        语文教学是小学阶段非常重要的一个学科内容,不仅直接影响到了学生的心智成长,同时对于学生品格的培养也是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想学习好我国的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是一个很好的介入点,而小学更是学生学习成长的初级阶段,如果能够将传统文化的教学逐渐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中,那么势必会给学生今后的发展提供更好的方向。另一方面,学习传统文化不仅仅是要求学生了解我国的发展历史和传承下来的优秀品质,更是要求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自身的发展打下稳固的根基。
        1 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概述
        各个国家的发展过程中,都形成了以各国特色为体系的传统文化形式。而中华民族作为一个具有悠久历史的文明大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非常重要的一种精神传递。从古到今,人们经过一代又一代的进步和演变逐渐形成了当前的社会环境。在历史的长河中,可以清晰地看到祖先们的精神与智慧,尽管在十分顽劣的环境下,他们依然能够顽强生存,并不断完善直到如今。在这个过程中,他们优秀的品质、顽强的精神无一不值得我们学习。所以,将传统文化深入到小学语文的教学过程中是个非常好的选择。一是因为小学阶段是学生接受能力培养的初级阶段,他们能够以最快的形式进行自我吸收。二是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学习了传统文化知识,同时也丰富完善了自身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也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文化的传承本就是一代一代的流传,从娃娃抓起就是从根本传承。
        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之中的传统文化渗透现状
        2.1 教师忽略传统文化渗透重要性
        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仍在教师身上,但是就目前来说,很多教师并没有认识到传统文化教学的重要性。在语文课堂中也多是讲解文章,缺少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教授。出现这样的状况,一方面是因为教学纲要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侧重点不同,所讲授的内容就会有所差异。另一方面是教师的能力。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可以根据教材内容进行深度的讲解,充分挖掘其中的精神内容和传统文化,但是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有足够的能力进行该部分的教学活动。由此,也导致了传统文化教学的局限性,大大增大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的难度。
        2.2 学生们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能力存在不足
        在科技的发展过程中,各类新型娱乐产品的出现极大地影响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学习本就是一件专注的事情,如果不能投入精力和时间,又怎么能够学习到知识呢?而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更是要深度挖掘其中的精神内涵,如果只是浮光掠影,囫囵吞枣自然是学不到什么知识。另一方面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接触也非常少,如果教师不加强引导,学生只会觉得传统文化苦涩难懂,不能够了解其中的内涵。久而久之,自然就失去了学习兴趣,这对于传统文化的教学是非常不利的。


        3 小学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有效策略
        3.1 挖掘小学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
        可以说,小学语文教材的内容涵盖面很广,涉及到了很多传统文化的范畴。可是对于小学生来说,让他们自行理解和学习是非常困难的,毕竟小学还处于一个认知阶段,学生可以了解浅层面的东西,但是对于深度精神的学习,还是需要教师加以引导。所以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该提前做好备课任务,充分挖掘出教材内容中的传统文化知识,并以简单明了的方式给学生进行讲解。在小学阶段,学习到的诗歌内容是非常多。诗歌的内容往往富含着作者丰富的自我情感表达,教师可以通过朗读,背诵等各种方式加强学生的感知,让他们明白其中的情感和作者所要传递的精神。
        3.2 从国学角度培养学生学习传统文化
        国学是传统文化教学的载体,如果教师能够充分利用国学的特点帮助学生学习传统文化,想必会有很好的效果。国学是非常强调对于传统文化的理解和学习的,学习国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精神文明境界,同时对于培养自身优良品格也是有很大的帮助的。在小学课堂中,所接触到的内容很多都是属于国学的范畴。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充分将语文与国学结合,发挥出两者的优势,为传统文化教学提供更好的发展前景。比如:教师可以定期举行国学活动,让家长与学生进行配合,积极参与到活动当中,了解国学知识内容,并以此为基础展开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是上述提到的这些内容,教师还可以在日常学习中,教导学生抱以积极向上的学习态度认真学习。
        3.3 提升小学语文教师团队的综合能力
        想要更好地将传统文化教育渗透到小学语文的教学中,就充分考虑到教师的重要性。教师不仅是教授知识的主体,更是学生学习的榜样。如果教师自身能力不足,那么对于教材的研究自然也会有所欠缺。所以,作为一名教师应该具有专业的教学能力。同时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断进行学习,尤其是对于经典文学作品的学习。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提升自己开阔视野。对于学校或者是教育行业开展的讲座,也应该积极参与。一方面从外界接收知识,一方面内部自我更新。相信以这样的态度进行教学,必定能够给学生营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帮助学生获得更好的成长。
        3.4 不断创新语文课堂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教学方式
        想要加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化的学习,就一定要不断进行创新改造,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在小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们更加强调学生的记忆背诵,所以对于学习内容的深度理解还有所欠缺。那么教师更应该抓住这一点,通过一些适当的教学活动进行改进,一方面加强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另一方面,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强化传统文化教学。总之,学习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还是看教师选择什么样的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在学习诗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以接龙的形式逐句进行背诵,加强学生的记忆,随后进行提问,在了解学生对于诗歌感情的掌握之后,再进行细致的讲解。讲解一是为了答疑解惑,另一方面也是对诗歌作者精神的理解。以这样的方式进行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极大地提高了课堂效率。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传统文化对于学生的成长来说有着非常好的引导作用。但是想要真正将传统文化更好地渗透到小学语文教学当中,就要老师不断创新原有的教学方式。当然,这个过程不仅需要教师们积极努力,努力提升自身的综合素质,也需要学生能够参与其中,在活动中实现自我能力的提升,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学习。

        参考文献:
        [1]甘永艳.浅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新课程研究 ,2019,10:98-99.
        [2]吴堃.浅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优良传统教育[J].读与写 ( 教育教学刊 ),2017,1402:163-164.
        [3]徐玉萍.浅谈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J].中国校外教育 ,2018,21:17.
        [4]于新亭.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中华传统文化教育的渗透[J].才智 ,2018,27:6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