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文化和中职语文教学的融合与实践探究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4期   作者:郭艳
[导读] 语文是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是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
        郭艳  
        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县职业教育中心  471100
        摘要:语文是我国语言文字的规范,是我国五千年传统文化的积淀,可以说是一种语言艺术,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学好语文能让人受到传统文化的熏陶,也能培养人们的传统文化素养。而中职教育也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组成,那么为了能培养出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实用型人才,提高我国中职语文教学水平也成为了重要目标。本文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培养中职生学习传统文化兴趣、传统文化与中职语文教学融合方式出发进行深入研究。
        关键词:传统文化;中职语文;融合与实践
        引言: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以及职业道德的教育。中等职业学校教学目的是帮助学生获得良好的工作能力从而能够申请到合适的工作岗位,为今后的小康生活奠定坚实的基础。然而由于部分中职语文课程对职业教育重视程度不足、多数学生的语文基础较差、学生在课上的注意力不够集中等导致学生对语文与职业教育的关联认知不全,学生文化素养得不到提升、身心得不到健康发展。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利用文章、人物形象以及生活实际等融入职业教育,以加强学生对职业教育与语文的关联认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以及职业规划能力。
        一、传统文化融入中职语文教学的重要性
        中职教育阶段是人生的启蒙阶段,中职教学担任着启蒙教育的重要任务,对于中职生的思想品德和行为规范有很大的影响。传统文化历经岁月的洗礼、历史的沉淀,在传承和发扬中仍然保持着其先进性。传统文化中的礼仪对于学生的行为起到了很大的规范作用,对于学生的思想品德具有引导作用,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接受传统文化熏陶的过程之中,改变学生身上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诚信、友善传统文化的学习,引导学生在思想上接受,住进培养学生诚信、友善的美好品质。在中职语文教學中融合传统文化的学习,可以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传统文化作为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强大的源泉和动力,在继承和发展中不断发扬光大。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是每个国人肩负的责任,而作为祖国花朵的中职生,应该肩负起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的使命。在中职语文教育中融合传统文化教学,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了解传统文化的深刻内涵,明确传承传统文化意识,积极肩负起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责任。当然,在中职语文教学中加入传统文化的学习,对于语文教学的教学质量也会有很好的效果。相比于枯燥无味的课本中知识,学生更青睐于传统文化。对于课外的知识,学生似乎充满了无穷的求知欲,而好奇是孩子最好的导师,在课堂上穿插传统文化的讲解,促使学生积极阅读课外刊物,满足自己无穷无尽的求知欲望,不仅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同时大大提高了语文教学质量,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传承传统文化精髓
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古诗文,是经过专家学者悉心挑选而确定的,对中职学生来说,这些古诗文在形式、内容、思想、精神等各个方面都具有积极的意义,其中所蕴含的为人准则、处事道理、民族大义、人生理念等,都是值得中职学生学习的内容。我们可以引导学生对古诗文的内容、思想、人物形象等进行分析和鉴赏,让他们通过这种思辨的方式,更加主动地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例如,中职语文教材中的古文,大多具有一定的故事情节和多个人物形象,因此,可以让学生分析和鉴赏古文中各种人物的语言、行为,进而对这些人物做出评判。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追求潜移默化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在《鸿门宴》这篇课文的教学中,笔者让学生分析其中刘邦、项羽、项伯、樊哙等人物的言行,进而对他们的人格特点做出评判。如此,使学生在对具体历史事件、人物的评判过程中,将我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的价值观念、人生理念、处事态度等自觉地内化于心。

需要注意的是,很多古诗文中的人物形象具有多样性和复杂性的特点,教师在引导学生对其进行分析时,要提醒学生结合具体事件,以及事件发生的相关背景,全面、客观地对人物进行评判,切不可以偏概全,只通过一件事或者一句话就对人物做出论断。当学生出现偏颇性的评价时,教师要及時进行纠正和点拨,以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认识。除了古诗文中的人物形象外,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对古诗文的作者进行分析和评价,如辛弃疾、文天祥、司马迁等,使学生感受这些历史人物身上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价值追求,理解传统文化的精髓。
        三、实现语文教学和专业课的融合
        当前,国内的中职教育事业发展越来越快,中职学校为社会培养出了大量的技术技能型实用人才。但中职学校的语文教学,不论是在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还是教学内容方面都较为滞后,尤其是教学模式过于传统,无法满足现代中职学校语文教学的需求。必须尽快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实现中职语文教学和专业课的融合。在中职学校里,专业课教学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技能性,专业课的主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技术技能型应用人才,中职语文教师需要清楚认识到这一点,重点培养中职学生的语文应用性能力。在国内许多的中职学校里,文化课和专业课是相距甚远的,甚至可以说有些是相对独立的存在。但是实际上中职语文教学课程的开展是为专业课的教学进行铺垫的基础性课程。也就是说,如果中职学校只开设专业课而缺少语文课的话,专业课便丧失了一项基础性课程的支持。
        四、结合生活进行教学,培养学生职业能力
        职业能力包含的是与工作相关的各方面,如明确自己的工作性质、工作目标等,良好的职业能力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培养出良好的逻辑思维,还能够强学生工作的信心。中职教师在语文课堂中,根据学生的专业结合生活实际进行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又可以培养出学生的职业能力。
        如在《智取生辰纲》中的教学中,教师主要教学目的是能够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关爱他人的品质。教师进行全文解析时,可以让学生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主要内容步骤,让学生找出晁盖等人如何智取生辰纲的答案,同时让学生根据文章的主要思想内容,组成小组,以生活中常见事物、人物等进行小品创作,并进行演绎。这样融入职业教育理念结合生活实际进行语文教学,既可以培养学生合作能力,又能够锻炼其逻辑思维,提升其职业能力。
        五、融合多媒体教学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随着多媒体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多的情景教学模式被应用,教师也可以将此应用在语文教学当中,通过现代的影像设备在教学中对学生展示关于传统文化的图片、视频,与此同时加以辅助说明,这种教学模式能让传统文化更具体化,从而使学生对传统文化更好理解,也提高了中职语文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语:
        综上所述,我国的民族传统文化有着五千年的悠久历史,其涵盖丰富的民族文化精髓,在世界文化的融合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因此,在中职语文文言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清楚认识到传统文化对语文教学和学生未来发展所具备的重要意义,从而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能够进一步有效运用传统文化。谨以此篇供相关人员参考借鉴,以期为我国的中职语文教学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蒙健全.微课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探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8(10):100-101.
[2]仲画.依据职业发展的特点开展中职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大众版),2017,(10):116.
[1]王新华.浅谈中职语文教学与职业特点的有效结合[J].文理导航(下旬),2017,(1):2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