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策略 张小丽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6月11期上   作者:张小丽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公用工程在实际的施工环节中安全监督管理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是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要求相关的工程管理部门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工作,依托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的优势,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使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6127011974112XXXX5陕西省榆林市  张小丽  719000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市政公用工程在实际的施工环节中安全监督管理会出现一定的问题,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是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要求相关的工程管理部门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专业知识技能培训工作,依托现代化科学信息技术的优势,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充分的结合在一起,建立健全完善的安全监督管理体系,使之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需要。
关键词: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策略
        1.导言
        新时期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是保证工程施工顺利进行的关键,施工单位应该积极面对在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在实际的施工前期准备阶段,相关的施工单位要注重加强对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并根据市政公用工程的实际发展情况构建完善的市政工程施工安全诚信体系,进一步提升市政公用工程施工水平。
        2.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特征
        为了更好地做好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必须全面、详尽地对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特征进行分析和了解,然后有针对性地选择施工策略。具体来说,市政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主要有3个特点:(1)从事市政工程的施工人员数量较多,施工队伍较为复杂,专业技能水平和综合素质水平不一,这就可能导致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薄弱,不重视安全生产,影响市政工程顺利、有序地开展;(2)施工环境过于复杂。市政工程专业较多,有的仅仅是地表施工,有的却涉及地下以及高空作业等内容,需要的施工人员较多,施工机械种类较复杂,这样的环境不利于安全施工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3)施工质量影响重大。在开展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高空落物、坍塌等问题,为了避免这类事故的发生,必须对每个施工环节进行严格的质量监督控制,进而有效保证整个工程的安全性。
        3.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3.1施工现场监督机制落后
        目前,国内大部分市政公共工程施工现场的管理仍然沿用传统的管理模式,监督机制的缺失使得项目管理水平落后,导致施工现场的管理达不到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实际需求,严重阻碍了城市化建设的进度。
        3.2现场施工人员综合素质有待提高
       从事市政工程的施工人员来自全国各地,其文化素养水平以及综合素质能力有着明显的差别,再加上这些人员刚开始从事施工劳动工作的时候,没有接受专业培训以及安全教育,就这样贸然地开展实际施工,不仅会给施工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还会对项目施工建设质量产生影响。
        3.3施工现场存在无证上岗的情况
        所有参与工程施工建设的工人必须考核合格后上岗,尤其是特殊岗位的施工人员必须持证上岗。作为监督人员,必须加强监督和管理的力度,特别是处于特殊岗位的施工人员,必须做到持证上岗,这不仅是安全管理的重要保障,同时也是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但纵观国内很多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仍然存在大量无证上岗的情况,特别是负责施工安全的管理人员,普遍存在一证多用的现象,使得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形同虚设。



        4.新时期加强市政公用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有效措施
        4.1加强安全培训和监督
        加强市政公用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还需要不断地加强安全培训和对工程建设进行监督。其主要内容可分为下列两个方面.:(1)工程建设的安全性指的是项目的起始阶段,对项目进行可行性分析并进行人员的培养,把安全意识深入到项目单位的管理人员的心中。建立起相应的管理执行部门,从制度上加强对项目承包单位、资料运送单位的监管。还应建立起配套的评估及管理档案,监督过程中发现安全质量问题,及时告知施工单位,对安全意识不强的员工进行系统的安全培训,从而做到项目实施的安全和高质量.(2)为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还应建立监管部门,其主要责任是对工程建设所需的工程材料和相应的工程设备进行管理。监管部门应做好档案记录,对项目建设中所需的材料及时进行记录,并严把质量关。注重对项目实施中设备的管理和保养,定期对项目实施中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从工程建设的材料和设备上加强对工程建设的安全性保证。
        4.2要求安全施工管理能够达到所需的目标
        相关的工程部门应该重现规定施工人员的用人要求,保证施工人员在具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前提下,自身也要具有良好的技术能力,并且严格根据规定要求去聘请一些专业人员,同时也要定期的培训施工人员的安全文明施工,提高施工人员自身的安全文明意识,从而保证不管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够有秩序的施工,促进市政公用工程的进步,要想保证市政项目得到安全有效的施工,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对安全管理中的具体目标进行全面落实,要深入以及严格的将“安全第一、文明施工”进行贯彻。只有这样才能在一定程度上进行安全施工。其次要对项目施工过程中的现场进行危险源辨识以及安全评估等,对施工现场存在的一些不安全因素进行有效控制,保证施工项目的顺利实施。
        4.3制定项目安全质量目标
        加强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应该在遵守国家法律法规的基础上,从自身建设的实际出发,确定工程项目建设的目标。从实际情况出发对目标制定,应先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调研,确定施工图纸的可行性。在调研的基础上,合理的规划,并且根据项目建设中的特点,结合项目实施中技术人员技术的经验和水平分析。
        4.4加强质量安全控制意识
        质量安全对加强市政公用工程建设尤为重要,质量安全不仅和工程的寿命长短密切相关,还会影响到百姓对市政基础设施的服务追求以及项目实施人员的安全。但是部分城市工程建设的工程承包方忽视了安全的重要性,存在着施工简单化,施工现场安全措施采取不足,出现不佩戴安全帽,电力使用不当等违规行为,严重影响到了项目实施的质量。为此,对项目管理者和一线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把质量关。
        4.5做好施工阶段的管理
        施工阶段关系着质量安全,在这个阶段应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和程序进行操作。不仅要有专业的技术解决人员随时在场,还应有项目监督人员在场进行安全的监督。施工阶段要特别注意材料的供应,优质材料是工程质量的基石,在选择供货渠道和供货商都应该严格要求,避免假冒伪劣产品的进入。施工中还涉及到相应的部门人员应做好档案记录,对项目建设中所需要的材料及时进行记录,并且严把数量关。注重对项目实施中设备的管理和保养,定期对项目实施中设备的使用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严把施工中的设备质量安全关。
        5.结语
        公用事业建设现场的良好管理,不仅能确保建设人员和周边居民的个人安全,还能直接影响企业未来的发展。在公共事业中,必须加强监督管理。在确保建设质量的同时,安全管理应实施在所有建设链接中,有效提高项目建设过程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赵勇.基于市政工程施工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34):143-144.
[2]黄华宾.刍议市政公用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34):155-15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