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苏哈子
甘洛县职业技术学校 616850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手段在中职语文教学中的应用也日益普遍。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不仅可以丰富教学内容,而且可以创新教学思路,但是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基于此,文章主要就信息化时代中职语文教学出现的问题展开探讨,以期为其他中职语文教学工作者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中职语文;教学问题;探讨
引言:
在信息化时代背景下,信息化手段在中小学应用已极为普遍。虽然与中小学相比,中职信息化建设还相对落后,但是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战略的提出,使得中职信息化建设步伐日益加快,无论是文化课还是专业课纷纷引入了信息化手段。现在作为一名中职语文教师,也曾意气风发的投入到信息化手段的应用当中,但是随着对信息化手段认识的更加全面,逐渐开始以更加客观的眼光,对信息化手段产生的问题进行正确的审视。
一、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
信息化手段的引入,改变了传统意义上的师生观、教学观,使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巨大的转变。教师通过利用网络资源,收集教学素材,拓展教学知识;通过利用网络资源,创设教学情境,提高学生兴趣。这样,虽然侧重了公共资源的共享和教学内容的展示,但是却忽略了学生主体的注意力集中及接受能力。对于中职生而言,由于学习基础薄弱、学习兴趣不足,而对于信息化手段也已司空见惯,从而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极易分心走神,使教学资源和教学情境无法发挥其应有作用。
再次,这种做法也不利于学生本性的发展。许多本该属于学生做的事情,却由教师代替包办,教师的说教和演示站位较高,学生无法真正理解,只能被动接受知识,从而导致师生之间沟通不畅,教学反馈存在诸多问题。在教学反馈中,过分使用信息化手段,致使理论推理多,实地调查少,师生之间缺乏有效交流,教学实用性不足,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了教师的作品,学生在此过程中无法得以有效成长。
二、数字资源良莠不齐
在信息化时代,微课、翻转课堂已成为教学的常规形式,而这也为中职教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数字资源建设。但是,对于大部分中职语文教师而言,数字资源建设依旧存在诸多问题,许多教师不会制作数字资源,只能从网上下载已成型的数字资源,应付了事。还有部分教师,虽然具备数字资源制作能力,但是由于工作繁忙,所以无暇他顾,只能对数字资源进行胡乱拼凑,无法构成体系,而这对于中职语文教学质量的提高是极为不利,而且也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接受和理解。
三、师生过分依赖信息化
在信息化时代,语文教学手段虽然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但是交给学生的思维和知识却没有发生改变。预习和复习也不会随着教学手段的改变而改变,预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有目的的学习新知识,复习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对新知识加强巩固。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过分依赖信息化手段,会使教学过程变成图片与文字的堆积,教师变为课题的演讲者,而学生却沦为听众。
在这种教学模式下,传统语文教学听说读写的手段就逐渐被淡忘,学生说的少、写的少;看的多、听的多,从而极易导致学生会说话却缺乏语言叙述逻辑,会认字却提笔忘字,而这对于学生语文综合能力的提升是极为不利的。
近三十年来,语文教学模式由多元代替了单元,教学工具由U盘、教材、电子笔代替了粉笔、教材、教案,外在教学形式发生了改变而核心教学目的却并未发生改变。但是,信息化手段的过分介入,却使语文教学失去了其最为核心的东西,多了外在形式,却少了实质知识,而这也导致语文教学质量严重下降,学生综合素养很难得到有效提高。
再次,语文教学如果对信息化手段过分依赖,必然会降低教学过程对学生思维的提升及智慧的开发。语文教学必须在追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上,追求教学的高效性及科学性。通过教学过程、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开阔眼界、丰富知识、排疑解惑、提升能力,达到高效学习的目的,而不能因为信息化手段功能的强大而舍本逐末,使师生对信息化手段产生过分依赖的心理。
四、弱了语文教学的德育功能
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数字脉冲降解了现实生活的乐趣,理性工具淡化了真实感性的情感,从而导致人际关系疏远、淡薄,无法与人在现实生活中沟通,甚至造成心理健康和精神疾病恶化,体现在语文教学中,比如小说人物的是非善恶、传统的儒家思想、诗词的深厚内涵等,都逐渐被当代学生弱化和边缘化。特别是中职学生,心理发育不成熟,自控能力薄弱,自卑心理强烈,极易对新鲜事物产生兴趣,不分善恶美丑、是非对错沉溺其中,凡是以自我为中心,不注重与他人交流,也不注重自身素质及能力的培养,从而使被教育机会白白浪费,造成承压能力下降、人格缺失,而这对于学生今后发展成才是极为不利的。
据相关调查显示,中职学生携带手机的人数很多,但是将其用于学习的却不足1%,大多数学生会将其用于娱乐和交际。学生在虚拟的网络空间,不希望外界打扰,不愿意与同学交流,也不主动发挥自身智慧及热情,从而使他们小小年纪就受到外界诱惑,沾染上了成人化的心际,无法真正体会到生活的乐趣及美感。这样,不仅会使语文教学智育和德育的功能被极大削弱,而且会使学生极易受到虚拟世界偏激、落后思想的毒害。
五、结语
综上所述,在追求信息化带来的丰富和便捷的同时,教师更要从它的德育功能及实用性出发,对传统语文教学加以优化、促进。在渗透信息化手段的同时,要注重与传统教学的接轨及融合;在展示丰富多样教学内容的同时,更要对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加强训练,不能将学生兴趣和课堂互动作为评价教学效果的唯一指标,而是应该从语文教学的社会功能及真实意义出发,使教学质量得以切实提高。
参考文献:
[1]胡冬梅.互联网时代下中职语文教学的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7(19):147-148.
[2]黄娅.浅谈信息化时代的中职语文教学[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6(12):86-87.
[3]周冠祥.信息化背景下中职语文教与学变革的实践与探索[J].职教通讯,2016(18):43-44+52.
[4]吴芳.中职语文信息化教学存在问题及其提升研究[J].亚太教育,2016(28):147+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