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照
云南省昭通市绥江县绍廷小学
摘 要:语文是小学阶段中的重要学科之一,是人文学科的基础,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形成有着重要影响。在语文知识的传授和普及过程中,语文教学同时也担负着弘扬民族传统文化的使命和责任,这同时也成为新课标的重要要求。本文阐述小学语文与传统文化结合的重要性,再系统阐述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实施策略,以便为全面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传统文化;语文教学;渗透
小学是小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开始阶段,在这个时期让学生接受传统文化教育,对学生的思想健康成长具有重要意义。中国是文明古国,具有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但是由于西方文化的冲击,许多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都被忽视了。语文学科人文性较强,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国传统文化是历史赋予的责任。因此,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实际情况,采用恰当的方法,将传统文化融入语文教学中。
一、传统文化与小学语文进行结合的重要性
对小学生进行语文教学时将传统文化与其进行结合,形成语文、文化双教育,这种教育方式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双向的。一方面,对于学生进行语文知识的教育时,教育知识需要从中华传统文化中进行汲取,这样才能使教育内容更丰富更加饱满,同时中华传统文化还在无形中将语文知识巧妙的联系到了一起,使学生在进行学习时更加的具体,更具有系统化,同时对于教师也有着一定的帮助,能使教师的教学秩序不会混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语文的教学意义及重点目标更加的明确;另一方面,对于学校与教师来说,他们是中华文化的传承者与纽带,那么小学生将是祖国新一代的继承人,当然也就是新一代传统文化的继承者,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熏陶主要是因为处于小学阶段的他们在心智上还尚未成熟,现在对其进行教育正是时机,可以使他们从小就形成强烈的民族意识,产生民族向心力。这也就是对小学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重要性。
二、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小学语文教育中的策略
(一)强化识字写字教学,发挥语言文字魅力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写字关乎听说读写能力的全面培养,同时也是语文学习中的基础性一环。小学一年级孩子们掌握汉语拼音后,就要紧接着学习汉字的偏旁和部首,通过开展汉字教学,有助于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课堂点滴中。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精心设计,使小学生在识字写字时就能领略到丰厚的汉字文化魅力。毋庸置疑,小学生正处在童年成长阶段,思维相对活跃,这时教师就要充分挖掘孩子们的学习潜能,提高孩子们的识字量,通过开展传统典籍阅读,将《弟子规》、《百家姓》、《三字经》等古籍中所蕴含的传统文化精神充分发扬,使孩子们能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童年起就使学生们塑造崇高的精神文化素养。
例如,当学习书写带有“言”字旁的汉字时,在学习书写之前,教师就要告诉学生们与言语有关的字都带该偏旁,以便使大家能够理解“说”和“话”等字的构成规则。针对汉字的象形文字功能,教师更要让大家了解汉字发展的历程,进而使其感悟到汉字的趣味性。除此之外,教师要增强孩子们的认真书写汉字的意识,提醒和鼓励学生们从小就要努力锻炼写一手好的中国字。
(二)利用语文教学资源渗透传统文化
在日常课堂教学活动中,语文教学资源处处可见,充分地利用这些资源是促进传统文化渗透语文教学的重要途径,同时也是顺应素质教育趋势的内在需要。教师要充分地挖掘这些可直接利用的语文知识资源,使其始终服务于语文教学,同时又能达到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的目的。
教学楼走廊两边所张贴的名人名言或者名人生平简介等,学生们可以在课余时间驻足欣赏并将有用的名言警句记忆在脑中,以便成为自己的知识和写作材料。例如,当孩子们看到墙上的孔子名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时,就能在心中萌生出凡事都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并且要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一旦孩子们读懂《论语》中的名句,传统文化的知识必然会在其头脑中酝酿、积累。当然,语文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完全可以穿插一些中华传统民俗,譬如在教室后侧的黑板上定期更新黑板报,黑板报主题不妨以对联、传统风俗习惯故事、成语典故等为主。这样一来,有助于让孩子们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于无形中接受传统文化精神的熏陶。
(三)通过古诗教学进行渗透
对于中华的文字版本来说,古诗词是一种特殊的版本,它也被称为中华传统文化的载体,古诗词是一种再现中国传统生活及思想的一种文体,古诗词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出中华传统独有的平直与坚贞的性格,还有传统的生活方式及中华传统的民族美德,其本身也是一种传统文化。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双面传统文化的讲述时,相得益彰。从小学阶段的古诗词来看,存在着很多流传千古的古诗词,所以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对学生进行主观上的了解,并用有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能够在其中领悟中华文化的精髓与深刻内涵,进而感受到古诗中蕴含的传统魅力。例如:在对学生讲述《出塞》时,这首诗对萧条的塞外进行了描述,凸显出战争的激烈,这首诗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诗词具有着传统之美,还使学生感受到了作者对于战争的厌恶,希望人们都能过上平安安稳的日子的思想,也充分激发了学生对于诗词的欣赏兴趣,这也是对于传统文化的一种热爱,也将传统文化渗透到了教学中。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但有助于无形之中推动小学生的全面发展,还会给课堂教学带来全新的动力,促进高质量语文教学。教师要利用各种途径搭建传统文化渗透的有效平台,使孩子们时刻受到传统文化的滋养。
参考文献:
[1]姚本忠.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J/OL].学周刊,2019,4(16)
[2]马应奎.浅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中华传统文化[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14)
[3]包红芳.传统文化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渗透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