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进军
贵州省瓮安第三中学 550400
摘要: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开展过程中,要注重把握素质教育改革及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形势,注重将人本化理念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地应用及渗透,以提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进一步培养初中生语文学习能力。本文立足于人本化理念,对初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策略进行了探究和分析,希望能够为语文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人本化理念;初中语文;课堂教学
前言:人本化理念下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以“一切为了学生,高度尊重学生实际情况”理念为切入点,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充分地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使初中生对语文知识点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促进语文知识点的内化。人本化理念下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要突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指引初中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及思考,使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
一、立足前置性学习,做好知识预习工作
在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的预习工作予以重点把握,强化前置性学习,使初中生对语文知识做好预习。这样一来,通过有效地开展前置性学习,能够使初中生对语文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有助于实现师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从而指引初中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及理解,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效[1]。在前置性学习过程中,把握人本化理念,要做好教学设计工作,围绕“低入—多做—深思—高出”的原则,使初中生从最简单的知识预习入手,多学多做,循序渐进,对语文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使初中生对语文知识点进行有效地预习及思考,为课堂教学工作开展打下一个坚实基础。通过把握前置性学习,关注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逐渐地培养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以实现初中生更好地成长及发展目标。
例如,在开展部编版《回忆我的母亲》一课教学时,在课堂教学之前,做好前置性学习指导。在课堂上,教师联系《回忆我的母亲》一课的教学重点、难点知识,组织学生对母亲形象特征进行预习,并联系文中典型的事例描写,领会利用时间顺序组织材料的方法。通过指引初中生做好课前预习工作,对课文内容有一个大概的了解。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对文章语言进行把握,感受朱德母亲高尚的品德,对母爱的深沉进行有效地领会。通过把握前置性学习指引,使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得到更加有效地开展,进一步培养初中生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和自主探究能力[2]。
二、做好课堂教学引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对人本化理念的践行,要注重关注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联系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做好课堂教学指引,强化初中生对语文知识点的深入学习及思考,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在课堂教学引导过程中,围绕人本化理念,教师要针对性的培养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指引初中生对语文知识进行学习及思考,并使学生对自己的观点及看法进行表达,使初中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通过课堂教学引导,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进一步强化初中生自主学习能力,以促进语文知识点的内化发展[3]。
例如,在开展部编版《秋天的怀念》一课教学过程中,结合教学内容来看,要注重引导学生对人生道路上的困难及不幸进行正确的对待,并引导学生对文章内涵进行有效地感知。在课堂教学引导过程中,可以组织初中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结合文章内容,采取问题引导的方式,使初中生对《秋天的怀念》一课进行有效地学习及探究。如联系文章内容,作者多大的时候双腿瘫痪?作者在遇到人生挫折后,又是如何面对的呢?通过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联系文章描写,对文章体现出的情感内涵进行思考和把握。通过指引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学习,使初中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地提升,加深对文章知识点的学习及理解,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
三、创新课堂教学评价方法,做好课堂教学改善
在人本化理念下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工作,教师要注重对传统的课堂教学评价方法进行创新,对初中生的学习情况做好有效把握。通过这一方式,对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进行创新发展,引导初中生对语文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及思考,以提升语文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4]。在人本化理念下,教学评价方式要以学生为本,真实、有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这样一来,通过做好课堂教学评价,指引初中生对自身学习中的问题和不足做好反思,不断地做好自我改善,使初中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语文知识学习及思考当中[5]。
例如,在开展语文课堂教学评价过程中,结合传统教学评价方法来看,主要以教师评价为主,学生并未参与到教学评价当中,制约了课堂教学评价的效果及质量。对此,教师要结合人本化理念,突出初中生主体地位,注重结合学生自评、学生互评、教师总结性评价相结合的教学评价方法,对初中生语文知识学习情况做好把握。通过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反思自身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以做好自我改进。通过学生互评,使学生对同伴身上的问题及闪光点进行发现,使初中生善于学习他人的优点,改善自身的缺点。通过教师总结性评价,对学生语文学习情况做好总结性的概括,为初中生学习语文知识提供重要的参考及指引。通过创新教学评价方式,完善语文课堂教学工作,使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结束语:综合上述分析来看,在开展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人本化理念进行有效地把握,真正地突出以生为本的发展理念,关注于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学习特点,对课堂教学工作进行针对性的布置,发挥初中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初中生对语文知识点进行自主学习和自主探究,促进语文知识点的内化。同时,结合人本化教学理念,关注于初中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并做好教学完善工作,提升语文课堂教学的实效性,进一步培养初中生语文核心素养。
参考文献:
[1]周欢.践行大语文观 实现“从文本到人本”[J].名师在线,2018(21):16-17.
[2]李诚.人本主义思想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7(09):32-33.
[3]宁翠英.新课程背景下初中语文教学中的人文关怀教育[J].学周刊,2015(32):66.
[4]张艳雪.强化人本理念有效开展语文教学[J].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14(01):78-79.
[5]张众.浅析初中语文课堂评价与人本主义渗透[J].安徽文学(下半月),2011(11):261+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