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洪娟
成都市第四幼儿园 成都 610036
作为一名初次接任小班的青年教师,由于我在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经验不足,所以,刚开始,我看到他们吃饭,穿衣笨手笨脚的样子,总是急于求成,表现得过于勤快,给予了他们过多的帮助,教给他们的东西多,可让他们实践操作的机会较少。在一学期的学习和摸索以后,我发现,要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就要让自己往后退一步,做一名“懒”老师,要做一名“懒”老师,我认为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相信每一位幼儿,期待他们的成功
之之是我们班最小的幼儿,不会自己吃饭,不会自己穿衣服和鞋子,动作发展较差,而且不愿意做,总是依赖成人,他的家长也认为他的生活自理能力特别差,在家时什么事都是家长包办,所以一到吃饭时就等着我们喂,睡觉起来就等着我们给他穿。平时我总是有意识地让他自己做,并告诉他应该怎么做。比如,穿鞋子时,我会让他自己拿着,告诉他要把鞋子的“舌头”拉着穿进去;吃饭时让他自己拿着勺,把着他的手喂。可是他穿鞋子时总是动作极不协调而且没力的将鞋子套一套,然后开始发脾气:“哎呀!我穿不上!”大声的嚷嚷,或者把餐桌弄的乱七八糟,还把旁边的幼儿弄的不得安宁,所以,他吃饭,穿衣总是我们给他搞定。一天晚饭吃面时,由于我们给其他幼儿整理衣着,没来得及喂他,等我走到他旁边时,已经看到他的碗里只剩一点面条了,他正拿着筷子一根根的挑起来往嘴里送,虽然笨手笨脚的,但最后还是吃完了;以前他总是坐在床上等着我们给他穿衣穿鞋,自从我教他怎样穿鞋以后,他总是将鞋子拿着,对我说:“肖老师,要把鞋子的‘舌头’拉着。”可就是穿不进,一次,他换了双皮鞋,我准备等其他幼儿都穿着好后再去帮他穿鞋,可一会儿,他就跑到我面前看着我笑,我再一看他的脚,他已经将鞋子穿好了,我立即给他送去了表扬。以后只要鞋子比较好穿,在我们的鼓励下他一般都能穿上。而且,我还发现他还能自己解扣纽扣。他并不像家长口中和我们想象的那样什么都不会做,而是比其他幼儿的发展稍稍慢一点点。所以,我们必须要相信每一位幼儿,只要我们有耐心,他们一定能进步。
二、懂得放手
以前,我看着孩子们吃饭穿衣时那慢吞吞,笨手笨脚的样子,就忍不住要去帮他们完成,特别到了冬天,天气冷,为了防止他们着凉,我们会很快地帮他们穿好衣服,喂完饭。我们班的宸宸的自理能力很强,一天,和他妈妈聊天时,我了解到,宸宸在家会和妈妈一起洗碗,妈妈洗,宸宸清,每次洗完后他都会把衣服、地上弄得湿淋淋的,但他家长觉得这没关系,给他换了就好,没有担心他弄湿衣服而着凉,或者把碗摔破这类事的发生。
其实,幼儿是喜欢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来证明自己,得到成人的肯定的。可是我们成人总是顾虑的太多,害怕伤了他们的身体或者给自己添麻烦,而束缚了幼儿,让他们得不到锻炼表现的机会,而这样却加重了他们的依赖心理,生活自理能力也得不到提高。所以,我们必须要转变观念,放手让他们去做,不要让他们成为成人的附属品。
三、学会等待
为了培养幼儿的独立意识和不怕困难的意志品质,我设计了探索活动《礼物》。在活动中,幼儿解开第一关橡皮筋时,许多幼儿都解不开,找我帮忙。这时,我看到梁宇解开了橡皮筋,于是我便请他做了示范。在后来的研讨中,老师们给我提了意见:“这本来就是一项有挑战的事,可以给予他们多一点的时间去探索啊。”是呀!我太急于去过计划,却忽视了中间的细节,如果再多等一下,他们一定还会有更多解开橡皮筋的办法。在教幼儿铺床时,我也发现,虽然我教了一次两次拉被子他们做不好,但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很多幼儿都能在睡觉前将自己的被子整理好。所以,当我们将前往帮助幼儿的脚步放慢一点,站在一旁静静的等待一下,给予幼儿更多探索尝试的机会,他们会慢慢地越做越好。
四、提供便于操作的环境和材料
小班幼儿的动作发展较差,所以,我们在为幼儿选择衣服、鞋子、碗筷等生活用品时一定要考虑到幼儿的特点,以便他们操作,让他们觉得做力所能及的事是不难的,更有利于激发他们自我服务的兴趣。在娃娃家中,我们也投放了筷子、小衣服等材料,让幼儿在游戏中得到练习。
我常听说,能干勤快的妈妈会带出一个笨孩子。这样的孩子在我们的身边也屡见不鲜,我们班有的家长连他自己的孩子会自己穿衣服都不知道。所以,我要学会做一名“懒”老师,让幼儿知道自己的事情要自己做,我们给予幼儿的是启发、指导以及提供适宜的环境,而不是帮他去做,该出手时才出手,相信他们会慢慢地进步,渐渐地走向独立。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