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教学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方法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4期   作者:冯小梅
[导读] 学生进入初中阶段之后,会接触到物理这门学科
        冯小梅
        贵州省遵义市习水县第三中学 贵州省遵义市 564618
        摘要:学生进入初中阶段之后,会接触到物理这门学科。通过初中物理学科教学,可以培养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分析解决教学中所遇到的各类难题,为学生进入高中学习奠定基础。物理学科是一门比较抽象的学科类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部分同学在刚接触物理学科时,感觉找不到好的学习方式。教师在教学中,要提高物理教学效率,也是比较困难的事情。教师首先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高效学习。现阶段的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依旧问题众多,为学生的学习和教师教学带来了诸多阻碍。如何有效提高物理教学效率是当前初中物理教师所共同探讨的话题,本文就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进行探讨。
        关键词:初中物理;教学效率;方法与策略
        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要实现教学有效性,教师首先要转变自己的教学方式。根据当前的教学现状和教学要求从学生的学习实际情况出发,发挥学生在物理学习中的主体地位作用,培养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在教学中只有激发了学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学生才会更加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从而实现物理教学有效性。初中物理学科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寻找真理解决问题能力,并且让学生将所学的理论知识用于日常生活当中,让所学知识与实际生活建立有效联系。因此,教师需要寻找科学的教学策略,为学生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实现物理教学有效性。
        一、当前初中物理教学现状
        从当前的初中物理教学状况,我们不难发现,许多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物理学习比较吃力。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并未掌握物理知识精髓,在解决问题时,无法寻找有效的切入点。教师在实施物理教学的过程中,并没有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设计教学策略,这也是当前初中生物理接受能力相对较弱的原因。在当前的初中,物理学科教学过程中,教师浪费了大量的课堂时间,而并未给学生预留思考和讨论的时间。在这样的环境下学生很容易对物理学习失去兴趣。并且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物理的实践性不够重视,很少实施实验教学。学生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缺乏实践机会,不利于学生实际操作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对物理学科学习能力有所欠缺,更难实现物理学习的有效性。
        二、实现初中物理学科教学学生学习有效性的策略
        (一)联系学生实际生活创设有效教学情境
        随着当前教育的发展与创新,初中物理学科教学更加关注的是学生的有效学习。在教学中需要,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物理学习方式,并提高学生的各方面能力。例如,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提高,分析问题能力的培养,以及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的。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当中,教师应注重学生学习的有效性并联系实际生活,创设有效教学情境。在日常生活当中,有许多现象与物理知识有密切联系,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能够合理的运用这些知识和信息,会让教学内容更加丰富多样,激发学生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对物理学习拥有更强大的动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创设时需要联系日常生活,让所学物理知识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互结合。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力与运动》相关知识时,笔者首先寻找相关的教学资料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笔者向学生展示了火箭发射视频,在视频中火箭底部有白色蒸汽喷发,火箭被推入高空。

当学生观看完这段视频之后,笔者创设问题:火箭是怎样升空的?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然后导入本次所要学习的内容。这样的问题会让学生产生好奇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有效性。
        (二)重视物理实验教学的作用
        物理学科是一门注重实践性的学科,学生在物理学科学习过程中,需要结合实验进行教学,让物理知识能够更好地呈现出来,有更直观的学习体验。学生更加积极的参与物理实验学习,通过实验激发学生对物理学习的探究精神,增加学生物理学习动力。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学生通过亲自操作,自主了解物理相关性质,不仅提升了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还能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压强》相关知识内容时,在上课之前笔者让学生动手实验,将鸡蛋握在手中,当学生用力时,鸡蛋并不会破碎。而鸡蛋放在课桌上轻敲,鸡蛋就会碎掉,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通过这一问题的提出,笔者将学生划分成学习小组进行实验探讨,学生在不断地尝试与讨论过程中,总结出:当鸡蛋在手中时,受力面积较大,压强较小,鸡蛋不会碎掉。而鸡蛋放在桌面时,受力面积较小,所述要压强较大,会碎掉。通过这一实验,让学生知道压强的大小与受力面积有一定的联系。通过学生的亲身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物理学习的乐趣。在实践过程中学生对所学习的内容有更清晰的理解,这样的教学会更加具有趣味性。学生会更加积极的参与,这也能增加学生物理学习的有效性,提升整体课堂教学质量。
        (三)初中物理教学中信息技术的有效运用
        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当中的应用,能让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通过信息技术可以让原本比较抽象的知识内容变得更加形象直观。一些具有难度和危险性的实验,可以通过多媒体设施直观的将实验过程、操作程序展示给学生。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教学效率,确保学生人身安全。在当前的教学理念下,教师需要结合教学现状和教学需求,寻找更丰富的网络教学资源,更好地服务于教学。当然教师也需要积极参与网络教学资源建设,引导学生有效利用信息技术获取丰富物理知识。例如,在学习《浮力》之后,当遇“物体重100N,将该物体放入水中,弹簧秤的读数为80N,求物体受到浮力。”这类问题时,笔者采用启发式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教学,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对学生进行引导。教学中笔者也会努力建设专题教学网站,鼓励学生自主合作学习,采用更多渠道,让学生获取丰富学习资源。通过信息技术的运用,让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设计。不仅能够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让学生更加积极自主的参与学习。也能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性作用,避免传统的教学弊端。
        结语:总而言之,在初中物理学科教学中,要提高学生物理学习有效性。教师在教学中,需要寻找科学合理的教学策略。将物理教学方法与学生的学习方法,相互联系。教师在教学中,需要不断地分析总结,寻找更加科学的教学策略,提高物理教学质量,增加物理教学趣味性,让学生喜欢学习物理。
        参考文献:
        [1]马振刚. 初中物理教学中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C]// 现代教育教学探索学术交流会. 0.
        [2]丁兆选. 论初中物理教学如何促进学生有效学习[J]. 中国校外教育, 2016.
        [3]李秀兰. 初中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效性学习的方法探究[J].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3, 000(031):70-70.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