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福华
湖南省常宁市西岭镇中心学校
摘要:物理学科是中学阶段必须学习的一门课程,也是将实验作为基础内容的一门课程,物理实验教学的质量对于学生所掌握的中学物理知识产生了直接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中学物理教学效果。因此,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成为目前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本文基于这一问题基础上做出重点研究。
关键词:中学物理;实验;教学
引言
初中《物理课程标准》提到:“物理实验是人类对于世界进行正确认识最为重要的一个活动,是科学研究的基础保障,科学探究不仅是学生的学习目标,更是最为重要的一种教学方式”。在课程标准中纳入实验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习重心由过于重视传授知识转变为对于知识的探究,有利于学生从被动学习转变为主动学习,并对其探究能力、创新精神、科学态度进行培养。由此可见,中学物理教师需要对自身的教学观念和模式进行及时转变,引导自身专业素质的提升,并和新课程要求、新教材内容相适应。
1.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现状
1.1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不足
中学阶段学生需要掌握的学科非常众多,而物理学科设置的时间相对较少,再加上学生在物理实验教学课堂教学过程中主要跟随教师思维进行学习,基本上不会自主探究物理知识。这就表明学生并不具备较强的自主探究能力,也无法保证物理实验教学效果的实现。
1.2教学设备与师资匮乏
虽然教育工作长期受到相关部门的重视,同时也投入了大量的资金和基础设备,但是一些地区中学校还是缺失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所需要的专业设备和科学仪器,这严重制约到实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除此之外,虽然一些学校的实验器材和科学设备较为齐全,但是专业化物理教师数量不足,许多中学物理教师所具备的实验教学经验并不良好,这进一步阻碍了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开展进程。
2.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相关措施
2.1加大教学投入力度
要想提升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这就需要相关部门根据实际情况增加对于教育事业的投入量。第一,投入更多资金对实验教学所需的器材设备进行购置,特别是要根据新课改要求以及中学物理教材大纲内容对相应的实验设备和科学器材进行购买,以此将良好基础保障提供给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顺利实施。第二,增加对于师资力量的投入量,定期针对中学物理教师开展培训工作,引导其参与到实验教学技能的培训过程中,以此有利于中学物理教师所具备的实验教学能力得以增强,进而保证中学物理实验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
2.2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年级新开设了物理这一学科,教材中《引言》部分是物理学科的启蒙内容,这一节内容的开展在物理学习中发挥出良好作用。所以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行培养,教师需要对生动有趣、新颖的物理实验进行设置,例如“竹筷生根”:将半杯大米装在一个杯子中,并在大米中间插入一根筷子使得大米被完全压紧,使得竹筷保持直立状态。
然后不断向杯子中加入大米,在加入大米的同时还要将其压紧,直至大米完全装满杯子,再将少许水加入到杯子中,稍等片刻后教师提问“竹筷能不能将装有大米的杯子提起来?”学生都认为这是不可能成功的。而当学生看到一根竹筷确实将装有大米的杯子提起时全部都惊呆了,以此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积极性。人们对于某一事物所产生的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当第一节物理课让学生感觉在看魔术表演一样时,就会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并且愿意主动的参与并探究中学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从而产生好好学习物理知识的坚定信念。
2.3实验教学相关素材的搜集
针对中学物理课程《声音是什么》进行讲解时,教师可以事先要求学生对家里可以发声的物件进行寻找,包括纸盒、塑料纸、铃铛、口哨等,并将寻找到的物件带到物理课堂上。首先,教师让学生对自己寻找到的物件进行拨弄并发出声响,学生所采用的方式包括吹、拍、弹、敲等,这些方式都能使得物件发出声响,引导学生对“声音的世界”进行感知;其次,教师对于“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这一问题进行提出,学生可以去看、去听、去动手做实验来研究该问题,并相互之间形成讨论,再加上教师的指导进行重点探究;最后,在学生共同探究后形成物理结论,也就是“物体在振动下产生了声音”。与此同时,教师让学生感受自己说话时喉咙产生的振动感,并对蝉鸣等自然现象进行解释说明,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在实验教学结束之后,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存在的物理现象进行主动了解。例如,当“神舟”九号正式发射时,要求学生观看电视画面,并借助于网络媒体对相关信息进行收集,从而了解航天员的生活和工作内容。有利于学生感知到物理知识无处不在,引导学生将中学物理和日常生活相结合。
2.4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活动
要想提升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的整体质量,最为关键的环节就是实验探究活动的开展是否具备合理性,这就需要中学物理教师在实验教学课堂上需要重视以下三方面:首先,将合理化的物理实验探究问题提供给学生,教师需要结合学生自身水平以及中学物理教材内容对相应的实验探究问题进行设计,有利于学生在实验探究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并感知中学物理所带来的乐趣;其次,组织学生积极探究物理问题,并引导其主动参与到中学物理实验过程中。例如,当教师对于摩擦力实验进行讲解时可以对“为什么我手中物理课本不会掉下来”这一问题进行提出,同时提问学生“如果我手中是文具等会不会掉下来?”以此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和探究,并对问题中所包含的物理原理——摩擦力进行引出,学生则针对“什么因素会对摩擦力产生影响”开展实验探究,有利于学生自身实验探究能力的增强;最后,教师引导学生在实验探究活动完成之后进行归纳总结,保证学生所掌握的物理知识更为深刻。
总结
总而言之,实验教学是学习以及研究物理学科最为重要的一种方式,在中学物理教学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影响作用。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能够在实验中获取到科学结论,有利于学生形成尊重科学和客观事实的良好习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实验教学作用的有效发挥。只有当教师对传统教学思想进行转变,才能保证学生在实验教学中掌握中学物理知识,并培养学生形成实验探究能力。
参考文献
[1]李建海. 中学物理演示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实验教学与仪器, 2019(Z1).
[2]常芳. 探究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中华少年, 2019(11).
[3]查启平.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 散文百家(下), 201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