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质量通病的管控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6期上   作者:黄蓉
[导读] 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工程建设已逐渐趋于智能化发展形势,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尽管建筑智能化工程建设具有很多的优势,但在实际工程施工建设中仍然出现了一系列质量通病问题,对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深圳市中深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黄蓉  518000

摘要:随着科技水平的不断提升,建筑工程建设已逐渐趋于智能化发展形势,建设规模逐步扩大,尽管建筑智能化工程建设具有很多的优势,但在实际工程施工建设中仍然出现了一系列质量通病问题,对建筑物的质量与安全性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所以,需要对这些质量通病问题以及相应的管控措施进行分析。
关键词: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通病;管控措施
        在各种科技手段的支持之下,建筑智能化已经发展成为现代工程建设中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数量也在逐渐的增多,对施工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了保证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建设的质量与安全性更高,需要着重关注其中出现的质量通病问题,并对其进行管控,进一步提升工程质量与实际应用效果。
        一、建筑智能化工程简述
        建筑智能化工程囊括了十几个子系统,涉及到电梯、给排水、电气、土建等多种专业系统,其施工主要分为系统软件的开发调式与硬件设备的安装。其中,系统软件和用户之间的联系非常密切,硬件设备的安装同机电、装修、土建等息息相关。在科技不断发展的背景之下,智能化设备越来越多,人们已经逐步认可对智能化设备及系统的使用。在日常生活中经常见到火灾自动报警、信息网络系统等,这些都是智能化工程的具体应用。所以,对于建筑工程建设而言,建筑智能化的发展是大势所趋,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形势。
        二、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分析
        1.设备安装与分布问题
        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建设中一个主要的问题就是设备安装与分布问题,这类问题的产生会对建筑工程的应用质量造成重大的影响,还会出现很多的不良功耗问题,对工程稳定应用产生了不利影响。其中,设备安装与分布问题主要表现为设备安装与分布缺少合理性,导致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出现了信号传输偏差,以及拒动等多种不良情况,进而造成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出现了更多的不良问题。对设备的稳定性应用效果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甚至会形成一些经济损失和安全事故。
        2.设备接线缺少规范性
        智能化施工建设过程中最常见的质量问题就是设备接线不规范、标识不统一等。很多工作人员由于操作出现错误,形成了接线问题,接线工作杂乱无章,线缆接头也没有进行相关的处理等。施工流程复杂性较高,环节也很多,若没有合理的接地屏蔽线的屏蔽层,只是通过简单的操作进行处理,则会对后期的传输信号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也就无法保证系统的稳定效果良好,也使维护工作出现了更多的困难。
        3.线缆类工程中出现材料混用问题
        建筑智能化工程包括了很多的子系统,涉及到多种专业系统,每一个系统对应专门的线缆类型,甚至一些系统需要定制线缆材料。然而,在实际施工建设中,施工人员并没有注意到不同线缆材料会对施工质量造成影响,有的施工人员为了操作的便利性,并没有根据规定要求使用对应的线缆材料,导致线缆的使用出现了混用的现象。或者一些施工单位为了节省成本,选择一些不符合标准、价格低廉的线缆材料,这会对工程质量造成严重影响,并且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问题。
        4.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
        建筑智能化施工建设已经非常广泛了,但是还未能建立比较完整的、健全的法律法规,所以导致工程质量管理出现了很大的漏洞,没有法律可以遵循,出现了无法可依的情形,形成了管理混乱的现象。当然,也难以对整个施工过程进行合理、科学、有效的管理,最终出现了很多的施工质量问题。由于法律法规的不完善,也就很难对建筑智能化工程单位进行良好的约束与指导,所以就会出现忽视质量管理工作的现象,对工程的实际应用造成了极大的影响。



        5.管理人员专业技术水平低
        建筑智能化工程的发展节省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但是国内建筑智能化建设施工水平还需要进一步提升,缺少充足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支持,很多的核心技术仍然需要国外的支持,并没有建立一套完整、健全的施工计划方案,而且施工管理制度也需要改进。在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对于建筑智能化施工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建筑智能化工程包含了很多专业系统与技术问题,但是大部分的建筑施工管理人员所了解的专业知识不足,关于建筑智能化工程的专业性知识未能全面、充分的了解与掌握,对施工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也是不利的。
        三、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质量管控分析
        1.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对于建筑智能化工程而言,国内现存的相关法律法规非常少,难以保障建筑智能化施工建设过程中有法可依。所以,应该依据建筑智能化领域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从而可以从法律的角度来监督施工质量,为建筑的建设以及实际应用保驾护航,也有利于建筑业智能化长远、平稳发展。
        2.施工全阶段控制
        首先,需要做好施工前期的管控工作。一是确保施工图纸交底工作完好。在施工之前,相关工作人员需要根据施工的具体状况对图纸进行分析,确保没有失误,若出现问题,需要及时进行处理。技术负责人与施工技术人员的交底工作需完好,并保证施工技术人员已经清楚施工具体要求与要点。交底工作需要书面记录存档,并签字;二是提高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力度。建筑智能化施工建设过程涉及的系统较多,尤其是电的使用非常频繁,需要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技能、专业水平等;三是做好设备验收工作。建筑智能化工程的施工质量同设备的质量息息相关,所以需要对相关的设备与材料进行严格的验收,检查是否存在不合格、不达标的材料设备,并与工作人员及时进行沟通。另外,设备材料验收时,还需要做好记录存档。
        其次,做好施工过程中的管控工作。一是做好基础施工工作。主要包括管线预埋等多项工作。严格按照图纸及要求选择合适的管材,避免使用不符合规定的钢管材料。还需要按照图纸进行检验,对标高、粉刷层厚度等进行认真的检查;二是设备安装工作要严格。建筑智能化工程建设离不开设备材料的应用,所以对于设备的安装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要求进行,并且在搬运设备时需要谨慎,轻拿轻放,防止精密零件出现松动问题,以避免出现设备故障现象。安装完成之后需要进行相关的调试与试运行,一旦发现问题需要科学合理的进行解决,此外,调试人员还需要熟悉系统,具备高水平的技术能力。
        最后,施工完成之后还应该对工程质量进行控制,主要分为几个方面:一是对工程施工质量进行严格的验收,对质量报告进行复核;二是对所上报的竣工图进行严密的审核,并组织人员进行联动试车;三是对工程中各项验收资料以及相关的数据进行汇总、整理,并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四是再次对各类数据报告进行检验。上述工作需要工作人员认真、负责的进行。
        3.加强质量管理队伍的建设
        在建筑智能化施工建设中,缺少专业性、高水平的管理人员,为了增强施工质量,有必要建设一支高水平、专业性的质量管理团队。建筑单位需要聘用一些经验丰富、专业性较强的管理人员,或者对原有的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知识与技能培训教育,还可以开展多种形式的经验交流活动,加强管理人员之间的交流,能够有效的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增长。
        结束语:整体而言,国内建筑智能化工程发展情况较好,但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并也存在巨大的提升空间。在施工建设过程中,施工单位与施工人员、现场管理人员等都需要提高警惕,严格按照具体要求与规定来进行操作,保证施工质量安全可靠。
参考文献:
[1]杨剑文.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质量通病的管控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9(34):118.
[2]张孟鹏.探讨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的质量通病及控制措施[J].中华建设,2018(12):66-67.
[3]杨新星.建筑智能化系统工程施工质量通病及控制[J].四川水泥,2018(01):252.
[4]杨玉忠.分析建筑智能化在工程施工中质量管理方面的问题和应对之策[J].山东工业技术,2017(08):150.
[5]莫校海.浅析建筑智能化工程施工中质量通病及控制策略[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6(02):72-7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