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邦红
重庆市南川区合溪镇中心小学校408428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深入进行,小学数学教学也面临着一定的创新挑战,对于小学的数学教学来说,如何提高教学的质量、提高小学生的数学能力成为教学的重点,基于新课改背景下探索的心得和对小学数学的教学经验,谈谈自己对于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看法和建议。
关键词:新课改;小学数学;教学质量
新课程改革至今已经推行了十多年,这十多年间,从推行之初受到人们的质疑,到如今形成一定的模式,新课程可以说经历了重重的困难,但是其结果是可喜的,教师以及学生都从新课程改革中获得了一定的收益。这些成功的经验是值得后人借鉴和学习的,因此,本文将结合小学数学课程改革的实际,分析新课程改革后小学数学教学方法,为未来的新手教师提供经验,以便促进小学数学教育更好的发展。
一、丰富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提升教学质量
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的不足也是阻碍学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教师尽可能的为农村学生提供和开发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使自己的教学资源和教学手段更加多样化,将农村小学普遍拥有的现代远程教育资源充分利用起来,以多媒体教学为例:多媒体教学的优势之一就是可以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在课堂上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将书本上枯燥的知识以图片、动画、声音的形式展现出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爱上数学课。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多媒体的3D技术将平面图形立体化,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使抽象的问题变得更加直观,简单易懂,从而降低了教师教学难度,也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理解的更加透彻,提高了课堂的教学质量。
例如在学习《圆柱和圆锥》课时,立体图形的认识需要学生建立空间思维,这是一个教学难点,将立体图形在黑板上画出来,不仅需要教师扎实的绘画功底,同时学生看起来也不是很直观,导致教学难度加大。如果用多媒体进行辅助教学,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教师可以利用3D技术,将立体的圆锥和圆柱用多媒体去展示,可以让同学们360度的观看圆柱和圆锥,通过这样的高科技手段,必定会引起学生的好奇,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的学习之中。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的建立起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二、培养兴趣,激发学生们的求知欲望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倘若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充满强烈的兴趣,那么即便没有教师和家长的督促,学生也能够主动投入到数学的学习和探究中去。因此,教师还需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导向,选择合适的、有趣的游戏融入课堂,使学生的兴趣得到激发,进而培养学生的能动性和学习能力。低年级的学生对于参与感、互动感强的游戏最感兴趣,同时新颖、有趣的内容更容易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此时,数学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设计相关的小游戏,引起学生的好奇心,调动起积极性。
1. 注重游戏内容的
再好玩的游戏在经过多次重复后,也会使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在游戏教学中非常需要注意游戏内容的及时更新,保持学生的新鲜感,兴趣自然就会留住。同时,要注意游戏内容与教材的关联性,不能让游戏教学中的教学因素流于形式,达不到教学效果。
2. 有目的性的在教学中使用游戏
要用游戏来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首先要明确一点,即游戏的最终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学习。只有在明确了这一点之后,教师的游戏教学才是有作用的。反之,如果仅仅是为了做游戏而在教学中插入游戏环节,只会浪费课堂时间,起到适得其反的作用。
在游戏中,教师要主动引导学生参与进来,并用游戏极强的趣味性去吸引学生,培养其动手实践的能力与实践精神,以此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 联系生活内容,游戏贴近实际
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更好与生活衔接。教学改革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实际解决问题能力,利用游戏模式对学生进行引导,充分激发学生的感知与理性思维。因此,教师应根据数学教学内容,将游戏与生活良好结合,为学生提供更广阔学习空间,选择合理的教学游戏,并注重教材内容与游戏的衔接,在劳逸结合的实践中培养学生学习能力,进而使学生更好的掌握数学学习方法。
例如,在学习“长度单位”时,由于长度单位在现实生活中应用广泛,教师可以结合实际例子,促进学生对长度单位进行感知。教师在为学生设计游戏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身高特点,选择几名差异大的学生,由学生站成一排,依次为学生介绍米、分米、厘米单位,观看学生身高差距,进而促进学生掌握基础性知识点,使学生加深知识的印象。另外,教师应给出充足时间,使之前的几名学生回到座位上,组成小组合作,交流学生的学习心得,共同学习,携手进步。在学生完善认知后,教师可以呼吁全班学生参与课堂小活动中,要求学生找到铅笔盒中最短与最长的铅笔进行计算。利用此种游戏方式,能够增强学生的数学理解,提高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促进学生数学学习水平的提高。让学生深刻的理解学习内。虽然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存在很高的难度,但是并不是完全不能进行的,教师应该根据自身的实践教学经验以及生活经验为出发点,创设出符合教学需要的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得学习具备较高的学习兴趣。在教学阶段,教师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应用讲故事、谜语设定、游戏角色扮演等方式来进行情景的创设,还可以引入一定的问题让学生来进行独立思考、主动研究,及时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教师根据实际教学需要来设定一定的趣味游戏,比如在乘法口诀教学中,可以通过一些道具的设定来培养学生来进行知识的探究和真理的寻找。游戏教学方式可以更好的提升学习效果,消除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和不足,让学生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具备更高的兴趣,充分的发掘学生的潜力,开发学习能力,提升学习能力。利用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习理解抽象的知识,使得数学学习更加的顺利。小学数学教师,设计合适的教学情境,要利用小学生的心里特点,结合所学习的知识进行教学,进行全面的引导,从而可以开发学生的脑筋,培养独立思考能力,让学生具备非常良好的学习兴趣。
三、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流
很多教师都抱怨说学生没有自觉性,虽然学习的好坏是学生起着主导作用,但是,教师的指导也是非常重要的。很多学生渐渐地对数学失去兴趣,最主要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数学学起来很难,他们很多知识都不懂。为了解决这种情况教师应该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在实际的学习中教师要多找学生谈话,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跟他们学习中的困难,这样一对一的谈话交流方式能更好的了解学生的情况,能有效帮助他们提高学生的数学成绩。
例如,在数学学习中,有些学生对一个知识点没有弄明白,学生没有主动去解决,教师也没有检验学生的学习情况,而是接着上新课,慢慢地,学生在学习中不懂得的知识积累越来越多,因而,学生就觉得数学学习起来很困难,慢慢地失去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兴趣。但是,如果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问题很少,那么,他的数学成绩越来越好,对数学的学习自然而然就充满了兴趣。综上所述,在小学生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多去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多帮助学生解决这些困难,把数学中存在的疑惑慢慢地消灭,多去倾听学生的想法,综合学生的想法指定学生感兴趣的教学活动,提升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
结语:小学数学教育是数学研究的开端,教师对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新课改”要求教师树立正确的教师观,遵循教师职业道德,做一名合格的教师。
参考文献:
[1]徐艳平.探究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学苑教育,2018(14)
[2]钟柳霞. 提高小学数学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J]. 好家长,2017(57):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