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依
云南省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勐海县第一小学象山校区 666200
摘要:小学数学对于学生来说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要充分利用小学阶段学生“喜新”的特点,结合数学这门课程的特殊性,来帮助学生的学习效果得到有效提升。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互动教学的重要性油然而生,本文正是对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如何有效运用互动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互动教学;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应用研究
引言:小学数学因其极强逻辑衍生性对小学阶段学生自身的成长有着重要意义。而伴随着新课改发展而出现的互动教学,以其能够有效提升教师自身的教学水平和学生的学习能力受到了广大教师群体的欢迎,且多角度促使教师自身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实质上的创新,提升了有限时间内的教学质量。
一、转变教师和学生角色,拉近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基于长期以来多重思维的影响,进而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存在着一种尊敬但显得过于疏远的关系,学生对教师所讲述的知识,一味认为是正确的,而很难自身去产生思考,并通过自身的思考带动自身思维的成长。基于这种状况的存在,教师要在改变自身观念的基础上,改变学生的观念,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进而为教学过程中展开有效互动教学奠定良好基础。例如在面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法》这一教学章节的过程中,在进行教学前,教师首先可以要求学生去进行预习。接着在上课时,教师首先可以在黑板上举例列出几道简单的例题,如0.9×6?、7×0.08、1.87×0、0.3×0.6、0.24×2等,紧接着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以一定的时间,让学生先自己进行计算。当观察到学生基本上都已经完成计算后,教师可以邀请一些学生到黑板上去写下自己的答案。通过学生的作答,得出答案分别为5.4、0.56、0、0.18、0.48,然后教师可以让学生先自己进行答案的核对,在这一过程中,针对每一道题,教师都可以让学生自己来对计算过程进行讲解,看看学生在讲解过程中是否运用上了课本所讲解的知识,通过这样的方式,教师能够对学生的预习情况进行一个有效的了解。同时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也可以将更为简单的计算方式交给学生。如关于0.24×2,一方面可以运用以往的加法知识,即等于0.24+0.24,也可以等于24×2/100,通过学生自己更多在课堂上进行展示的方式,能够使得互动教学的开展真正得到有效体现。
二、多样化师生互动形式,课堂与课下充分结合
就当前小学数学教学来说,在其教学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为显著的就是小学阶段学生自身的思维能力与小学数学深层次知识之间不相适应的问题,学生很难从教师单纯对知识的讲解中理解到数学内容背后深刻的含义。因此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是促进小学数学教学的必然发展趋势,基于此教师要多样化自身和学生之间的互动形式,在课堂上与课后形成充分的结合。
例如,在面对人教版五年级下册《分数的加法和减法》这一教学章节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向学生提出这么一个问题,“同学们,关于1+2=3与+=这样两个式子,你们觉得这两个式子之间是存在相应的联系的吗?以及其之间的算理是不是一样的呢?当学生通过计算得出,在关于1+2=3这一个计算过程中,由于以往的学习知识,学生能够很容易得出计算理论为三个1之间进行加减,而关于+=这一个式子,由于其分母相同,因此学生所需要进行的计算也就是关于分子的计算,而分子的计算则与之前学生进行的整数计算过程一致。两个式子之间的算理是一样的,只是其计数单位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时,教师可以留下与之相对应课后作业,即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在课后去进行寻找,看看在之前学习过的数字中能够找到多少组算理相同,只是计数单位发生了改变的式子。通过这样的方式,能够实现课堂上和课后之间的有效互动,促进学生自身学习效果的提升。最后教师还可以针对学生找到的式子进行一个简单的计算比赛,在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寻找到的式子中,存在这分子相同,但分母并不一致的式子,因此教师可以有效借用这一例题的存在,引导学生对通分这一计算过程有着更深层次的认知。如关于与这样两个式子,教师可以首先带领学生将这一个式子变为,再进行加减。通过这样的方式,提升学生自身的学习效果。
三、发挥学生自身主体能动性,多形式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所谓有效的互动教学,不仅仅只是体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变得更为密切,在学习过程中,学生能勇于去探索并提出问题,同时也在另一方面体现在学生互相之间的关系上,由于学生互相之间的年龄相仿,在对待很多事物上能够很快产生有效共鸣,从而通过学生之间展开的小组合作学习,实现教学过程中的有效互动教学。例如在面对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分数乘法》这一教学章节的过程中,教师首先可以分发给学生一张试卷,试卷上是有关分数乘法的简单例题,如 × 、 × 、12× 等,接着在学生完成计算的过程中,对于这几个式子,通过学生自己的观察,以及教师的引导,学生得出了都是可以进行约分的计算,如关于和,两个乘数之间的分子与分母可以进行约分,从而得到两个新的式子,即1和,同样的方式,可以将和变为和,从而再用两个新的式子进行相乘,最终得到结果。当学生通过计算,得出计算结果分别为、、10。接着根据学生自己的意愿以及教师前期观察得来的经验,对学生进行分组。接着在分组完成后,教师可以根据分数乘法的相关教学内容,对学生进行教学内容的分配,在完成教学分配后,教师可以给予学生以一定的时间进行准备,在学生完成准备后,教师让学生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讲解,且教师唯一的硬性要求是整个小组的同学都要进行讲解,不管讲解的时间有多长,但是每一个同学都要进行讲解。通过这样的互动教学方式,促进学生自身学习效果的有效提升。
结束语:对学生的培养绝不仅仅只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其需要教师付出多种努力。但伴随着新课改的发展,教师也逐渐意识到进一步重视学生自身教学主体性的重要,因此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下,教师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的过程中运用互动教学,能够有效提升自身教学水平,促进学生思维多向发展,真正帮助学生自身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慧玲. 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C]// 教师教育论坛(第六辑). 2019.
[2]郑玉建. 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 新课程(中), 2017, 000(011):P.180-180.
[3]马如国. 互动教学在小学数学高年级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 课程教育研究: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2017, 000(018):P.18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