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4期   作者:孙忠库
[导读] 必要的师生互动,可以为课堂教学魅力彰显注入新鲜血液
        孙忠库
        吉林省东辽县凌云乡中学校   136602
        摘要:必要的师生互动,可以为课堂教学魅力彰显注入新鲜血液,既增进了师生关系,拉近了师生距离,又凸显了学生主体地位,满足了学生思维个性,对学生理解能力提升、思维能力增强、认知能力完善、学习潜能激活给予强劲而坚实的保证。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教学指导时,应该多设计一些针对性、实效性、科学性师生互动,让学生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更好表现自己,提升自己,发展自己。并为促进课堂教学效能提升,确保为学生学习夙愿实现奠基铺路。同时,通过对师生互动的优化、调控、落实,让学生在更为宽泛、多元、生动的认知路径内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带动学生以积极态度、饱满热情、浓厚兴趣、迫切夙愿投身数学学习,获得认知蜕变。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师生互动;浅谈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的实现,既是对新课改理念的深度渗透,又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切实满足。而且,随着互动教学的逐步践行,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多元性、丰富性、有效性也将获得充分彰显。但是,在长期以来传统教学思想观念的束缚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师生互动实现则存在诸多禁锢,甚至很多师生互动并未真正凸显其作用,发挥其价值。一方面,在以教师为主体的教学生态内,很多教学活动的开展,教学措施的实施,数学知识的学习,大都以教师的单纯讲授,强制灌输为主,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只能被动接受,其个性需要、发展夙愿长时间被搁置。另一方面,在以知识为载体的课堂指导下,教师关注更多的是学生对于数学概念、公式、理论的识记、背诵,至于知识的生成过程,应用情况,现实意义,则很少被提及,久而久之,学生便陷入思维定势,其数学素养的培育也成了一句空话。基于此,针对新时代初中数学教学的发展导向与现实定位,教师应该重新审视师生课堂关系,界定教学教学价值。通过对师生互动的设计、组织、开展,让学生在多元互动、深刻体悟、丰富感知、高效探究中更好学习数学知识,切实提升数学综合素养。
        一、以和谐师生氛围为辅助,提升师生互动效能
        为了确保师生互动作用得以切实发挥,功能得以充分彰显,教师应该加强对和谐师生氛围的营造,以促使师生在课堂教学中平等相处、民主共生。并借助对不同教学活动的设计,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思考、积极表达、勇于探索、乐于展示,不断点燃其思维火花,激活其思想认知,为师生互动的实现创设条件,搭建平台,提供助力。一是切实转变教学观念。必须认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理念、思想对学生数学思维的禁锢,数学认知的束缚,数学发展的制约,进而在课堂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需要设计教学活动、布置教学任务、创设教学情境、提出教学问题,为师生互动搭建平台、创设条件,引导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主动参与、积极思考、深度探究,为确保师生互动有效实现而提供保证。二是学会师生和谐共处。针对不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表现、反映、情况,教师应该给予充分关注,更多关爱。对于学生出现的错误,耐心分析、辅导、帮教;对于学生获得的进步,大加赞赏、肯定、鼓励;对于学生的提问、质疑、困惑等,应该表现出极大的信任感与尊重感,和学生共同分析,共同解答,以逐步树立学生的学习自信。三是灵活搭建互动平台。为学生提供互动交流的机会,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感受数学的魅力,体悟数学的内涵。同时,可以将课堂互动衍射至课外,利用网络媒介、交互工具等,以学生随时探究数学问题,共同分析数学知识,使数学教学在更为宽泛、多元、丰富的生态内得以开展、进行。


        例如,在“画轴对称图形”教学中,为了确保学生充分理解已知点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变化规律,教师可以以师生互动为辅助,在课前利用交互平台布置预习任务,让学生开展自学,获得初步认识;课堂中,针对不同学生在认识、理解、学习中存在的认识偏差,思想误区,和学生共同交流、分析、研讨;课后,针对不同学生情况,设置分层巩固提升作业,让学生在作业的基础上反馈自己对于知识的掌握情况。同时,在作业批阅时,教师可以利用一些个性化评语、丰富性点拨等,使学生在师生互动中获得提升、发展。
        二、以多元提问引导为驱动,增强课堂教学活力
        课堂提问是衔接教师与学生之间互动的纽带,可以为课堂教学中的师生提问得以实现而注入新鲜血液,提供强劲动力。一方面,教师应该通过对一些具有针对性、目的性、发展性问题的展示、融入,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开展探究、分析、思考,以切实拓宽学生的数学视野,丰富学生对于同一知识的发散性学习,让学生在举一返三、触类旁通中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另一方面,借助对一些生活性、现实性问题的探究,使数学提问的内涵更加丰富,既增加了问题的深度、广度,又提升了提问的丰富性、科学性、有效性,让学生在诸多互动性问题的作用下主动与教师开展交流,积极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理解,以全面增强课堂教学活力。
        例如,在“统计调查”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开展探究式互动主题活动的方式,让学生在课堂内就自己喜爱的娱乐项目、体育活动、流行歌曲等进行调查,予以统计。针对不同学生所提供的参考方式方法,教师和班级学生一起分析、论证,让学生在更为宽泛的师生互动中构建思维体系,掌握“统计调查”的具体方法。
        三、以现代信息技术为载体,塑造学生数学素养
        近年来,随着诸多现代化信息技术工具、资源、素材等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引入,师生互动的形式、路径也显得更加多样、生动、丰富。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以交互式电子白板、数学教学微课等工具,并适时融入翻转课堂、网络媒介等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以更为宽广的路径开展探究、进行互动、投身学习。一方面,对于一些比较复杂、深奥、疑难的数学知识、问题等,教师可以借助更为形象、直观、生动的图画、视频、音频、微课等予以展示,让学生在思维变迁中开展互动,提高师生互动的频率,增强师生互动的效率。另一方面,根据不同学生需要,在教学中适时融入鲜活媒介素材,并尽量结合生活实际,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将数学学习的过程转换为师生互动的动力,进而为确保学生数学素养塑造而奠基铺路。
        四、结论
        总之,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互动教学的实现,既符合学生认知、发展、学习需要,又顺应时代潮流,契合数学特性。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数学课堂师生互动设计时,应该加强对具体知识特点与学生发展需要的考量、研判、探究,借助对教学措施的优化、教学路径的拓展、教学方式的变革、教学资源的整合,让学生在更为多元、丰富、生动、有效的互动生态内学习数学知识,提升数学素养。让师生互动更好服务于课堂教学效率提升,更好服务于学生数学学习发展。
参考文献:
        [1]蒋雪莲.论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互动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9(41):156-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