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班主任如何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4期   作者:余晓雯
[导读] 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生生活的基本组织
        余晓雯
        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泰美中心小学 广东省惠州市 516166
        摘要:班级是学校工作的一个基本单位,也是学生生活的基本组织,而班主任是集体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小学的班级管理对象是充满个性差异的学生,因此小学的班级管理工作看似简单,实际上是最繁琐最复杂的的一项。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不一样,面对不一样的学生环境,对班主任的要求又会有所不同的。
        【关键字】班主任  班级管理  班级建设
        由于环境和各方面条件的限制,农村学校的学生家庭背景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农村学校的班主任是面临各种情境,各种问题和各种挑战。那么在新时期新形势下,作为一名农村学校的的班主任,又应该怎样管理班级,履行我们班主任的职责呢?我觉得主要要做到以下几点:
一、培养孩子自律性是建立良好班风的关键
        一个良好的班集体,必定有良好的班风纪律。班风纪律不是靠某个学生就可以建立起来的,是需要整个班的学生同心协力,共同努力建设的。从事农村教学工作七年中,每一个 新学年都接手一个新班级,开学第一个月的班主任工作是非常艰巨,也是非常辛苦的。对于一切的新面孔,作为班主任在还没完全熟悉每一个学生性格特点的情况下,是比较难采用一些特别的方法管理班级,但是不管面对怎么样的学生,自律性的培养都是统一的,因此抓住关键时刻首先培养孩子的自律性,对后续班级管理工作有很大的好处。管理过程中发现很多学生都具有相同的不良行为:上课容易趴桌子。“趴桌子”的不良行为即影响班级形象,也对学生本人身体成长造成影响。因此班级管理中必定要求每一个学生坐姿,站姿必须规范,上课过程不允许出现趴着的现象。班主任必须时刻提醒学生保持良好的坐姿,这样可以有效的控制学生的行为,让学生逐渐意识自己的行为规范。学生能做到控制自己的课上行为,培养自身的自律能力,自律性意识逐渐培养起来, 班级逐渐形成一个整齐的队伍,那么对开展学校其他工作就容易多了。
        二、营造班级氛围,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班级建设中即要具有良好的班风,也要有良好的学风,因此营造良好的班级学习氛围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农村孩子学习氛围是比较欠缺的,由此我们学校大量投入新科技,就是为了让孩子跟进时代的发展,造就更好的学习氛围。要想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班主任要制定一套人性化、民主化的班级管理制度,首先要建立一支敢于负责的班干部队伍。在农村学校担任班主任这几年,我发现农村孩子的共同点是比较害羞,不太敢表现自己,也比较难体现出那种管理同学的能力,因此在农村学校班级建立一个强有力的班干部队伍是对班主任的挑战。培养班干部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责任心,并非成绩好的学生就适合做班干部,成绩并不能代表学生的责任感,因此班主任要观察每一位同学,细心挖掘学生的亮点,培养学生做老师的小帮手。作为班主任,也要定期对班干部的工作能力进行培训指导,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及时检查落实情况,要求班干部以身作则来带动其他同学,促进整个班级树立良好班风,使我们的班级充满生机和活力。一个班级有良好的班级氛围,学生自然有激情和活力投入学习中,有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成绩的提高。

 
        三、及时做好学生的心理疏导工作
由于生活环境的影响,农村孩子的整体素质相对是比较薄弱的。在农村学校担任班主任这几年,我意识到农村孩子的思想比较单一,对待事情的态度没那么懂事和成熟,尤其是男生,因此我觉得农村学生心理工作更应该加强。在农村生活环境下,难免有些学生因为家里某些情况出现情绪低落, 更严重者会放弃学习,从而产生自卑心理,长期下来,就会严重制约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此时,班主任要及时了解学生的状况,与学生一起讨论,必要时联系家长了解情况,做好家校联合,对学生做好耐心细致的心理疏导工作,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老师对他的支持和给予他的温暖。作为小学生来说,老师的温暖确实是一种神奇的“灵丹妙药”,老师的关爱确实可以激发起失落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让他从阴影中解脱出来,重新振作,重新投入到学习中。
四、要做好班级待优生的转化工作
班级中的待优生多指经常违纪,学习相对落后的学生。每个学校都会有这样的学生,尤其在农村学校属于“问题多多”的学生人数甚至达到三分之一。如果不对他们进行有效教育,长期以来,不仅会对班级管理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会使学生的心理产生伤害。受家庭环境的影响,部分学生的逆反心理比较强烈,甚至有个别学生完全无视教师的教育,大胆的与教师顶撞和“唱反调”,因此对逆反心理和放纵心理的“待优生”的转化是一项艰难但又必须坚持的工作。
        我的班上有个特殊的男生,他是属于那种“没人愿意与其共坐”,无论和哪位学生同桌,我必定收到学生或家长调换座位的请求。对于这种情况,我每天都和这位学生“聊天”,不只是关注他的学习情况,从日常生活中问他“今天吃了什么早餐”到“晚上是什么时候睡觉”等等很平常的问题,我了解了他本人的一些生活习性,从中也可以得到一些他内心的想法以及家庭情况对他的影响。虽然每天只是几分钟的“聊天”,对于他本人来说是很珍惜的时间,我慢慢看到了他的改变,大概三个星期后,我再也没有收到同学们对他的投诉了。可见“人无完人,金无足赤“,“待优生”并不是一切都差,他们虽然学习差,毛病多,作为班主任如果发现他们有细小的优点,应及时给予肯定,使他们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和感悟,产生积极上进的潜在动力。
在农村学校从事班主任工作这几年,我认识到班级管理是一项任重而道远的工作,优秀的班集体离不开班主任的悉心栽培,班主任掌握一定的管理方法的同时,一定要有真心、细心、耐心。只要我们真诚的与学生交朋友,细心的关心学生的思想动态,耐心的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我们的教育才能够做得更好。
        参考文献
        [1].用『心』去做,关爱学生.浅谈小学班主任工作.《新课程学习·上旬》.2013年5期.龚亚军.
        [2].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做好小学班主任工作.《网友世界·云教育》.2014年2期.于开方.
        [3].试论如何将心理健康教育渗入小学班主任工作中.《中国校外教育(中旬刊)》.2015年1期.张桂芸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