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琼
湖北省宜昌市长阳土家族自治县资丘镇资丘小学 湖北 宜昌 443514
摘要:加强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教学质量是现阶段小学教学改革当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在小学学科教学当中,德育教育的渗透是非常重要的,也是系统性的教学工作。教师应寻找完善的教学措施,并调动学校的各方面力量,实现教学合力,从而实现小学学科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有效性。
关键词:学科教学;德育教育;教学渗透
随着现阶段教学改革工作的不断推动,我国的整体教育质量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当前的教学环境下,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有了更高的培养要求。小学是学生基础教育的重要环节,对学生以后的学习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因此,在小学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德育教育,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品质,也有利于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小学是义务教育阶段非常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提升的基础阶段。学生素质的提升和德育教育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对学生的德育有更深刻的认识。
一、转变教育思想
小学每一位学科教师都是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引导者。根据当前的教学需求需要,将学生培养成为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每一位教师都应清晰地意识到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性,努力通过自己所教学科,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让学生热爱祖国关爱他人,提高学生的道德修养。教师通过自己的言传身教,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转变轻视德育教育的做法。引导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还要培养学生的能力,重视学生的德育教育,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平等的对待每一位学生,重视学生文化教育的同时,要注重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对当前的新型人才,要有一个新的认识,从多层次多方面去培养学生。当前社会是需要多样化发展的人才,人才的培养是多方面的。通过自身的不懈努力,引导学生健康成长,教师只有努力转变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在实际教学实践过程中,将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放在重要位置,学生的智育和德育应同等重视,转变传统的只看学生分数的现状,将德育教育内容渗透与学科教学当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
二、注重教学探究,重视德育教育渗透
在现阶段的各学科教学当中,学生德育渗透至关重要。教师应深入研究教学内容,通过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在知识教学,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中,有效地渗透德育教育内容。现阶段的课堂,教师的德育教育内容渗透的比较零散,或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这并不利于学生的德育教育。教师需要将德育渗透工作,作为小学教学当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学校方面应足够重视,教师也应严抓,相关教育部门也应引导和落实。通过教材研究,课前备课,课后作业,学生能力培养等各方面着手进行德育教育的渗透,改变当前学科备课阶段忽略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从课堂教学、考核、评估等过程将德育内容有效渗透。将小学德育教育内容,渗透于学科教学当中,并且将德育教学工作纳入到教学评估当中。
三、教学内容的改革,给学生德育提供丰富素材
从当前的学校德育教育要求,以及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知识能力、品德等相统一的教学状况下。应逐渐转变以知识传授为核心的教学改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对教材内容中所蕴含的德育因素有效运用,精心设计之外,还需要教师有效联系学生的日常生活,运用生活素材补充德育教育内容。将德育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社会建设等相互联系,并且将德育教育的内容渗透到学生的生活学习细节之中。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实施德育教育,才能够实现德育教育的高效性。在最大程度上,提高学生的道德感知,引发学生的道德共鸣,并转化为学生的道德实践能力。
四、创新教学策略实现学生品德内化
小学学生德育要注重认识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重视外部教育因素的运用。在实施德育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因此,小学学生德育教育工作,应从单一枯燥的封闭模式和灌输模式逐渐转变为讨论交流、情境创设、讲座等,实现多种教育方法的有效融合。让学生在德育教育过程中,可以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让学生得到教师的认可,实现师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让德育教育更贴近学生的真实想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更多的信任学生,给学生更广阔的空间,促进学生的德育发展。学生的思维的发展具有形象性、直观性,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容易受到一些外部因素的影响,他们容易对一下新鲜事物产生浓厚兴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抓住学生的这一特征,可以采用直观教学的方式,运用先进的多媒体设施进行教学演示,也可以运用教学挂图、实物、情境创设等方式。有针对性地实施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充分的利用先进教学方式,提升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小学学生的道德素养。
五、创设优美的外部教育环境
良好的外部校园环境可以让学生心情舒畅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能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自然元素的融入,让学生在良好的学校环境当中,有更好的体验,提高学生的审美追求。良好的学校环境氛围,可以刺激学生的心灵,让学生漫步在校园当中,能够看到美丽的感受绿荫和鸟语花香,陶冶学生的情操,调动学生的情感教学因素。通过环境氛围影响,从学生内心深处引导学生自觉规范自己的言行举止。让学生学会维护校园环境的完美,爱护学校公共设施。
六、注重家校合作,促进德育教育发展
学校应注重与家庭的联系,通过家长会与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与家长的有效联系,构建家校合作平台。家校共同努力,对学生进行德育引导。学校应让家长了解更多心理学教育学知识,了解学生德育教育的重要作用。不断深化教学改革,推动小学德育教育发展。学校应积极引导与家庭建立联系,实现教育合力,共同推动学生德育发展。家长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应以身作则做子女的榜样,与自己子女平等相处,尊重自己的子女。通过共同分享,感受学生成长的快乐和烦恼,通过家校合作让学生学会沟通交流,学会合作分享,开阔学生视野,培养学生良好道德修养。
七、完善学科教学,德育教育评估体系
通过学科教学中知识能力等的要求,我们应构建完善的德育教育目标体系、考核体系和评估体系。这样在学科教学过程中,才能更好地渗透德育教育内容,在学生德育教育工作过程中进行教学考核和教学评估就有所参考。教学中应进行及时的总结分享和交流,努力提升德育教育质量,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够感受到德育熏陶。
结语:综上所述,在小学学科教学过程中,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与德育教育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德育教育,学科教学过程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内容,注重教学中的每一个细节,让学生感受道德熏陶,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孙彩云. 浅谈加强德育教育对于小学生成长的重要性[J]. 科教文汇(中旬刊), 2013.
[2]杨兰雪. 润物无声 渗透无痕——浅谈小学各学科德育渗透策略[J]. 教育革新, 2013, 000(010):P.13-13.
[3]杨必光. 浅谈小学各学科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J]. 读与写, 2019, 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