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鹏
广东省河源市龙川县老隆镇第一小学 517300
摘要:新的教育教学形势下,小学美术教学工作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地渗透及应用,丰富美术教学的内涵,从而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小学生对美术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以促进小学生更好地成长及发展。本文探讨了小学美术教学中传统文化渗透及应用的方法,有效地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关键词:小学美术;传统文化;学习兴趣
前言:小学美术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要注重对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做好把握,联系优秀的传统文化内容及内涵,对美术课堂教学内容及内涵进行丰富,从而借助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以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果。传统文化与美术课堂教学的结合,要注重把握传统文化的底蕴,引导小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借助于文化传递的功能,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加有效。
一、传统文化对小学美术教学的影响分析
(一)促进小学生综合、全面的发展
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小学美术教学的内涵,有助于践行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进步的教学目标,促进小学生综合性、全面性的发展及进步。美术教学融入传统文化,对积极向上的传统文化进行利用,把握了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借助于积极向上的文化,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使小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予以正确的认知[1]。这样一来,联系传统文化发挥小学美术的教育作用,促进小学生综合发展,为小学生日后的成长打下坚实基础。
(二)丰富美术内涵,提升教学质量
在美术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提升教师对美术教学的重视程度,并使教师关注于新形势下美术教学对小学生成长及发展的影响,从而使教师对美术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进行创新。通过融入传统文化,提升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小学生对美术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增强课堂教学体验感,进一步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2]。
(三)创新教学方法,增强教学趣味性
为了有效地弘扬传统文化,教师需要结合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对教学方法进行有效地创新,指引小学生对美术知识进行深入地学习及思考。同时,美术教学中联系传统文化中的趣味故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美术教学具有更大的吸引力。通过提升美术教学的趣味性,对小学生进行有效地引导,使小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美术知识的学习及思考当中,以促进小学生更加全面地发展及进步。
二、传统文化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对策分析
随着素质教育改革及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深入发展,弘扬传统文化,丰富美术教学内涵,已经成为当下美术教学工作开展必须把握的重要议题。
这一过程中,利用传统文化激发小学生美术学习兴趣,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和把握:
(一)提升教师专业素质,加强传统文化应用
教师是美术课堂教学的主体,在将传统文化与小学美术教学工作结合过程中,要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联系美术教学内容,对传统文化内涵进行把握,使之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得到有效地应用[3]。例如,在开展岭南版小学五年级美术教学中,以《中国美术作品中人物的情感表现》一课教学时,教师注重联系传统美术作品,引导学生对人物面部情感及动态表现特征进行感知,注重利用传统美术作品引导小学生进行鉴赏和分析,有效地培养小学生审美情趣。在教学中,要注重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使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做好把握,借助于传统美术作品进行教学引导,突出教学的直观性和有效性。教学中,通过引导小学生欣赏传统美术作品,组织小学生进行赏析,使小学生对美术作品内涵进行有效感知和理解,培养小学生爱国情怀。
(二)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弘扬传统文化,丰富小学美术教学内涵,要注重对美术课堂教学资源进行有效地拓展。这一过程中,通过加强信息技术的有效应用,指引小学生对美术知识进行更加全面、深入地学习及思考,有助于促进小学生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及理解,并对传统文化进行有效地感知,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4]。例如,在开展《烽火岁月》一课教学时,教师可以利用信息技术搜集和整理关于战争题材的艺术作品和影视资料,通过对艺术作品进行欣赏,培养小学生热爱和平的思想情感。如结合“淮海大战”的影视资料,对《淮海大战》这幅油画作品进行教学,引导小学生对老一辈革命前辈不怕牺牲、前赴后继的革命精神进行感知,使传统文化精髓与现代美术教学工作进行有效地结合,引导小学生对艺术作品的精神内涵进行深刻的学习及感悟,加强小学生对美术知识的深入学习及思考。
(三)培养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深刻感知传统文化内涵
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要注重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教学工作进行有效地结合,提升小学生美术学习能力,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传统文化与美术实践教学工作的结合,带给小学生较好的体验感,指引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内涵进行更加深刻的感知,以促进美术知识的内化,使小学生对传统文化进行更加有效地感知[5]。例如,在美术手工制作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民间传统手工艺制造,引导小学生动手操作。如向小学生展示民间艺术品,组织小学生进行欣赏,使小学生对民间手艺人的精良做工进行感知。接下来,组织小学生动手实践制作,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及发展。通过突出实践教学,使美术课堂教学更加有趣儿,以促进传统文化的弘扬及发展。
结束语:总之,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传统文化进行弘扬及发展,使美术教学内容、内涵变得更加丰富,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引导小学生对美术知识进行有效地学习及思考,提升美术课堂教学效果及教学质量。同时,注重联系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兴趣点,坚持兴趣导向,发挥小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以促进美术知识的内化,进一步培养小学生美术核心素养及审美能力,促进小学生更加全面的发展及进步。
参考文献:
[1]尤艺霖.运用中华传统文化资源培养学生的美术核心素养[J].华夏教师,2020(19):25-26.
[2]薛青.民间美术在小学美术教育中的融合及功能思考[J].内蒙古教育,2020(12):80-81.
[3]马多智.基于民间传统文化的小学美术教学[J].西部素质教育,2020,6(06):93-94.
[4]段银虹.论用趣味教学激发小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J].课程教育研究,2020(01):228.
[5]崔升日.如何在小学美术欣赏课中实施趣味化教学[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9,33(04):177-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