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学生安全防护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4期   作者:乌里杰孟克
[导读] 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来说至关重要
        乌里杰孟克
        新疆精河县第一小学  833300
        摘要: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学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来说至关重要,因此科学、有效以及合理的展开体育教学,引导学生正确的参与体育运动,也可以实现教学进步的目标,但当前小学体育教学过程当中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切实影响学生安全。所以需要进行全面解决。
        关键词:小学体育;学生运动;安全防护
        小学体育不但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健康发展,还能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随着国家对体育的重视程度的提高,体育学科也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但是在实际体育教学过程中,小学体育教学仍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和问题,例如,学生缺乏一定的安全知识,教师的重视度不够,体育设施陈旧落后,基础设备缺乏更新等。为了更好地在体育课堂开展各项体育活动,保证学生的安全,结合实际情况,提出一系列的方案,为小学生提供更为安全的体育教学环境和氛围。
        1小学体育教学中的安全隐患
1.1体育教师对小学生安全教学指导不足
小学生正处于一个自控力较差的年龄阶段,又没能有足够的安全意识懂得在进行体育教学活动前进行准备活动,安全意识过于薄弱。由于小学生缺乏对体育教学活动基本的安全意识,加上体育教学活动又是一项很容易发生事故的活动,因此在教学活动中很有可能发生因动作不规范等而产生肌肉拉伤、跌伤等安全问题,由此可见增加小学生安全意识的必要性。然而很多教师却没有深刻认识到增强小学生安全意识的重要性,在进行体育活动前没能做好安全指导工作,因此学生对各类可能导致事故发生的行为没能有清楚的认知,如患有心脏病或者是久病初愈、身体尚虚的学生不能参与剧烈运动,如果教师不做好安全指导,直接让全体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昏倒的事情就会无可避免地发生。
1.2学校体育运动设施器材年久失修
随着“阳光体育运动”活动的开展,基本各个地方的小学都拥有自己的体育设施及相关活动器材,基础的体育设施及器材有篮球架、篮球、单双杠、毽球、足球门、足球等,广受各年级小学生欢迎,基本能满足小学生日常体育教学活动及基础的个人兴趣爱好培养和发展。由于没有什么运动基础,小学生对体育设施及器材的运用也不可能特别专业,因此难以避免地会对设施器材有所损坏,而且一般学校对体育设施和器材的使用并没有太过于关心,加上一些设备长期在露天环境下的自然损坏,导致体育设施及器材方面也会对学生的安全产生威胁,如篮球架、足球门的钢管受损易脱落砸伤人,单双杠扎地不稳摇晃以及篮球等充气类球未及时充气弹性降低都影响学生的使用。体育运动设备的年久失修不仅会影响到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会产生安全隐患,不利于小学生正常参与体育运动从而阻碍了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1.3运动过程中易出现安全事故
体育运动在锻炼小学生身体的同时也增加了他们受伤的几率,在跑步过程中肌肉拉伤、脚扭伤、心率过快导致呼吸不畅,踢足球、打篮球过程中撞伤、跌伤、骨折,又或者是单双杠运动中从高处跌落导致受伤等,这些都是小学生在运动时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产生的安全隐患。肌肉拉伤、脚扭伤等有可能是穿着不当或者是未做好充足的准备活动而导致的,踢足球、打篮球受伤多是由于学生们太过投入或者未严格遵守比赛规则而导致的等,这些都是体育教学活动中的细节,然而往往有教师不注重这些细节直接展开体育活动,导致这些运动过程中易发生的安全事故直接威胁到学生的安全。
2小学体育教学中安全隐患的规避与应对措施
2.1全面了解学生自身情况
在开展体育教学活动前,教师需要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身体状况,判断学生是否能正常参与体育教学活动。在进行准备活动时,先询问是否有身体不舒服不适合进行体育运动的,如个别情况下的女生生理期、感冒发烧、手脚不便、正处于手术愈合期等,如有这类情况的学生需要及时报告,教师再判断他能否参与接下来的活动。

教师也可以通过与家长沟通的方式获取学生的身体状况信息,最大限度地规避安全隐患,避免学生在体育运动中发生意外。教师也应考虑天气状况、学生的休息时间等来制定相应的教学计划,适当调整教学强度。
2.2及时检修体育设施及器材
为了尽可能规避因体育设施及器材年久失修而引发的安全问题,学校的相关部门需要定期并及时的检修体育设施及器材,保证各类器材完好、设施安全。对跑道、球场等较大的运动场地也需要每天清理,尽量避免场地有果皮纸屑、塑料瓶、碎玻璃等不利于学生安全规范地进行体育运动的物品产生,及时检查跑道上是否有损坏,如有凹凸不平的地方就需要及时修理,避免学生因跑道不平整而摔倒。若球场地面有塌陷则要及时告知给全体学生避免去塌陷范围活动并及时对塌陷地面进行整改等措施,及时消除此隐患从而减少对学生正常体育运动的影响。
2.3做好运动前的准备运动
准备运动需要教师引导学生正确地进行,如转动手腕脚腕、伸展身体等,运动前的准备运动能有效避免学生因长期没有参与运动而在突然剧烈运动时不适的产生,减少扭伤、肌肉拉伤、跌伤等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准备运动还使得学生充分伸展身体,从而促进学生能更好更高效地参与到接下来的体育运动中,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2.4加强安全教育
        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告知给学生有可能發生的安全隐患并教导学生应如何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这样才能使得学生主动避免事故的发生,比教师一昧地督促效果更好。安全教育应包括在体育教学活动中尽量穿宽松的衣物如运动服等并穿运动鞋,避免因鞋子不合适而导致的事故的发生,鞋带的松紧度也需要多做检查;体育活动时身上避免携带尖锐的物品如钥匙等,可将钥匙等尖锐物品先交由教师保管;有特殊情况的及时主动地向教师请假,不能因不好意思跟教师请假而选择硬撑。
        2.5强化学生的活动安全监督管理
        为了更好地防御开展体育活动的安全隐患问题,就要求教师在上课之前注重观察学生的身体状况,如果不符合运动标准,不要强加给学生负担,要适当地降低运动量或者是避免运动,对运动范围进行控制。体育教学的课程安排可以适当地安排自由活动的时间,在自由活动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必须对活动的范围进行有效监管,尽可能让学生在教师能够观察到的范围内活动。
        2.6提高教师和学生的安全意识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安全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关系着学生运动的人身安全,所以要加强学生的安全防护措施,体育教师义不容辞。教师必须对课堂教学的内容、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有全面的了解和掌控,时刻关注学生的运动情况,教会学生如何在运动过程中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学校加强对体育教师和学生安全防护方面的培训也是极为重要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避免小学体育教学中发生安全隐患。此外,在加强安全教育的同时,学校也应该采取相应的制度来约束学生,通过对教师和学生安全意识的培训,更好地保障小学体育教学的开展和质量。
        结论
    综上所述,体育课程是学生阶段不可或缺的一门课程,学生可以在体育课上进行自我调节和放松,进一步缓解学习压力,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但是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很多安全隐患,需要引起体育教师和学校的重视。因此,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学校必须把安全工作放在首要位置,提高对学生安全防护的重视程度,做好相应的规避和应对措施。
参考文献:
[1]刘林. 浅析小学体育安全隐患及防护措施[C]. 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贵阳会场)论文集(五).中国智慧工程研究会智能学习与创新研究工作委员会:重庆市鼎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2020:110-112.
[2]达国芳.如何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加强学生的安全防护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20(15):230.
[3]朱兆华.小学体育安全隐患成因分析与防护措施研究[J].才智,2020(02):1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