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学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4期   作者:鲁婧
[导读] 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衍生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
        鲁婧
        零陵区徐家井小学 湖南省永州市  425000
        摘要:中华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历史,衍生了大量优秀的民族音乐, 成为了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族音乐是民间文化的体现,是历史发展的印记,是民族的精神象征,只有不断地创新民族文化,传承民族音乐,社会才会进步。基于此,文章以民族音乐作为研究对象,在论述民族音乐特征的基础上,就其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应用及相关问题展开分析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教育;民族音乐;
0引言
        音乐,是人类精神文化的最直接体现,而民族音乐则有着浓厚的民族色彩,呈现的是本民族的文化及艺术,反映的是本民族群体的审美情趣。作为我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民族音乐是通过长期的文化沉淀而形成的,其中所隐含的人文元素及生活元素值得人们考究。
1民族音乐特点
        我国是拥有56个民族的多民族国家,不同的民族文化共同组成了中华文化。不同的民族,其所代表的民族音乐是各不相同的,民间的歌舞音乐、歌曲、戏曲等均属于民族音乐的一部分。总得来看,我国民族音乐主要存在如下特点:
1.1丰富性
        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我国的民族音乐表现出来了极强的丰富性。由于地理位置的不同及文化的差异,每一个民族所代表的音乐均有着自身的特色,比如:昆曲、秦腔、川剧等,均来自于少数民族,并有着极为鲜明的民族特色。
1.2不确定性
        音乐的传承不同于其他课程的传授,少数民族在传承民族音乐时多选择口头方式,即便有书籍进行记录,但也难以做到“照搬照抄”,在传承过程中,民族音乐的可变性坚强,且容易出现缺失。因此,民族音乐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1.3通俗性
        由发展历程上来看,民族音乐的起源与传播均是基于人们的实际生活而实现的,因而从某一角度上而言,传统的民族音乐来源于勤劳的劳动人民,这从民族音乐的总体风格上也可分析得出。所以说,民族音乐具有较强的通俗性,是我国广大劳动人民群体生活的写照,劳动人民以音乐作为载体进行情感的抒发。
1.4实用性
        上述内容中已提到,民族音乐来源于人们的实际生活,通过分析民族音乐可得知人民的情感。在以劳动为主题的民族音乐之中,例如劳动号子,透过其欢快的旋律,能够调动人们的情感共鸣,对人们的劳动带来了一定的鼓舞作用,由这一角度而言,我国民族音乐具有一定的实用性。


2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民族音乐教学策略
2.1意识到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性
        首先需要协调好中西音乐的教学关系,站在当代音乐发展的视角而言,若想从根本上提升我国的音乐水准,坚持中华民族本土音乐是关键,做好主次之分,应当将外来音乐作为的辅助,通过化而用之, 以推动民族音乐的发展。其实,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在国际上是很受欢迎的,许多音乐家对其表示出来强烈的研究兴趣,作为自成体系的民族音乐而言,需要不断的创新与传承。除此之外,民族音乐是民族特色的体现,是历史发展的倒亏,是值得现代音乐所借鉴的。对此,要求中小学教师在音乐教育中,能够基于民族音乐的特性,明确其的重要价值,做好“追溯根源”及“创新发展”,这里所提到的“追溯根源”指的是就民族音乐的发扬及继承,当然,继承并不意味着照搬照抄,选择性继承是合理的方式。而“创新发展”便是就潮流的民族音乐进行革新,但不可脱离原有方向。
2.2创设民族音乐教学氛围
        在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中西方音乐体系理应是一种独立、平等及互补的,但在具体的教学中天下偏向西方音乐的情况较为突出。究其根本原因,西方音乐得益于其早已形成的理论体系及教育体系,从而使其得以良好传播,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受教育者已经能够乐于接受了。而我国民族音乐即便已形成了自身的音乐体系, 但在理论层次上仍比较欠缺,有待进一步的整合及完善。
        对此,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应当创设出良好的民族音乐教学氛围,通过合理且全面的音乐课程不断的健全学校的音乐教学体系,注重针对民族音乐的课堂建设,重新设置中西方音乐各自的教学比重。
2.3配备教学器材、构建师资队伍
        教材是学习者学习知识的重要载体,民族音乐的学习也应当基于有效的载体,完善的音乐教学设施是实行高效教学的基本保障。因而,要求学校在条件允许的范围内尽可能的配备教学器材,且在音乐教学课程安排问题上,可适当的提升民族音乐课程的比重。除此之外,教师作为教育者,其自身的音乐素养也关乎着最终的教学成效,构建起良好的师资队伍也是尤为重要的。
2.4通过实践进行民族音乐的传承
        为提升民族音乐教学的效力,教师应多组织实践教学活动,可带领学生一同加入民间音乐组织的演出之中,使学生通过实践感受到民族音乐的魅力所在。尽管说许多的民族音乐在其的传承及发展中已不完整,但之中所代表的音乐文化却是不会消失的,这也是其最大的魅力之处,学生们的亲自体验往往要比教师口头上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所以说,在实际的音乐教育之中,教师应当结合本区域内的具体情况,带领学生参与到当地的民族音乐表演之中,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以推动民族文化的传播。
3结语
        总而言之,民族音乐是中小学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内容,中小学音乐教育工作者应当采取恰当的方式,积极的弘扬民族音乐传统文化,借助于有效的教学途径,创设良好的教学氛围,不断的创新教学手段及方式,以强化学生的民族音乐素养, 进而助推民族音乐的传承及发展。
参考文献:
[1]姚恋.中小学音乐教学与民族音乐传承分析[J].黄河之声,2020(11):148-149.
[2]吴蓓菁.关于中小学加强民族音乐教育的思考[J].西部素质教育,2018,4(15):58-59.
[3]王璐璐. 我国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D].湖南师范大学,20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