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4期   作者:冯海斌
[导读] 基本的审美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它是通过后天认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
    冯海斌
        鄄城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274600
        摘要:基本的审美能力是每个人都应该具有的,它是通过后天认知水平的提高而不断提高的,由于每个人所处的环境不同,审美能力也是不同的,且存在较大的差异性,而美术教育是培养和提高审美能力的重要手段,两者之间存在密切关系,而且对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有明显作用,现已成为众多人员研究的课题。这里也是把美术教育与审美能力的养成作为研究的中心内容,以中职阶段作为研究范围,对其相关内容进行细致的探究分析,从而通过美术教育来帮助中职学生形成良好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中职;美术教育;审美能力;培养研究
        
        引言:审美能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是每个人所具有的基本能力,能够提升人的境界,所以要学会认识美和评价美。社会的进步使得社会对人才的要求发生改变,要求学生不仅要具备专业的知识能力,还要具备较高的综合素养,教育目标的变化则推动着教育方式的改变,中职教育也在改变教育模式以适应这种变化,审美能力的培养就成为其重要内容,而作为艺术科目之一的美术学科就成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那么该如何做才能使效果更好呢?针对这一问题对相关内容进行以下分析。
        1 美术教育与审美能力两者之间的联系
        既然要在美术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那就要先了解清楚两者之间的联系,运用这种联系才能更好的开展工作。审美中的“美”其中的重要内容就是艺术,而美术是艺术中的一种,所以通过美术教育来让学生养成审美能力是非常合理的,并且会产生良好的效果。美术教育和审美能力两者其实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美术教育可以实现培养和提高学生审美能力的目标,在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美的感知能力、以及完善学生的人格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学生的审美能力也有助于美术教育的开展,学生具有基本的审美能力能够推动课堂的学习,积极参与到课堂中,并与老师进行有效互动,任课老师教学工作开展更顺利。总之,美术教育和审美能力是有必然联系的,要想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审美能力,学校就要重视学生的美术教育。
        2 中职美术教育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的不足
        2.1 任课老师教学水平存在差异
        从当前各方面来看,老师教学水平不提高很难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在实际中职美术教育中,有些任课老师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成长的需要,他们专业技能存在不足,无法调动起学生对美术学习的热情。而且有的中职院校由于科研和资金都有限,在教学上还处于落后的水平,学生感知美的能力和创新的能力十分薄弱,无法充分向学生传授美术知识,也不能满足学生在美术学习中创新和审美能力的需求,造成美术教育质量不高。
        2.2 忽略了审美能力的培养
        实事求是的说,现在并不是所有的中职院校都运用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这就说明还有一些院校在美术教育中对学生审美能力养成方面的内容是有所忽略的。美术教育是一个对美进行“发现—欣赏—创造”的过程,但是一方面由于学校升学的需要,导致对美术教育有所忽略,这也就忽略了审美能力的养成;另一方面任课教师受过去教育理念和方法影响较深,进行改变也比较困难,再加上学校的忽略,那么任课老师更容易忽略学生审美能力的形成和提升,造成美术教育与审美能力养成都出现问题。


        3 中职院校如何进行美术教学才能更好的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3.1 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基础做好课程规划
        由于不同学生生活环境的不同,在美术方面的基础参差不齐,造成审美能力也存在较大差异,所以中职院校在运用美术教育来实现学生审美能力养成的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制定课程规划时,根据学生的美术水平和审美水平来制定,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放在学习的中心,按照课程需要以启发和讲解的方式来进行教学,教学内容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具有层次性,能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要,这样美术教育更顺利进行,审美能力的培养个提升也会更有效。
        3.2 开展多样化的课堂形式
        在美术教育中,多样化的课堂形式能从不同的方面来教育学生,也能从不同方面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所以任课老师要改变原有的教育方式,采用多样化的课堂形式。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通过其视图放映功能,利用互联网技术,直接搜索一些著名的美术作品展示给学生,给学生视觉上美的冲击,从而让他们充分感受美。要在课堂中给学生留有时间进行讨论交流,比如在欣赏绘画作品时,老师可以准备两幅不同风格的作品,让学生互相进行讨论交流,选择一幅自己认为比较美的画,并说出理由,在交流探讨中学生可以明确自己的想法,对美的感觉也会更清晰,从而更容易发现自己对美的标准。还可以多给学生一些实践的机会,美术学习更重要的还是实践,任课老师可以带学生进行课外写生,让学生走出教室去去感受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美,并用美术作品展示出来,而作品最能体现出学生的审美能力,通过这种写生实践课的练习,不断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除了以上这些还存在其他形式,这里就不再一一进行说明了。
        3.3 充分利用教学中鉴赏方面的内容
        学会欣赏才能具有自己的审美,换句话说审美能力可以在欣赏美的过程中形成,而且作品欣(鉴)赏是美术教育中极为关键的内容,尤其对学生审美能力方面有重要意义,所以任课老师要好好运用作品欣赏这一教学内容,让学生从视觉和意义两方面去欣赏作品,从而帮助他们提高审美水平。在实际教育过程中,任课老师可以选择一些比较著名、但又不同风格的绘画作品供学生进行鉴赏,通过观察和分析来领略作品中所运用的绘画方式和创作理念。在这个过程中,老师有着极大的引导作用,引导学生如何观察并分析出其中包含的内容。要通过互动交流来提高学生对作品的鉴赏水平,不仅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还有学生之间的交流,在不断的讨论和交流中提升自己对作品理解的广度与深度。总之,中职美术教育中要做好鉴赏方面内容的教学,不仅提高了学生的作品鉴赏能力,还提升了他们的审美能力。
        3.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让他们发现生活中的美
        生活中有很多美的事物,校园的环境、路边的建筑和绿化,还有美术博物馆或画廊中陈列的优秀作品等很多内容,它们中都蕴含着美的因素,所以任课老师要有意引导,让他们多观察生活中的事物,从而形成自己对美的标准。比如说在路上发现美,路边的资源有各种不同风格的建筑、绿化设计等,甚至不同季节植物的颜色、落下的树叶等都是具有美的事物,学生走在路上的时候要乐于发现自然的美,感受自然的美,除此之外还要注意路边的行人,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审美标准,最明显的体现就是他们的着装打扮,有的人打扮的很知性,有的人则打扮的很性感,还有的人打扮的很青春,而有的人的打扮则不符合他们的年龄,学生要能发现别人打扮的美与不美,从而确定自己的审美标准。
        4 结束语
        由以上内容可看,当前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已经得到推广和关注,未来它将会在人们能力中占有更重要的地位,所以对于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除了本文所论述的这些方面的内容,还需要进行更全面深刻的研究,这样才能改善目前依然存在的不足,从而更好的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亚奇.中职美术教学中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2019(6):159-61.
        [2]吴晓辉.浅析中职美术教育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课程教育研究,2019(3) :223.
        [3]徐瑞燕.中职美术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途径探析[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19(2):101-10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