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14期   作者:杨中文
[导读] 初中历史中涉及的很多教育资源、素材、案例等
        杨中文
        武汉市光谷第三初级中学    430205
        摘要:初中历史中涉及的很多教育资源、素材、案例等,都可以成为开展生命教育的最好凭借与丰富元素,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提升认知能力的同时深刻理解生命的价值与意义,逐步提升自身历史综合素养。尤其在新冠疫情爆发、持续、蔓延的特殊历史时期,教师更要以初中历史为辅助,将生命教育的内涵深度衍射至初中学生心灵深处,让学生在身边鲜活案例观摩、多元素材了解、丰富资源借助中感知生命的重要性,体悟生命的本真与内涵,进而在学习、成长、发展旅途中学会珍爱生命,懂得尊重生命,更好释放生命,在切实发挥生命价值的过程中实现提升和发展,获得进步与成长。同时,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时,教师应该多关注学生特性、了解学生需要、重视学生现状,为确保生命教学内涵得以充分发挥、实现,作用得以有效凸显、渗透而给予保证,奠基铺路。
关键词:初中历史;历史教学;渗透;生命教育
        正处于人生花季的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其生命健康、安全,身心发展、和谐,已成为新时代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重点。特别是伴随着新冠疫情的突发、盛行,国家在疫情抗击中付出了巨大努力,展示了巨大决心,融入了更多汗水,才获得了疫情抗击的初步胜利,取得了世界上其他国家所无法比拟的成就。因此,面对新时代、新形势下的初中历史教学,教师必须重新审视初中历史教学的价值、地位、作用,以对于学生发展高度负责的态度,对于教学开展无限关注的责任,立足学生现状,根据知识特性,在实现历史教学与生命教育的深度融合、紧密衔接、相互渗透中促进学生认知发展,使生命教育的本真、内涵、价值、作用更好融合至初中历史教学,更好服务于学生认知发展。
        一、以历史时事为指引,引导学生追问生命价值
        目前,随着新冠疫情的持续,与疫情有关的众多时事热点,都蕴含着对于生命教育的良好契机与有效凭借。尤其在疫情诊疗过程中,面对病人的求生,医生的护生,国家积极响应求生指令,众多医护卫士以对于生命的敬重、关爱奋不顾身旅行着自己的使命与责任。而这些鲜活的时事素材,便可以成为初中历史教学中的最好资源,为实现生命价值凸显而给予保证。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时,应该以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历史时事为辅助,结合疫情时事,充分发掘隐含其中的有限资源、素材、案例等,以时事为原点,进行延伸拓展,以时空观念为认知通道和理解助力,让学生与历史对话,去追问生命价值,在生命教育与历史教学的有机融合、无缝对接、密切关联中更好提升历史教学效能。
        例如,在开展九年级上册《文艺复兴》教学时,教师可以以14世纪中叶席卷欧洲的黑死病为辅助,就当时被死亡笼罩下人们认识到信仰并不能救人,天主教会的理论和权威受到极大挑战为素材,而以但丁为代表的先进人物开始重新思考人的意义,使学生就文艺复兴的时代背景与当时特殊的现实情况进行对比分析,围绕“一场瘟疫、一群思想者、一场变革”为主题,在今昔对比,以史为鉴中思考、认识眼下的社会历史现实,更好学习历史知识内容。
        二、以历史人物为根本,促使学生提炼生命意义
        初中历史教材中涉及的很多伟大人物,都可以成为学生学习、认知、发展的最好凭借。

因此,教师应该以教材中对应的历史人物为根本,让学生开展对比分析,进行研讨探究,就教材内容进行迁移、拓展、延伸,促使学生提炼历史人物及事件在生命意义向度上的思考,开展解析,进行解答,以确保历史学自在逻辑得到充分体现,为实现学生历史核心素养的培养而给予保证。同时,教师应该借助对诸多伟大历史人物生平事迹的分析、体悟、感知,为实现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深刻理解而提供助力。
        例如,在开展七年级上册《两汉的科技与文化》,教学中,教师可以以张仲景和华佗两位名医为对象,就他们借助高超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卓越的成就在瘟疫肆虐的时代为了护佑生命而付出的努力为案例,结合“基于生命价值的探讨”为主题,在教学宽度(贡献)、长度(寿命)和高度(境界)上进行延展,让学生在认识历史、解释历史、理解历史中感知医护人员在疫情期间精神的可贵,获得思想锤炼与意识洗礼。
        三、以历史史实为基础,引领学生感知生命内涵
        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诸多史实,既反映着社会历史发展的过去,又影响着学生的意识与判断。因此,教师可以以对应历史史实为基础,就那些蕴含着丰富的生命教育价值的史实资料予以借助,让学生在了解过去,认识现在,瞻望未来中感知生命内涵,探究生命意义。一方面,通过对诸多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中蕴含的生命意义、生命精神、生命内涵开展探究,使学生重新审视生命的价值与意义,更好学习历史知识,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于生命的珍爱与重视。另一方面,通过对诸多史实内容的分析、解读、审定,以正确的历史观、认知观认识历史,看待生命,作出必要的道德判断和价值判断,为确保生命教育得以切实彰显而提供坚守后盾,让学生在感知生命内涵中实现认知蜕变,获得素养提升。
        例如,在开展《新航路开辟》教学中,由于教材中涉及的与哥伦布、麦哲伦等历史人物相关的细节性辅助资料较少,使得很多学生在学习、理解上存在一定偏差与缺憾。对此,教师可以通过补充史实的方式,就新航路开辟过程中出现的众多不为人们所熟知的探险者、航行者乃至远航的渔民的事迹进行分享,让学生认识到新航路的开辟,是无数人共同努力之后的结果。进而从个人价值、社会价值、时代价值三个维度出发思考新航路开辟的意义与价值,使生命教育的内涵得以充分释放,有效渗透,深度体现。
        四、结论
        总之,生命教育的内涵特别丰富,外延十分宽泛,而且在育人导向、发展定位上与初中历史教学有着密切关联,紧密衔接。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既符合学生认知需要与发展特性,又顺应初中历史教学导向与定位倾向。因此,教师在开展初中历史教学指导时,应该结合新时代的社会现状,学生实际,就历史教学的措施进行优化、路径予以拓展、方式不断革新、内涵科学迁移,以促使学生在更为多元、丰富、生动、有效的教学实践驱动下,以饱满热情、浓厚兴趣、迫切意愿、积极态度参与教学活动,投身认知实践,为确保教学效能提升,凸显生命教育价值而奠基铺路,提高助力。
参考文献:
        [1]薛芳.教育学生艺术化,教学工作快乐化——谈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的体会[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8(02):27-28.
        [2]刘秋谷.初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生命教育的渗透[J].福建基础教育研究,2015(10):117-118.
        [3]周新梅.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生命教育[J].中小学教学研究,2011(02):34-35.
        [4]覃战锋.浅谈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31(S1):156-1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